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ragon (猎鹰), 信区: Green
标  题: 中国导弹到底可以打到哪儿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Nov  8 17:56:10 1999), 转信

由于导弹具有明显的威慑作用,已经成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左右战场态势、决定战争
胜负的重要因素,同时成为国防实力的标志和国家地位的象征。可以肯定地说,将来一
旦有外敌侵略或者是有人企图分裂中国的国土,侵犯中国的主权,中国人绝对有能力保
卫自己的国家。
导弹武器自首次使用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了,发展现状如何呢?
  目前世界上能够自行研制导弹的国家有20多个,而且研制的导弹种类繁多,据统计
,各国共研制或改良了各类导弹600多种,其中近200种已被淘汰或退役,目前正在研制
、生产和服现役的约400来种,其中正在服役的约300种,分布在近40个国家,另外100种
左右正处于研制之中。在这些国家中,导弹种类最齐全、生产量、出口量最大的4个国家
是美、俄、英、法,他们研制的导弹占现有导弹的78%。现代导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几
乎可以在任何地点发射各种弹着点、针对各种目标的导弹。射程最大可达1.6万公里,而
反导弹导弹则可以在距发射点几米、十几米处进行拦截。从精度上看,洲际弹道导弹的
圆概率偏差可达到一二百米,甚至八九十米,巡航导弹的精度则可达到几米。导弹的威
力根据不同情况可大可小。最大的核弹头的当量达5800万吨,而应用更广泛的战术导弹
则靠其他性能取胜。例如反坦克、反导弹导弹可靠强大的穿甲能力摧毁目标。导弹的反
应时间越来越快,从发现目标、下达发射指令到发射只需十几秒钟的时间。导弹的品种
越来越全,可以进攻各种目标。例如反辐射导弹可寻着发射的电磁波将雷达摧毁。
导弹武器的特点是什么?
  导弹的突出特点是射程可近可远,威力可大可小,既可带常规头又可带核弹头、生
化弹头,精确度高,速度快,突然性强。此外,更重要的是难以防御。对于打飞机、坦
克、雷达等的战术导弹,预警时间极短,真可谓猝不及防。人们更关注的是威胁性更大
、预警时间稍长的战略导弹。但对战略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防御都不是容易的事。弹
道导弹的进攻难以对付,主要是因为它的飞行速度快,飞行时间短,所以与防御飞机相
比差别很大。要防御弹道导弹,一般从它飞行的三个阶段着手考虑。在助推段,导弹飞
行速度慢,但预警不太容易,而且摧毁的手段,例如机载激光器技术等现在还跟不上;
在大气层外的自由飞行段,导弹一直在太空中翻滚或做回形飞行,加之有些导弹在再入
大气层以前,弹头与助推器和燃料箱分离,会同时出现几个物体迷惑雷达,难以确定哪
一个是真弹头,拦截也不容易,美国“星球大战”计划的取消在一定程度上就与此问题
有关。当然许多国家并没有彻底放弃在这两方面的努力。目前世界各国的重点大多还是
放在再入段对来袭导弹进行拦截,不过也很难成功。原因是它再入大气层的时候速度太
快了。一般来说,射程在1000~8000公里的弹道导弹,再入时的速度达到3~6公里/秒,
也就是10~20倍音速,是很难拦截的。即使能够拦住,在导弹与地面撞击或爆炸前,防
御一方是无法知道携带的是哪种弹头,因此必须提防核弹头和生化弹头的威胁,这着实
让防御者感到头痛。目前只有很少几个能够拦截射程在500公里以下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几乎没有任何防御系统能够成功拦截射程在1000公里以上的导弹。因此,研制和购买
弹道导弹一直是许多国家的重要选择。巡航导弹尽管飞行速度低,最大速度为1~2倍音
速,不适合打击反应迅速的目标,也增加了在飞行过程中被拦截的可能性,更换攻击目
标的能力差。但它的体积小、重量轻、容易拐弯、便于机动。更重要的是,它的飞行高
度低,在平静的海面只有5米、平原15米、丘陵50米、山地100米,雷达反射截面小,不
到0.1平方米,红外信号特征弱,还能按预编的程序绕过固定的防空阵地,因此防御系统
难以发现、跟踪和拦截。目前还没有对付巡航导弹的较好办法。
导弹武器在现代战争中有哪些作用呢?
