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inc (风去来兮·唯鸟独菜), 信区: E_Commerce
标  题: 马云 永不言弃 (转载)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2月22日12:46:35 星期五),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IT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cdd 所发表 】
不雄厚的奠基
  马云不仅没有令人炫目的世界一流高校的学历和一流企业的从业背景,相反,他从
不讳言自己不懂互联网技术,至今还只是会收发E-mail和上网浏览等基本操作。他笑言
自己小学考重点中学考了三次没有考上,大学考了三次才考了个师范学院,且是由专科
升本科。
  值得庆幸的是,马云从12岁起就开始学习英语。没有家学渊源,父母连ABC都不会,
只是由于自己喜欢。1979年刚改革开放那阵儿,到杭州旅游的外国人多起来,马云一有
机会就在街上逮着人家开练。就这样,没有出过一天国,马云练就了一口纯正、流利的
英语,这对他日后的发展大有裨益。多年后,他在面对BBC等各大媒体采访时应对自如,
在世界各地演讲时侃侃而谈,表现出来的气度丝毫不逊色于人,令人不敢小觑。
  在开始独立创业前,马云的经历也并非乏善可陈。他在进入互联网之前是杭州电子
工业学院的英语教师,作为毕业时在500多人里分配到大学里(其他人都到了中学)唯一
的一人,可谓很不容易,所以毕业时母校的校长要求他至少在分配的单位呆5年。尽管自
己“三天没有新的想法就难受”,尽管5年当中有各种诱惑、各种机会,但为了信守诺言
,马云都没有动,而是认认真真教了6年多书,并曾被学校评为十佳杰出青年教师。
  当老师的这段经历,马云认为对自己日后创业也有帮助。“我跟学生之间是真诚的
感情,后来跟同事之间也是这样一种关系,不象老总与下属的关系。”怪不得他公司的
员工都是直呼其名,外人尊称他马总时,他也很不习惯,赶紧纠正“别叫我马总,叫马
云!”
漂亮的起步
  “1994年底,就有人跟我讲互联网,我似懂非懂”。1995年,马云给浙江省的一个
企业做翻译,到了美国,才发现互联网的妙处。“我感觉它肯定会影响整个世界,而中
国还没有,但到底会怎么样,也说不清楚。没想到会那么快,那么猛,没有预料到5年后
发展成这样。”
  30岁的时候,马云决定出来闯荡闯荡,没有考虑得过多,一头扎进了互联网中。19
95年4月,他创办了“中国黄页”,这是国内第一家网上中文商业信息站点,同时也在国
内最早形成主页发布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成功地发布了无锡小天鹅、北京国安足球俱乐
部等中国第一批互联网主页。
  1997年年底,马云决定到北京发展。他带着“中国黄页”的6个新人,从杭州来到北
京。“如果说我这辈子骗过人,就骗过这6个人。我对他们说跟我做吧,机会多多。其实
说实在的,当时我自己心里也没底。”马云一行加盟到外经贸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运作该中心所属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他们开发了外
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
广交会和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站点。其中,外经贸部站点成为国内部委中最早上网的政
府站点; 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是中国政府首次组织的互联网上的大型电子商务实践。
马云与雅虎杨致远合作,使国富通成为雅虎在中国的独家广告代理。
  1997、1998年这两年,马云在北京干得很漂亮,但他没有就此满足,而是在寻求更
