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Quick (大傻大), 信区: Green
标  题: 声波武器杀人无声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Nov  1 17:46:17 1999), 转信

长期以来,美国军方一直在寻求一种频率可调、能致人于死地的声波武器。目
前,位于亨廷顿比奇的美国科学应用与研究协会已制造出了一个能使人内脏产生共
振的装置,它能使人产生不适和疼痛感,也能对人造成伤害甚至取人性命。如果用
它来防护某一地区,其波束就能让入侵者越接近目标就越感到难受。该协会电器办
公室主任的一位助手说:“我们已经造出了几套样机。”他们还称这种“声波护栏”
现在就能用于部署。另外,军方还希望拥有一种能产生声波区的技术,以便用于控
制暴乱分子或清扫航道中的水雷。
  美国科学应用与研究协会建造的声波装置已经被送到位于彭德尔顿军营的陆战
队基地进行测试。它曾一度被考虑用于索马里。一位随军前往索马里的武器专家说:
“我们申请过使用这类武器。”但国防部却以它们未经测试为由加以拒绝了,五角
大楼担心这种武器会对孕妇、老人或病人造成永久性伤害。该协会认为声波武器只
不过是一种供军方或警方使用的工具,“像任何工具一样,它既可能被滥用,也会
像所有的武器一样被有节制地加以使用”。根据西方媒体披露,美军曾将次声武器
运到了波黑,看来美军还在找机会试验它的新式武器。
  次声波何以能杀人呢?
  1 9 8 6年4月1 6日,法国名城马赛郊区一“四世同堂”的一家人正在用餐,
突然间接二连三地扑倒在地。与此同时,附近一家老少十口也这样突然死去。
  调查结论令人大吃一惊。原来,肇事者是当地一个次声武器研究所的值班员,
他因“一时疏忽,使该所次声波扩散溢出,造成过失误伤”。英国《观察家报》和
美国《子夜》杂志对此做了如下报道:“次声武器能够消灭一座城市。那些躲在秘
密掩体里的人及躲在坦克、潜水艇或其他貌似牢不可破的机器里的人,都难逃死亡
的厄运。”
  原来,人及动物本身就是不断以1 0赫左右的低频进行着有节奏的脉冲式振动。
人体的各种器官都有各自的较低的振动频率(也称固有频率),例如人头部固有频
率为8—1 2赫,腹部内脏的固有频率为4—6赫等。如果次声波的振动频率低于1 0
赫,就能引起人体组织共振。轻者会使人头昏、呕吐和呼吸困难,重则致人昏迷、
瘫痪,甚至因内脏器官破裂而死亡。实验证明,当发生这种共振时,人的器官如心
脏、耳朵、眼睛、肺脏等,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和损害。
  有人曾对动物做过以下试验:将狗和猴子关在一个密闭的容器里。在容器的一
端装有活塞,用马达带动活塞往复运动,以产生次声波。当次声波达到1 7 2分贝
的声级时,有的狗呼吸困难,有的则死了。声级升到1 8 0—1 9 5分贝,同时以振
动频率低于1 0赫的次声波进行试验,结果这些动物全都死了。解剖后发现,它们
都死于心脏破裂。
  次声波还具有较强的穿透和渗透能力,可以穿透建筑物,甚至坦克和潜艇,杀
伤其内部的乘员。武器专家正是利用次声波的这些特点,用大功率次声波定向辐射
有生目标,以达到一定的杀伤效果。
  最早想到用声波作大炮的可能是奥地利人。奥地利罗发研究所曾研制过超声波
炮。
  实际上,超声波炮是一套大型设备,外形根本不像杀人的兵器。其原理也极简
单,在一个容器内,用电火花把甲烷和氧的混合物点燃,立刻会发生爆炸般地燃烧。
在容器内适当地设置两面反光镜,爆炸气体所产生的振动波,在两个反光镜之间来
回传播,并逐渐增加能量,适时地把振动波发射出去,能使目标受到重大损坏。据
超声波的研制者介绍,超声波炮能发出1 0 0 0 M H Z的超声波,该超声波能在4
0秒时间内,使5 0米远的人致死,使2 0 0米远的人感到头疼,不久即丧失行动能
力。
  为了充分发挥超声波炮杀人的作用,必须将它置于人群通过的地方。如果将超
声波炮安置在山间和荒原上,肯定没有任何意义,最适当的地方是桥上。因为通过
桥的敌人比较集中。即使这样,超声波炮最多只能杀一次人,因为一旦有人被杀死,
敌方肯定会很快查明原因的。
  在日本曾发生一起类似的事件,某经营者怕税务局的人突然检查,在其密室前
装置了一套击退外来者的超声波装置,该装置确实有效地阻挡了税务人员的突袭,
但警察很快查明了真相,将此人逮捕。
  超声波炮也不能老放置在一个地方。但是超声波炮设备庞大,很难移动,这使
它很难实用化。当利用超声波的路似乎走不通时,有人开始打次声波的主意。结果
是,德国利用超声波炮未能达到的目的,法国利用次声波却实现了。不过在声波武
器这个领域,走在最前面的是美国。
--
天高海阔,任我独行!

※ 修改:.options 于 Nov  1 17:42:49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来源:.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202.118.8.2]
--
※ 转寄:.北国开心天地 bbs.ndc.neu.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options.bbs@bbs.nd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2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