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rigger (打虎上山), 信区: Green
标  题: 大西洋海战中的秘密武器之一:音响鱼雷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Sep 25 09:10:00 2006), 转信


来源:中国国防报

曹福成

  1942年,大西洋海域,一场秘密又惨烈的海底战争正如火如荼。对峙双方一方是德国潜
艇部队,一方是美英的同盟国海军。为了打赢这场海战,双方军队斗智斗勇,一件件新式武
器相继亮相。 

    当时,已经有了雷达、声呐这些侦察探测装备,因此最初战争双方是用(雷达)射线相
互搜索,靠计算尺和图表盲目地摸索着对方的方位发动攻击。美英海军依靠航母和众多的舰
载机占据水面优势,不断对水下德军潜艇发射深水炸弹。水兵们转动标度盘,透过凝霜的玻
璃舷窗极力搜索;或坐在(声呐)测听器前细心侦听着水下那单调的“砰砰”水中回声。如
果此时海面上出现油污痕迹,盟军舰船上仪器便赶紧收集取样化验,以分析德军潜艇是否受
了致命伤。如果水下出现“咕咕”冒泡声,那肯定是潜艇临终的哀鸣,随后就是上浮的潜艇
残骸和艇员的残肢。 

    为了对抗盟军的海面封锁,德国兵器专家开动脑筋。舰船航行不可能没有声响,德国武
器专家从舰船音响联想到电话,于是利用舰船发出的声响作为引爆水雷的条件发明了音响引
信,制造出音响鱼雷。这种“闻声而炸”的秘密武器搜寻着舰船发出的声音,就像一只寻嗅
兔子气味的狗。无论船转到什么方向,它都能准确无误地跟踪攻击。德军潜艇朝着盟军航母
所在的大概方向发射音响鱼雷。盟军航母推进器发出的全部宽广音域像真空吸尘器似的吸引
着鱼雷。 

    一天早饭后,盟军旗舰“希科克斯”号航母正在航行,突然水下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舰体顿时被撕开一个大洞,使准备起飞的飞机起火燃烧;接着第二颗音响鱼雷击中舰艉,穿
透两层甲板,在第3层甲板靠近军官住舱处爆炸。巨大的爆炸震动全舰。大火冲起30多米高
。烟柱直冲云层之上。爆炸声接二连三,大火和浓烟笼罩了“希科克斯”号庞大的身影。 


    甲板上飞机加满了燃油,挂了炸弹。大火引爆了炸弹和火箭,在航空母舰上引起了可怕
的连锁反应。弹片和火箭四处横飞。大火迅速蔓延开来,不断引起新的爆炸和燃烧。两部升
降机均被破坏。几十架飞机被炸成碎片。爆炸导致数百名水兵丧生。全舰一片混乱。“希科
克斯”号开始倾斜。爆炸和大火仍在持续。爆炸波及到机舱。“希科克斯”号被自身的连锁
爆炸和大火折磨得早已面目全非。9点30分,“希科克斯”号的锅炉停止工作。巨大的螺旋
桨沉默了。此时,该舰右倾更加严重,甲板几乎触及海面。盟军航母编队内的其他舰船赶紧
围上来抢救。“匹兹堡”号(CA-72)巡洋舰在“希科克斯”号舰艏拉上布缆阻止它继续倾
斜。终于,“希科克斯”号停止倾斜。“圣菲”号再次靠近它的左侧,以前主炮作支点,用
粗大的钢缆系住“希科克斯”号,开足马力向后拉,竭力矫正巨大的航母歪斜的躯体,并防
止其再次倾斜。 

    盖尔斯舰长坚持自救的决心和全舰官兵的全力抢救在渐渐发生作用。尽管零星的爆炸还
在发生,火势仍然很猛,浓烟冲上云空达2000米高,但“希科克斯”号航母总算避免了倾覆
的命运。 

    为何德军的音响鱼雷会像长了眼睛般地盯上盟军的旗舰呢?原来,这种音响鱼雷还有能
在船队中挑选最大攻击目标的本领。当一条小船在一个大些的目标旁边行驶时,鱼雷会甩开
小船,扑向噪音更大的船。 

    为了对付这种音响水雷,同盟国的武器专家们在短时间内提出了14条对策,总的思想是
“在己方军舰不在之处制造超过军舰所在处噪音的更大噪音,以扰乱视听”。他们制造出的
噪音制造器投放后,诱使音响水雷经过一个又一个噪音制造器直至脱离目标区,终于改变了
盟军被动挨打局面。与此同时,同盟国加紧用雷达和声呐对海底的德军潜艇进行搜索和打击
。 


--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1.15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2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