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xz (Wordonbeach), 信区: Work
标  题: 不就业--不就业背后有原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16日07:43:44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不就业背后有原因 
中国人民大学就业指导中心 文书锋 
 
    近几年,国内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毕
业生毕业后选择不就业,甘当“不就业族”。据估计,“不就业族”占全体应届毕业生的
比例已经超过2%,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对就业说“不”的
则更多。这些大学毕业生之所以选择不就业,并非自身能力不足,找不到工作。而是出于
对职业生涯的长远考虑,为了将来在更高的层次上就业,他们想继续考研究生,或是准备
申请自费出国留学,也有的是想自己创业。在以前,即便要准备考研或出国,毕业生们也
会先找个工作,求一份安定,但现在的毕业生则要“洒脱”得多了。 
    不就业族之所以如此“洒脱”,原因之一是择业观念的日益多元化。以往被视为不务
正业的自由职业者正渐受青睐,个人创业已经成为新的就业热点。就业不就业,并不攸关
生死,也无关面子。不就业虽然是一种勇敢的选择,但其实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不就业族有一多半是为了成为研究生考场的优势竞争群体而选择不就业的。这几年的
大学生就业形势很严峻,竞争很激烈,相对来说,毕业研究生的就业起点高,竞争不那么
激烈,很受社会欢迎。高层次人才的这种相对不足和热销直接导致了近十年来考研热的连
年升温。尽管近两年各大高校不断增加研究生的招生培养规模,但考研的竞争激烈程度仍
然有增无减。2001仅北京市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就超过了10万人,较前一年净增3万人。为了
顺利的挤过考研这又一座独木桥,很多人不得已选择了放弃工作,全力备考。 
    不就业族中的考研群体之所以要放弃工作,全力备考,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那
就是当前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实际上是排斥人才,反对人才进步的。多年以来,国有单位
在接收应届大学毕业生时,有一个很普遍的做法,就是要签订六年以上甚至长达十年服务
期的劳动合同,而且还进一步规定,服务期内不准考研究生,不准自费出国留学,否则就
要交纳高额补偿金。用人单位这么做,主要是基于如下考虑:应届毕业生没有工作经验,
需要有一两年的时间学习适应,如果只工作一两年就考研或出国,对用人单位是不公平的
,会严重影响本单位工作的连续性,因此他们坚决反对毕业生在服务期满前报考研究生或出
国留学。有很多人虽有心学习深造,却过不了单位开具考研介绍信这一关,即使个别人通
过其他办法报上了名,并幸运的被录取,但仍然会遭遇到单位的种种刁难,如卡档案,拒
绝转户口,不给工资关系等 。为了日后能够顺利报名,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不得已放弃了就
业的机会。 
    大学毕业生拒绝就业看似潇洒,实则无奈。当他们选择不就业全力备考的时候,实际
上还是要面对居无定所无收入来源等物质困惑和巨大的精神压力,这种状态需要持续多久
往往难以把握,毕竟每年能考上研究生的还只是少数。所以,毕业生还不要盲目的选择“
不”就业。 

--
有花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8.9.120.9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