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amuel (孔雀翎), 信区: Work
标  题: 国企不应追求西方模式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2月07日18:37:09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在加入WTO以后,中国人谈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就是如何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全球化
竞争,管理界也一直在讨论中国企业管理模式的适应性问题。勿庸置疑,很多游戏规则
,我们是必须遵守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管理模式不能一味追求西
方模式。这里列举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错误观点加以剖析。
1.减员增效。这是时下很流行的时髦词,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中,更是把它喊得震天响
。的确,在西方国家中,每当企业经营欠佳时,往往大批减员,以减少支出,降低成本
,求得生存和发展。我国国有企业工资虽然较低,但员工之所以仍能安心工作,其主要
原因是企业能给予他们以安全感和稳定的收入,而一旦国有企业职工也和其它类型的企
业员工一样被炒鱿鱼,那么,国有企业仅剩的这两个优势便丧失了。这样一来,员工的
流失率会大大提高。其中,流失得最快的是各级各类人才。国有企业因此将得不偿失,
减员未必能够增效。
2.只要企业的机制变了,企业自然就会好起来。其实,在企业里文化的变化滞后于机
制的转换,企业机制变了,企业文化并不能紧跟着得到改造。比如某些国有企业,尽管
已成为上市公司,可它的企业文化并没有什么改变,如老好人现象、推诿扯皮、工作不
主动、鞭打快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等,依然如故,我行我素。这样的企业仍然无
法彻底转变面貌。
3.领导的权威靠法律来确定。在西方企业中,领导的权威更多的是法定权威,无论谁
当总经理,其权威是一样的。它们更重视的是契约、理性,即使是企业换了一个领导人
,新来者只要遵循企业的一套运作方式来操作,他的威信就不难建立。而中国企业则不
然。中国企业领导人权威的树立更多的是靠个人的魅力和能力。同一个领导职位,不同
的人去做,效果就可能大不一样。同样,对企业英雄人物(领导人)的崇敬心理,西方
人强调自尊和独立人格,中国人则带有浓重的依附和盲从心理。
4.企业员工流动性高是好事。在人事政策方面,西方企业强调流动和竞争,而中国文
化强调稳定与和谐,在这种背景下的中国企业,自然更注重企业员工的人事稳定。进一
步说,中国企业更重视关系,这里的含义是指相互负责,即下级对上级负责,上级对下
级也要负责;在中国喜欢炒人的老板会被认为是不负责任的,喜欢跳槽的员工也会被认
为是不负责任的,是不能重用的,因此中国成功的企业多是奉行稳定的人事政策的。从
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西方的企业领导方式、艺术,与我国差异很大。究其根本原因,
乃是由于西方企业与中国企业各自根植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之中。因此,企业领导者在探
索领导艺术的过程中,需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对管理的影响,建立既符合现代企业,又
具有中国人文特点的管理模式。 


--
月圆之夜 紫禁之巅 一剑西来 天外飞仙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66.111.168.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