  导弹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有不同的分法,我这里主要从作战和政治意义谈一谈
。首先是威慑敌人与制约战争。所谓威慑就是通过显示力量和使用力量的决心,使对方
明白如果他不按威慑者的意志行事,就可能遭到打击而造成得不偿失。导弹为威慑造势
创造了良好条件,核导弹尤其这样,它可以慑止敌方进攻,往往成对出现相互威慑,如
苏美冷战、印巴冲突、南北朝鲜的军事对峙、当年的两伊战争、阿以对抗等。导弹的费
用较小,例如飞毛腿导弹才30万~40万美元,而一架先进的战斗机动辄就几千万甚至上
亿美元,导弹目前又难防御,因而成为许多弱小国家的“撒手锏”。第二,导弹可以直
接达到纵深打击目的。例如美国去年以打击恐怖主义活动为借口,用战斧导弹袭击苏丹
、阿富汗的一些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其战略目的。第三,由于导弹具有其他武器
无法替代的优势,因此具有进行战略或战役战术突击的作用,可在空地一体战中打击敌
方纵深目标。如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向多国部队、沙特和以色列发射81枚导弹,多国部队
也用导弹对伊拉克进行了打击。而在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没有地地导弹,又缺乏制空
权,显得十分被动,只有招架之力。第四,导弹可以反多种类型的武器,效用非常突出
,与被攻击目标相比代价极低。例如1956年以色列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中首次使用反坦克
导弹,取得了突出战绩;1982年,马岛之战阿根廷用反舰艇的“飞鱼”导弹击沉英国海
军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用萨姆导弹打下美国的F-117;海湾战
争中爱国者大战飞毛腿等。反雷达导弹更使敌方的侦察、通信系统瘫痪。第五,由于导
弹具有明显的威慑作用,已成为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左右战场态势、决定战争胜负的重
要因素,同时成为国防实力的标志和国家地位的象征。凡是拥有导弹,尤其是拥有战略
核导弹的国家,其国际地位都比较高。
制约导弹作用发挥的因素:
  导弹武器系统相当复杂,技术性强,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基础知识;整体性强,
各个系统连为一体,一点失误就会酿成重大损失,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地理、气
象等战场条件也是制约因素。导弹毕竟属于娇气的高技术兵器,恶劣的环境将对其有很
大的影响。无论在海湾战争中还是在科索沃战争中,多国部队导弹的作用都没有得到理
想的发挥,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不少导弹落到了南联盟的邻国。再者,导弹毕竟与人有
明显差别,它对隐蔽、伪装、假目标的识别无能为力。例如在海湾战争前,伊拉克用塑
料、胶合板、金属板等构筑了许多假设施、假阵地,虽然多国部队的导弹狂轰滥炸,但
效果寥寥。另外,导弹不像有人驾驶的飞机,不能在特定情况下自动修正原来设定的程
序,想让它返回是不可能的。因此不但不能二次使用,而且容易“失去控制”。这些因
素对导弹作用的发挥造成一定的影响。
未来导弹的发展方向
  尽管导弹在使用上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它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仍会发挥其他兵器
难以替代的作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层出不穷的战争理论、日新月异的科技成就,
既为导弹武器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又创造了新条件。为适应未来战场立体化、信息化
、电子化、智能化的特点,导弹正向精确制导化、固体化、机动化、隐形化、智能化的
高层次发展。就战略导弹中的洲际弹道导弹来说,其发展趋势是靠铁路、公路机动来提
高生存能力;提高精度以打击坚固点目标;采取反拦截措施以加强突破防线能力。另外
,现在还强调它的可换性,即一种导弹可以从陆地、海面、空中发射。这样就使导弹的
反应能力、造价都会得到改善。就巡航导弹而言,主要是进一步提高巡航速度、隐身能
力和射程。将来要发展高超音速,即达到5~6倍音速的导弹,同时减小雷达发射面和红
外成像大小,这样就更难防御了。
导弹的出现和发展对现代战争理论的影响
  首先它明显地扩大了作战空间,使战争进一步立体化了。另外对指挥控制系统也提
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为要使导弹在战争中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有一些相应的配套指
挥、通信设施。在军队的编制体制上也有相应变化,现在许多国家都编有主管导弹的部
队。对战争的方式方法也有重大的影响。例如,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从发射到击中目标只
有几十分钟,从而加强了突然袭击的可能性。由于导弹可以精确打击目标,可以指哪打
哪,因此为直接达到袭击目的提供了手段。例如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国驻南联
盟大使馆,我看根本就不可能是什么“误炸”。单从它的轰炸效果来看,5发导弹都同时
命中了同一个目标,其精度是很高的。记者:对轰炸我大使馆的导弹种类有各种说法,
现在看它到底是什么?
