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ayne (死水微澜), 信区: Green
标  题: 陆上霸主之坦克火控系统概况篇】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Dec 13 11:18:31 1999), 转信




 坦克的火控系统(FCS)在坦克诞生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并没有得到像火炮和装甲相同
的重视。这主要还是受当时军用光学发展落后和电子蛮荒时代的局限所致。最初的坦克
仅配有各种口径的机枪,机枪的准星也就是射手唯一的瞄准机构了,实际仅相当于现在
装甲运兵车的水准。后来,随著坦克炮的出现,才有了炮手/车长潜望镜和望远镜。其中
,潜望镜用于大面积搜索,望远镜则是用来精确瞄准,对于目视不及的目标则依靠邻近
步兵的指示。就是这样艰苦的射控条件,在当时也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这主要是因为
当时坦克炮的有效射程大都在1英里(1。6Km)左右,绝对在目视的范围之内,就是没有
很精密的火控系统也能杀敌制胜。加上当时的坦克战讲求的是坦克集群的对轰齐射或固
定炮位的阵地防御战,实在不苛求有远距离行进间单打独斗的能力。这种原始的火控模
式到了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到达了一个极限,就是看谁的坦克视野最开阔、谁的炮塔转
的最快、谁的坦克手操作最熟练,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敌人放在自己的十字准星内,谁就
能夺得这场对决的胜利。由于德国在战前就已将光学仪器的发展和研究放到了国家战略
的重要地位,加上国人对机械的固有天赋,使得纳粹德国在一系列的“虎”式坦克的发
展中占尽先机,无论从火力、装甲还是射击精度上都略胜一筹,把盟军的坦克压的有些
喘不过气来。要不是“虎” 式的机动力较差而德军将领又在西线使用不当,才被后来蜂
拥而至的美制M4坦克打消了气焰。
二战结束后,承如装甲篇所述,美国从德国的“虎”式坦克上获益良多,不仅取得了陶瓷
夹层装甲技术,也获得了精密火控相关的光学玻璃配方和热处理等宝贵经验和数据,为日
后称霸铁甲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终于在1957年,美国人在国产M48的基础上开发出了M48A3衍型,革命性地装备了世界上
第一套(模拟式)火控计算机,大大提高了坦克的首发命中率,因此,火炮也在减少基数的
情况下首次换装了超过100毫米的M68型主炮,相得益彰地促进了坦克的射程和威力。M48
的另一个第一就是第一次在坦克上配备了红外线探照灯,可以在肉眼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光
谱操纵,使黑夜真正成为了美军单向透明的优势所在。M48曾在世界14个国家服役,并在
多次重大地区冲突中担岗要角,直至今日,台湾的海军陆战队仍在升级提升其M48的战斗力
,使之可以继续服役到下个世纪初。
1958年,美国在提升M48到A5规格的同时,也展开了新一代主战坦克,XM60的研制,即之
后到1990年代中期仍在美军中占主导地位的M60。尽管美国仅把M48炮塔的弹道平面稍示
修改加在M60上,然而,更多的精力被放到了火控系统的发展上。这时,模拟式火控系统
已经换成了数字式。液压驱动的炮塔增加了双向稳定系统,炮手的瞄准镜实现了横轴和
纵轴的分区显示及水平线指示,拥有对不可视目标进行攻击的曲线攻击能力。
与此同时,苏联在坦克火控系统的发展也不曾止步。早在二战的T-34中,俄罗斯人就实
现了炮塔的电控转动,极大地缩短了炮手从发现到瞄准目标的反应时间,从而提高了坦克
的命中率和战场生存率。其宽视角潜望镜有效地减少了T-34的杀伤死角,也深受部队的好
评。战后的苏联总结战争中坦克作战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研制出了T-44坦克,其后又逐
渐演进成为对日后俄式坦克装甲流派形成都有极深远意义的 T-55。苏联人虽未能阻止美国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将红外线探照灯用于坦克的国家,却首次创造性的将红外照灯同驾驶员
和车长潜望镜的联动,方便了T-55在微光条件下的机动转移和对敌瞄准。炮手和车长都拥
有独立的昼夜潜视镜和瞄准镜,炮手更有3。5倍到7倍的电驱瞄准镜,可以自由切换低倍
搜索和高倍瞄准模式。后期的T-55炮塔更带双向稳定系统,整体表现不输同时期的西方坦
克。延着快速机动、增强火力的发展路线,T-62在50年代末期脱颖而出,并在阿以戮力的
中东战场上粉墨登场。首次配有激光测距仪和数字火控计算机的T-62落在操作生疏、运筹
不彰的阿拉伯军队手中有苦难言,被以色列不入流的英制、美制坦克打的落花流水。埃及
