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laxs (要走到那里), 信区: Green
标 题: 坦克与“快速集群”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01日09:30:24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快速集群与闪击战同在二战中各现神威,闪击战在战争中的表现就象纳粹狂人
希特勒一样疯狂.苏军的坦克战”快速集群”在战争中后期,威风八面,名闻遐尔.
一“快速集群”的形成
一战后,苏军针对战争中坦克,飞机等新式武器对战场格局产生的一系列影响,与
此无20年代提出了大纵深作战原则.30年代处,图哈切夫斯基等军事权威又提出了
大纵深战役思想.至此1936年,苏军大纵深战役作战原则正式出台.现在看来,大纵
深作战和快速集群毫无“惊人”之举,在当时却是全新理论.能同当时“坦克闪击
战”以及”机械化战争”理论相媲美.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总会遇到阻力的,
快速集群也不例外,由于其核心-坦克大兵团完全脱离了步兵,在战役纵深独立发展
胜利,完全抛弃了坦克只能支援步兵作战的旧观念.所以苏军中的“元老派”的反
对和阻挠.他们仍然墨守于“步兵+炮兵+雷场”的陈规.30年代,由于肃反,一些参
与制定大纵深作战理论的高级将领,遭到不公正的待遇,指使大纵深作战思想被否
定
二战爆发后,德军运用“闪击战”击败波兰,灭亡法国,使苏军高级将领翻然悔悟,
严酷的事实说明了坦克大兵团在独立执行战役任务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于是“快
速集群”理论又“起死回生”,尽管如此,坦克应附属于步兵的作战思想仍然根深
蒂固,因此战争初期,独立坦克部队被拆的七零八落.根本无法集中使用.在这两种
对立观点的问题上,苏军统帅部采用“折衷”做法是精明的:凡独立坦克部队, 一
律支援步兵;凡坦克军,坦克集团军,一律用于编组快速集群,发展胜利.两者各司其
职,互不干扰.纵观测其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分庭抗礼“又”和平共处”.这一局
面,使苏军的坦克观“不偏不倚”:不象法国那样僵化,又不象德国那样狂热.使苏
军的坦克运用比同时期其它国家要好.
二. 快速集群的关键理论
快速集群作为突破集团的后备突击力量,在何时进入交战成为顺利发展胜利任务的
关键.这里苏军存在有”纯突破口”与”动态进入交战”的理论.
1.纯突破口
这是一种理想进入交战的理论,它认为快速集群应在突破梯队完全突破敌战术纵深
,打开“纯突破口”后,进入交战,将其战术胜利转变为战役胜利.其理核心就是指
确定突破集团与快速集群行动的最佳”衔接点”和最佳时机.所谓最佳是“不迟,
不早,恰到好处”在纯突破口刚一形成的瞬间,快速集群迅速哏进通过突破口,扩大
其战役战果.这里的纯突破口是指由突破集团在敌防御正面开出具有一定地幅直往
敌纵深的“安全走廊”它必须是安全的,由突破集团肃请其地段内的敌火力,使之
对后进的快速集群没有直接威胁,但实际情况并不是人们想象中一样.在实际中纯
突破口只能是人们想象的理想情况.
2.动态进入交战
在实际中,快速集群大都是提前进入交战,与突破集团一起作战承担部分的突破任
务.形参成了“动态进入交战”理论这样在突破集团与快速集群之间就象“接力赛
跑”.两这之间在“交接棒”时,有一个“共同跑”的过程,即共同突破阶段.实践
证明快速集群这样进入交战,时机易把握,行动易于协调,加速了战役的进程.它的
理论核心:积极主动地创造进入交战的条件,而不是静待时机的降临.但这并没否定
“纯突破口理论”,它为快速集群规定了基本的行动准则,而不是具体的行动方法
和时间.
--
┏━━━┓ ┏━━━┓
┃┏━┓┃ ┃┏━┓┃
┃┃ ┗┛ ┃┗━┛┃
┃┃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天外飞仙]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