好的发展方向。
  1999年2月,马云到新加坡参加亚洲电子商务大会,发现讨论的是亚洲的电子商务,
发言的85%是美国人,说的全是Ebay、Amazon。他突然蹦出一个想法,亚洲要有自己的模
式,中国要有自己的模式。欧美的电子商务市场,特别是B-B模式是针对大企业的, 亚
洲电子商务市场主要在中小型企业,这两种市场不可能用一样的模式。马云决定创办一
种中国没有,美国也找不到的模式。
  到了1999年3月,马云又作出惊人决定——回到杭州重新创业。
惊人的发展
  为什么要杀回老家去呢?马云现在回答说“回到杭州,是为了避开所有的干扰,我
们不需要炒作,需要干实事,大家都在做泡沫的时候,我们要做扎实的事情,另外是觉
得在北京做得太累了,需要回家去换个环境。”
  回去时,当初从杭州跟到北京的6个人一个不少,加上其他人一共18个人。当时马云
只给他们3天时间考虑,回去的条件是每月只有500元工资,在加拿大MBA毕业的也一视同
仁。而这些人在外经贸部要名有名,要利有利。与此同时,各大互联网公司正好在招兵
买马。但他们都跟着马云回到了杭州,大家把各自口袋里的钱掏出来,凑了50万元,开
始创办阿里巴巴网站,明确其发展方向是为商人建立一个全球最大的网上商业机会信息
交流平台。
  为了这个目标,一段时间里,他们似乎销声匿迹了。没有办公室,就在马云家办公
(家里最多的时候坐了35个人),把自己封闭在房间里,埋头苦干,每天工作16到18个
小时。马云说,“我做了几年企业,看到太多的公司开张的时候大张声势,后来越来越
小,甚至消失。我们要从小到大,去创造、去培养,宁可先苦后甜。”
辉煌的业绩
  马云他们果然不久就尝到了甜头,阿里巴巴网站一鸣惊人——
  迅速受到了欢迎。由于抓住了商人最关心的焦点: 买与卖,更重要的是简单易用,
能找到要用的求购及销售信息,会员纷至沓来。
  迅速引起了关注。在没有一分钱收入的情况下,相继获得了高盛500万美元和Softb
ank 2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
  迅速扩大了影响。“东方的智慧+西方的运作+全球大市场”的运作模式吸引了众
多优秀人才,包括全球最著名的互联网投资家孙正义担任首席顾问,前WTO总干事萨瑟兰
担任顾问,全球网络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吴炯担任技术总监。
  目前,阿里巴巴网站不仅已经有中文简体、中文繁体、英文站点,还有日文、韩文
及德文等多种欧洲语言的当地站点,共拥有来自202个国家的42万个商人会员。欧洲很多
商会都与他们签订协议,把阿里巴巴推荐给中小企业。美国商务部也重点推荐阿里巴巴
给其用户。他们所开创的为商人与商人之间实现电子商务而服务的模式,被认为是符合
亚洲,特别是符合中国发展特点的B-B模式,并被誉为是继雅虎门户网站模式、亚马逊B
-C模式和Ebay的C-C模式之后,互联网的第四种模式。其独特模式被美国十大著名院校的
商学院研究,而且还被列入哈佛大学商学院MBA的教学案例。
  马云本人则应邀多次在北大、哈佛、斯坦福、伯克利等世界名校演讲,中国的传统
企业只有海尔总裁张瑞敏才获得过同样的殊荣。他还是中国大陆第一位登上美国权威财
经杂志福布斯封面的企业家,2000年10月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2001年度全球100位“
未来领袖”之一。
马云问答
  面对接踵而至的荣誉,您个人有骄傲感吗?
  没有。首先,荣誉是团队带来的,而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其次,对于阿里巴巴这
么年轻,还处在创业阶段的公司来说,现在过多的荣誉是害处大于益处。本来我们可以
悄悄发展,但现在评论多了,关注也多了。我真的挺怕,荣誉是毒品,让你醉过去,飘
飘然。阿里巴巴前面还有很多的风险,别人问我担心的是什么东西,我说担心的不是竞
争对手,而是自己。
  从今年4月纳指狂跌之后,互联网陷入寒冬期,阿里巴巴受到影响了吗?