人却反告苏联净送些“二流货”,才使得阿拉伯联军如此惨败!苏联人当时虽还在深究新
型武器在中东何以频走麦城的原因,却也宁信其有地急忙暗自提升军中T-62的火控系统,
搞出了T-62A改良型,同时,研制下一代主战坦克的工作也提前展开。
这次,苏联效仿美国的作法,从数个设计局的多种蓝图中挑选最佳方案进行研制开发,其
结果就是T-64和T-72。其中T-64专供本国使用,配有精密的火控系统和125毫米的弹炮通
用坦克炮。较低档的T-72则大量生产,不仅装备苏军,更大量出口到中东和华约成员国,
至今,产量已超过10万辆。这也更加重了埃及对苏联的猜忌,自此逐渐疏远苏联,而向
西方靠拢,更接受美国的收买,最终签署了“戴维斯协定”,使阿拉伯阵营出现了裂痕,
不过这是后话了。
完全从T-62中脱胎换骨,T-64采用了全新的火控系统,不仅结合了新型激光测距仪,
红外线探灯和炮塔双稳系统,更增加了光瞄系统的双向稳定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苏制
坦克行进间射击脱靶的逅病。在六、七十年代,其实T-64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主战坦
克。俄罗斯最新的T-80和T-90都是在T-64/72坦克的基础上增加包括热像仪在内的新型传
感器系统、弹道计算机和升级组件而陆续产生的。
尽管没有意识到同苏联的差距,西方还是从70年代末起凭借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出现了一
系列的上乘之作,再次超越苏联,重执铁甲霸主之牛耳。最先出现也是最历久弥新的当属
德国的“豹2”型主战坦克。1978年德国陆军迎来了首辆“豹2”,也开启了西方坦克发展
的新篇章。120毫米莱恩金属滑膛炮、1,500匹马力动力装置、坚韧厚实的  瓷夹层装甲
都令人耳目一新,也难怪成为了日后北约各国争相效仿的楷模。美国也在1980年推出了
自己的M1型坦克,跟著是英国的“挑战者”和法国的 “Leclerc”。从火控系统的比较
来看,初期的产品中还是M1拔了头筹,这主要得力于美国强大的军工实力,只是到了后期
,欧洲的军用电子工业纷纷联手合作,同时 M1的生产工艺除装甲外已无秘密可研,使得
西方主战坦克的火控系统发展水平也大致上站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冷战结束后东欧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苏联输出的大量T-72坦克被各前华约国大
幅改动,加入西方的火控系统和零组件,借以达到北约武器的标准,为进入北约作准备。
诛不知西方只是想通过西化东欧,达到控制该地区资源,建立同俄罗斯之间缓冲区的阴险
目的。这真是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
苏联解体后,江河日下,陷入资金  竭境地的俄罗斯军工体尽管步履艰难,但仍于 97年
推出了一款起名为“黑鹰”的新型坦克。仔细看去,它还不能算是隔代的全新产品,而只
是T-80U的一种改幅较大的衍生型罢了。不过,“黑鹰”也融入了一些下一世代坦克的主
要特征,例如车际指挥控制体系、135毫米口径主炮、车载主动防御系统等最新科技。西
方诸国则另外在电磁炮、隐形化和数字化方面颇有建树。总体来说,各大军事强国都在竭
力追求下世纪初坦克火控技术达到5公里外“先敌发现,先期制敌,首发毁歼”的能力。
在20世纪即将终结之际,还有一个值得国人关注和欢欣鼓舞的重大发展,就是在主战坦克
的研制生产方面,中国正从仿制外国装备的阴霾中走出,试图闯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并具
备同国外同类产品争雄的路。这条路显然不是最保险、最平坦的,但是只要坚持不渝,就
一定能成功。我新型T-98主战坦克已经朝此方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该型坦克在操控系统
数字化、主动防御系统和复合装甲防护技术方面都有其独具匠新的一面,整体表现足以跻
身世界十大。相信发展中的下一代国产主战坦克将会进一步零和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具备同世界超强同台争霸的实力!



--


                  美丽的并不一定正是渴求,
                                      虚幻的也有可能蕴涵希望。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it-cim2.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6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