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Gulliver (蝈蝈), 信区: Work
标  题: 关于华为公司基本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10日12:38:23 星期五), 站内信件

为可持续成长立大法─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部企业管理大法 
  新华社北京11月1日电 新华社记者 陈芸、顾洪洪 
 
  38年前,毛泽东主席提笔在我国第一部企业管理大法"鞍钢宪法"上批示:“鞍
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其自豪与赞许之情溢于言表。
  38年过去,弹指一挥间。
  历史在转了一圈之后,又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自主制定的第一部系统的企业管理大法《华为公司基本
法》,如今诞生在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一家高科技企业中。
  今年9月,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走出混沌》一书,首次向社会公开了这部
历经三年,八易其稿的《华为公司基本法》,同时还包括华为公司总裁和中国人民
大学专家组对其产生过程中一些对立统一观点的专题论述。
  10月31日,由中国人民大学组织了题为"走出混沌──中国高科技企业可持续
发展研讨会",对《走出混沌》所阐述的《华为公司基本法》进行了专题研讨,与
会的国内近百位经济理论界专家对此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为它不仅有较高的理
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专家学者对《华为公司基本法》及其中所阐述
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科技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道进行了深入研讨。认为它
对我国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华为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通信产品研制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经过近十年的艰苦
创业,如今已成长为拥有9000多名员工、年销售收入近百亿元、名列全国电子百强
前茅的大公司。十年来,公司销售收入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成功地完成了第一
次创业。
  在辉煌的成绩面前,华为人没有陶醉。他们思考的是在进入第二次创业时,如
何正确处理企业面对的各种新问题和矛盾,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有效的动力机
制。基于这一思考,他们在人民大学管理顾问的参与下,经历了三年的探索,在对
公司创业以来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作了
高度的凝炼和概括,对公司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政策作了全面的总结。 
  长期参与总结华为核心价值观的一位人民大学管理顾问认为:鞍钢宪法中所主
张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甚至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中也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
鞍钢宪法的诞生却未能使中国的企业管理形成自己的特色。而后来,更是把"鞍钢
宪法"这个婴儿连同洗澡水一同泼掉了,致使中国的企业管理进入了混沌状态。他
说,怎样使企业管理走出混沌呢?华为人从改变初始条件入手,在原有体制上造成
一些本质差异,然后不断实践它、发展它,最终形成完全不同的体制。
  在讨论中,一些专家认为,《走出混沌》一书及《华为公司基本法》不仅是对
中国高科技企业创业经验的理性总结,也是对我国企业管理科学的有益探索。它不
仅适用于华为公司,也适用于我国众多的企业。
  《华为公司基本法》由六章103条构成,其内容涵盖了企业发展战略、产品与
技术政策、组织建立的原则、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与
管理制度等方方面面。其中心内容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华为公司基本法》从追
求、员工、技术、精神、利益、文化、社会责任七个方面规范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如今,这一核心价值观已开始成为企业全体职工的基本行为准则。
  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形象地描述说,核心价值观就是适合全体员工的一道菜,
 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核心价值观, 以此来统一企业的文化与管理。 它应该是公
司员工共同认同的规范与尺度。 一个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关键在于企业具备可持续
发展的动力源泉和动力机制,这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必须
为其接班人所接受,接班人必须具有自我批判能力。 自我批判能力就像刨土一样
,刨松了使优良管理生长的土壤。 管理思想的土壤松动,为持续创新的种子的成
长创造了条件。
  在讨论中,专家们普遍认为,《走出混沌》一书所阐发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 高科技企业如何以人才为中心, 以知识为资本, 以价值评价和按生
产要素分配为动力的管理和发展模式; 阐发的是如何保证企业沿着经实践检验行
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运作; 阐发的是如何激发广大员工创新与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和报效国家民族的热情, 进而确保企业不断创造辉煌的有效途径。《华为公司基
本法》要达到的管理境界是 “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97.237.8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