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sy (雪人), 信区: Green
标 题: 严重脱离实战的“世界第一战车”:日90式坦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Nov 27 22:23:25 2003), 站内信件
http://images.qianlong.com/mmsource/images/2003/11/26/js1126rb90stk.jpg
正在训练中的日本90式坦克
世人常注意到日本的90式坦克,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在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上,它在
1994年前曾连续几年位列第一名,多处展现先进,很是风光;可后来德国“豹”2改进型和
美国M1A1改进型的技术有新突破,90式排名便下移了,不过还能多年稳挂铜牌,仍属世界
先进坦克之一。二是价格昂贵得出奇,它的出厂单价在20世纪90年代为750万~850万美元
,差不多是买两辆M1A1“艾布拉姆斯”坦克的价钱,夺世界之最。三是服役后,它不断暴
露出严重的缺点和薄弱环节,受到士兵和日本装甲车辆专家的批评或质疑。
技术引进与独创相结合的90式
远看90式坦克的轮廓和框架有些像“豹”2,车体和炮塔的形状扁平且方正,但个头和
体重比“豹”2要矮小和轻多了,车下部负重轮和车上部烟幕弹发射器也少。它车体长7.5
米,宽3.43米,高2.3米;最大重量50吨,比“豹”2及改进型要轻5~10吨。外形尺寸小和
低车姿结构是它的主要外部特征。
90式坦克武器系统的先进性得益于技术引进。它装置了典型的德国莱茵公司精品120毫
米滑膛炮,那是日本制钢所获得德国莱茵金属公司许可生产的世界标准型火炮。火炮身管
长为44倍口径,身管外装热护套,中间有抽烟器,前端左侧装置炮口基准仪。滑膛炮没有
膛线,对弹丸产生阻力小,炮弹不旋转,穿甲弹依靠弹翼获得空力稳定,利于使用细长型
弹丸增大穿甲能力;滑膛炮身的压力也因此比线膛炮小,炮身可以采取薄壁型,从而实现
火炮身管轻量化。90式的坦克炮充分利用了滑膛炮提供的这些条件。
它的火控系统有独创性,曾领先世界先进潮流几年。这个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热成
像仪、火控计算机和车长、炮长观瞄装置等。热成像仪通过图像获取和处理实现自动目标
跟踪功能。瞄准装置实现了行车中稳定,增强了观察和目标捕捉能力,不但实现了行进间
射击,而且提高了射击精度。它采用了日本自制的自动装弹机,发射炮弹速度相当快。所
用炮弹主要是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多用途空心装药破甲弹。钨合金穿甲弹性能与
美国贫铀穿甲弹相当,弹长884毫米、重19公斤,初速1.65公里/秒,在两公里射程上能穿
透700毫米厚钢装甲。
它的发动机和传动装置组装了结构紧凑的一体化动力传动部件。发动机采用三菱重工
生产的两冲程水冷V型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输出功率达811千瓦。传动装置里有带闭锁离
合器的三菱变矩式行星齿轮自动变速箱,通过电液控制能够实现灵活的变速。通过液压悬
挂装置来控制车姿是它所独有的特点。它只能进行纵向的车姿变换,在日本到处是林山野
峦、斜坡弯道的地形条件下,这有利于弥补射击时的俯仰角。它以小间隔配置了负重轮,
用扭杆降低下振幅,对于在起伏地上行驶极为有利。它的燃油儲量为1100升,最大速度70
公里/小时,最大行程340公里。备有潜水装置,具有涉两米深水域能力。
90式坦克的装甲防护采用了新材料技术,在命中概率较大的车体和炮塔前部安装了自
制的复合装甲,复合装甲里含有数层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夹层。在车体其他部位使用了间
隔装甲。但侧面配置了普通装甲裙板。它的特种防护措施是配有“三防”装置、自动灭火
装置和激光预警装置。激光预警装置安装在炮塔前上部,能够探测来自前方、侧面的激光
照射并发出警报,告知坦克采取机动规避或发射烟幕弹等对抗措施。
90式坦克在使用中暴露出了毛病
90式坦克于1990年开始少量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成建制装备到连队的是1994年。这
年,第71坦克连成为日本陆上自卫队第一个全部换装90式坦克的连队。使用中,人们发现
90式存在不少问题。
90式坦克与世界其他最先进坦克的突出差距是没有采用数字化信息系统。虽然单辆90
式性能并不逊色,可它无法使坦克群有机联合成一个整体,难以发挥高度一体化的战斗能
力。
它的装甲防护弱,但因未采用模块装甲组件技术,要加强装甲防护只能靠加挂附加装
甲,这势必增加车重,给机动力带来麻烦。要知道90式坦克的一个很大弱点是单位压力大
得惊人,达到87千帕,这决定了它能通过的地域范围很小,自然限制了它的机动能力。要
通过多障碍地带,驾驶员和车长必须把注意力高度集中到道路的选择上,就难以很好应对
战场上突然出现的情况;坦克火力的发挥、坦克的主动防护质量也都会受到影响。90式过
不去沼泽地这一关,就连长滿芦苇的潮湿的浅水河岸也一去就陷。它服役至今还没有穿过
森林地带的经验,它的“森林机动性”是否良好仍打着问号。然而,如果把90式的单位压
力减小到74千帕,就得在减轻防护装甲重量上打主意,起码要将炮塔上的较重的复合装甲
换成较轻的“鱼鳞”装甲,可那会付出降低坦克防护力的代价。这对防护力原本不足的90
式来说实在是个大难题。
它在起伏地形上采用液气悬挂装置来控制车姿,加上履带着地长的原因,车体会晃动
不已,制动时和射击之后的车体纵向摆动根本无法控制,妨碍下一发弹药的发射。
90式坦克的爪齿式钢制履带对地面的附着力较弱,甚至出现横向打滑的现象,还不如
74式坦克的钢制履带实用。它的夜间驾驶操作性能并不理想。驾驶员在操作变速箱的开关
时眼睛要一直紧盯着微光夜视仪的画面,这一方面对驾驶员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
一方面也容易加快驾驶员视觉疲劳。
90式坦克火控系统先进。它所采用的几项创新技术曾令国际兵家称道,可是它的基本
设计理念仍然揉掺着陈旧的思路。它不是立足于“首发命中”而是“次发命中”。它控制
火控系统各子系统的开关设置与操作程序脱节,开关排列比较混乱,这给乘员完成操作带
来不便,也使乘员培训增加了难度。
它的炮长瞄准镜的位置较高,车长左方向的视察根本无法进行。那个固定的重机枪支
柱也对车长观瞄有妨碍。当坦克处于左梯队战斗队形中时,车长如果要把左梯队战车收入
视线内,坦克炮塔就得转动以使炮长瞄准镜挡不着车长左观,这样,坦克炮就不能朝向正
面了,这显然违背了作战常识。
它采用自动装弹机,减少一名乘员,节省了装填手作业空间,有利于实现结构紧凑化
,也克服了人工装填炮弹的困难,可是它忽略了自动装弹机故障率增加和战场人体工程学
的因素。战场上,一辆坦克被摧毁,3名乘员坦克的人员伤亡肯定少于4名乘员坦克。可是
,若一辆坦克被毁伤,就其能行动或保持一定程度战斗力的可能性来说,4名乘员坦克又比
3名乘员坦克要大。士兵和一些装甲车专家对90式坦克提出了许多改进意见,同时指出“9
0式坦克的运用指南完全脱离实际”。而日本坦克设计师们却正忙着准备研制替代90式的新
坦克。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8.120]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9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