  从未爆炸的一枚导弹来看,现在已经确认它们是一种叫“联合攻击弹药”的空射巡
航导弹。它采用的是激光制导的方式,是从美国本土起飞的B2轰炸机上发射的。这种“
联合攻击弹药”比普通的巡航导弹的精度还要高。
我国在导弹的研制上都取得的成就
  我国的导弹研究是从50年代中期起步的。1960年11月,我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地对
地导弹试射成功,1964年我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试验成功,1966年两弹即原子
弹和导弹结合试验圆满成功,1970年完成了中远程火箭的飞行试验任务,1980年5月我国
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1981年9月我国用一枚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表明我国已经
具有了分导能力,1982年成功地进行了潜艇水下发射火箭试验。同时,从60年代起,我
国各类战术导弹的研制也相继取得重大成果。目前,我国基本实现导弹品种多系列化、
导弹射程衔接化、导弹威力多样化。这些导弹,为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为维护
世界和平与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东风-31导弹
  东风-31导弹的发射只是我们导弹研制过程的一个中点,它的发射成功对霸权主义和
强权政治起到了强烈的震慑作用,对维护我们的主权完整,维护我们的海洋权益,维护
世界和平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导弹防御系统方面的进展如何?TMD 和NMD是什么?
  美苏早就在搞导弹防御问题了。苏联于60年代部署了“橡皮套鞋”导弹防御系统,
主要部署在莫斯科周围。1967年美国部署了“哨兵”系统,用于保护本土人口密集区;
1969年部署“卫兵”系统,改为保护战略核力量;1983年出台“星球大战计划”,简称
SDI。这个计划在推行中遇到了种种难题,1993年克林顿取消了SDI计划。克林顿上台后
提出“弹道导弹防御”计划,包括“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即NMD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
即TMD。今年科恩又对原来的计划进行了修正,公布了“新的导弹防御计划”,即有限的
NMD和TMD。这是因为NMD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了各方面的困难,要想建构一个天衣无缝的系
统是很不容易的,也可以说是不现实的。有限的NMD计划在防御的手段、区域上都比原来
的NMD的范围小多了。
  TMD是主要用于保卫美国本土之外的一些地区免遭射程在3500公里以内的近、中、中
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的导弹防御系统,主要保护美国的海外部队、设施以及盟国。广义上
包括攻击作战、主动防御、被动防御。通常说的只是第二种,包括三部分:一是保护小
区域的“低层防御系统”。主要用于对高度在40公里以下的弹道导弹在飞行终端进行拦
截,保护战役战术目标;二是“高层面防御系统”,用于对高度在40至160公里的弹道导
弹在飞行末段进行拦截,保护较大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区和目标;三是“助推/上升段
拦截系统”,主要用于拦截发射不久,仍处于助推飞行或上升飞行中的导弹。
TMD是否可行,在实际使用中又会怎样呢?
  TMD的推行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首先,建立这样一个系统,实际上是在扩散弹道导
弹技术,同时将打破现有的国际战略平衡,势必引起新的军备竞赛,不是消除威胁,而
是制造麻烦,已经遭到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反对。其次,建立这样一个系统需要天文数字
级的经费,在资金上难以保障;再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研制各种新型导弹的技术
也在发展;另外,它虽经过十五六年的试验,但它对导弹的拦截好像在广阔的太空中截
击一颗子弹,在技术上仍存在很多困难,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不会建成,即使建成,它的
防御效果也是很有限的。
如果台湾问题发展到必须用武力解决的程度,台湾的TDM系统能否阻止大陆方面的进攻?

  在1986年美国曾对是否搞TMD做出过评估,认为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建成TMD系统,
必须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日本已表示要正式加入TMD,韩国最近则表示不会加入TMD
。今年年初台湾当局的“国防部”就是否加入TMD进行了论证和评估,认为也没有能力完
全加入TMD。美国一位负责防务的高级官员甚至说,TMD将来是一个白糟蹋钱的系统。台
湾方面也有人认为TMD是一个用钱填不满的坑。台湾当局可能会加入TMD的“低层防御系
统”。台湾当局想加入TMD在防御上的作用可以说是比较小的,而主要是政治方面的意义
,想借此将美国套住,在我们一旦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时拉美国介入战争。我国的导弹
不是当年的“飞毛腿”,比它的性能要好得多。最简单的一点,“飞毛腿”是头体不分
离的,速度低,很容易被发现和拦截。我国的导弹是头体分离的,很难发现和拦截。
我国的导弹武器在品种和质量上处于怎样的水平 ?
一旦发生战争,我们有没有能力自卫和反击?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导弹的品种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洲际导弹的最大
射程达到1.2万公里,可以打到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再加上我国疆域辽阔,既增加了
导弹的隐蔽性、机动性,也等于延长了导弹的射程。品种上有战略导弹也有战术导弹,
有常规导弹也有核导弹。从导弹的威力上讲,既有当量几百万、上千万吨的核弹头,也
有根据需要使用的常规弹头,以及中子弹等特殊性能弹头。小平同志在80年代曾经说过
,如果中国没有两弹一星就没有目前的国际地位。这个评价是十分正确的。我们重视技
术,但绝不把赌注压在一两件先进武器上。可以肯定地说,一旦有外敌侵略或者是有人
企图分裂我们的国土,侵犯我们的主权,我们绝对有能力保卫我们的国家。

--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4.8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