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bljack (江湖夜雨十年灯), 信区: Green
标  题: 纳粹“V”型导弹揭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Dec 27 19:07:24 2002) , 转信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制造的“V1”和“V2”型导弹在当时号称“神奇武器”,它们不仅具
有巨大的杀伤力,而且对手很难拦截。近日,德国乌瑟多姆岛上的彼纳蒙得导弹博物馆举
办了一次“V”型导弹专题展览,揭开了这种“神奇武器”的历史真面目。

    1945年9月8日,濒临战败边缘的德国纳粹首次使用“V”型导弹,丧心病狂的纳粹狂徒
发射了数千枚“V”型导弹袭击伦敦,造成5500名伦敦人丧生。此后,500多枚“V”型导弹
又轰炸了英国的诺里奇市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市,4000多名无辜平民死于非命。当时纳粹
德国的宣传部长约瑟夫·戈培尔称,他们研制和使用“V”型导弹是对英国皇家空军于194
3年8月将德国波罗的海沿岸城市佩讷明德夷为平地的报复。

    其实,“V”型导弹背后的故事远比这些历史课本中的记载要曲折得多。彼纳蒙得导弹
博物馆举办的“V”型导弹展览就讲述了其中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拥有大炮的数量和规格都有限制。从那时起,德国纳粹政府就希望发
明一种躲开凡尔赛条约限制的火箭,“V”型导弹的研制工作从那时便开始了,这比纳粹方
面公开宣布的时间提前了近15年。1942年10月,德国纳粹军团在东线和北非战场开始陆续
遭遇失利,更加快了纳粹研制“神奇武器”的进度。

    展览的史料显示,纳粹德国空军首先精心研制出了“V1”型导弹,但这种武器并不十
分令人满意,它的飞行速度太慢,飞行高度太低,躲不过盟军飞机的拦截,远非希特勒所
希望的能为他夺取胜利的“神奇武器”。于是,科研小组继续努力,“V1”型导弹得到了
改进,同时更先进的“V2”型导弹也诞生了。“V2”型导弹确实是一种革命性武器,它飞
行高度96公里、时速高达5800公里,因此不容易被探测到,能够出其不意打击目标。此外
,“V2”型导弹长14米、射程300公里、可装载950公斤炸药,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设计工作结束后,纳粹便选择远离边境的偏远荒山哈尔茨山作为秘密军工厂址,并强
迫集中营里的6万多名犯人充当战争奴隶,专门制造“V”型导弹。哈尔茨山被称为“死亡
工厂”,犯人们每天在这里要劳动12个小时,得不到休息,也吃不饱饭,每天都有支撑不
住的犯人饿死、累死或病死。

    纳粹德国战败后,美国士兵从遍地尸体的“死亡工厂”中共抬出3000多具尸体,并得
到了100多枚组装好的完整的“V2”型导弹。美国人此后就以“V2”型导弹为基础,开始了
人类征服宇宙空间的探索。

    在彼纳蒙得导弹博物馆750平方米的大厅中,“V1”和“V2”型导弹的模型竖立在位于
大厅中央的玻璃柜中,柜子边的说明上列举出两种导弹的各种数据。慕尼黑的德国博物馆
以及弗莱堡的德国军事档案馆提供的珍贵史料则陈列在大厅两厢,记录了“V”型导弹问世
的真实历程。在展厅的墙上张贴着英国方面提供的照片,从照片中的废墟可以看出“V”型
导弹轰炸伦敦时产生巨大冲击波的威力,从伦敦人的脸上则可以看到他们对“V”型导弹爆
炸前几秒钟那特有的刺耳呼啸声的恐惧。在大厅一侧的多媒体厅中播放的是美国从纳粹手
中缴获的电影录像,录像让参观者体验到了“死亡工厂”的恐怖:瘦骨嶙峋的犯人麻木而
且疲惫地工作着,个个显得虚弱不堪,德国纳粹监工却强迫他们高唱“奇迹就要发生”的
纳粹歌曲鼓舞士气。历史的原貌和残酷都在这个展览中得到了真实的再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5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8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