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zpzheng (新的起点,新的自我), 信区: Green
标  题: 新型攻击武器--计算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5月13日12:35:43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新型攻击武器——计算机
我们对核武器和生化武器的破坏力早有所闻,但计算机攻击的威力如何尚不得而知。计
算机能否成为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为防不测,人类是否需要制定相应的国际公约对其
进行必要的限制?
随着人们对计算机的依赖日益增加,通过计算机攻击可以剥夺人们享用信息资源的权利
,并引起致命性的破坏,如公用电话系统瘫痪、国际互联网上谣言四起、银行的私人账
户消失……计算机攻击还具有导致平民由于缺少食品、燃料、药品而死亡的潜在危险。
军队计算机系统的故障还可能导致武器爆炸或防卫系统的破坏,使国家更易遭受常规武
器甚至核生化武器的攻击。更为可怕的是,计算机攻击的最高目标是入侵国家的安全防
卫系统,更改甚至接管核武器的控制系统,那么发动核大战的危险将随时高悬在人类的
头顶。据统计,北约的电子系统每天都会遭受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子攻击达上千次,尽管
目前尚未有被实质突破的消息披露,但是一旦有一次攻击奏效,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对于那些对计算机系统依赖性不强的组织,对他们发动一场直接的计算机攻击,并不一
定能达到同使用核生化武器一样大规模杀伤的效果。这就是说,计算机攻击只有在特定
的情况下,即受攻击方对计算机系统具有相当的依赖性时,才会造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杀伤的效果。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些行业可以在日益猖獗的电子攻击中幸免于难,因为
对于计算机的依赖已不再取决于人类的自主意愿,所以有人说高科技浪潮也是高科技瘟
疫。德国的一些农场主前不久遭受了一次不大不小的高科技灾难,他们刚刚添置的由计
算机控制的自动消毒系统将他们的几万加仑鲜奶变成了“奶酪”,其原因是温控系统出
现了故障。如果在战时出现这样的状况,官兵们的一日三餐还不知会发生怎样的故事。
俄罗斯政府官员称,他们将把计算机攻击看作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而美国空军特
别调查处则认为,对计算机攻击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应“平等”看待。美军认为,对可
能的入侵者传达这样的信息是非常关键的,即计算机攻击是一个极其严肃的致命问题。
在美军的现有编制中,都配备了各种各样、级别不同的“电子部队”。可以说,这些“
电子部队”的主要任务不是防范,恰恰是发动计算机攻击。
未来的计算机攻击武器可能是最有效的威慑手段,而不仅仅是实用的武器。计算机在人
类未来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军事装备更不例外,不论是进攻还是
防御,计算机都是行动中的关键角色。
在经过Y2K的恐慌后,美国再度对日益增加的信息战提高了警惕。在FBI的一份声明中称
,信息战可能摧毁电力设施、金融机构、交通系统及电讯网络等重要的服务部门。据美
国国家安全部门的跟踪,这些攻击来源于敌对的国家,甚至是毒品走私分子、犯罪团伙
及拥有相当电脑技术的专门的电脑游击队。白宫安全顾问克拉克称:“犯罪分子、蓄意
破坏者及外国政府都可能对美国发动信息战。“他还经常把现在的信息战称为“数字珍
珠港事件”。
因此,计算机攻击武器如同核武器一样,是战争领域又一个充满诱惑的魔盒,人类必须
面对,并且学会与之正确地共处。


--
                            阿拉丁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dip.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5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