  很庆幸,我们没有上市。我们曾经也计划上市,但分析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都不到
火候,没作好准备,千万不要凑热闹,于是取消了计划。上市不是目的,只是过程。我
们不上市不是有先见之明、绝顶聪明,而是运气好。
  10月份以前的那四个月是阿里巴巴最痛苦的时期。这四个月互联网在世界上发生了
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我们为了跑得快,先停下来“换鞋子”,潜心全面改写技术平台,
几乎没有新产品出来(现在每个星期都有新产品出来)。风险在于把本都押到上面了,
孤注一掷。结果我们建立了很好的技术平台,也建立了很好的信心。
阿里巴巴的模式动摇过吗?
  我们第一天Focus在B-B,今天还是如此。不管外面的潮流怎么变。我们学习,但是
不跟随、不拷贝。后来各种概念很多,阿里巴巴也面临很大的压力,也有很多其他的机
会,在这1年半内我们面对机会斩钉截铁的说了无数的NO。我们朝着既定的方向往前走,
不管外面千变万化,还是不受干扰,走自己的路,用心去做。
  我认为真正的竞争还是和自己,所以我们不去研究竞争对手。为此,我花费了大量
口舌来说服我的高层管理团队。在一百米冲刺时,研究对手就是往后看。只有研究明天
,研究自己,研究用户,才是根本,才是往前看。因为别人也不一定是对的。现在的各
种模式太多了,你老是研究别人,脚步就自然而然跟过去了。对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
研究对手只会伤害了你,因为你把你自己的强项丢掉了。
  就象是一个成功的婚姻,第一天对对方说I Love You,到了60岁时,还是这句话。
什么样的模式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不断证明、推广、完善它。关键是相信自己的模
式,守住自己的模式。
您创业以来有过特别艰难的时候吗?
  外人看到的都是企业家光辉灿烂的时候,其实他们付出的代价,谁知道?我们所经
历的,大家看到辉煌的一面只占20%,艰难的一面达80%,5、6年以来我们都是一路挫折
走过来,没有辉煌的过去可谈,每一天每一个步骤,每一个决定都是很艰难的。别人看
来,我们这一年发展这么快,也许这一年内我们积累了5年的经验,我们付出的比人家1
0年还要多。
  真正磨难来的时候是很难经受的。1996年,我们曾被3个公司骗得差点死过去。艰难
会迫使你一直走下去,顺利会使人忘乎所以。
  最重要、最珍贵的是,犯了很多错误,走了很多弯路,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面对明天
的挑战。别人没想到办互联网企业会有这么痛苦,我有比这痛苦20倍的心理准备,那就
不会失败。只要面对现实,敢于承认错误,总会有办法解决,有什么困难度不过。
您的性格特点和最大的爱好是什么?
  我的性格缺点有一大堆,最大的优点是总是开开心心的,特别是大灾难来的时候,
压力越大越开心,如果顺利的时候,比谁都担心。
  这几个月是最开心的时候,大势不好的时候,只要冷静,就是机会最好的时候。
  我业余没有太多的爱好,喜欢看武打小说,因为可以让我东想西想。
  您认为自己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是聪明,是勤奋,还是运气?
  我觉得我们还没有成功,这绝不是谦虚,要做80年的企业才做了19个月就成功了?
我们离成功真是太远了。阿里巴巴还是一个很小的创业型企业,要做的事现在只完成了
计划的不足5%,只不过冲锋在前,作出了一定影响。人认为自己成功的时候,第二天就
走下坡路了。
  阿里巴巴能生存下来,靠的是运气、努力、务实、不放弃,最主要的是有一支好的
团队。
  到现在为止我也不认为自己聪明,是200多名员工让我显得很聪明。我既不懂技术、
又不懂管理,我这个CEO 确切的来说是首席教育执行长官(Chief Education Officer)。
倒是很勤奋,运气也不错。对于阿里巴巴来说,过去、现在、将来运气都显得太重要了
,比如整个亚太地区的融资良机,是从去年9月到今年3月这6个月,我们正好在这段时间
里成功融资两次。
  一路走下来,我的梦越做越大。我觉得我的最大经验就是千万不要放弃,任何时候
都要勇往直前,而且要不断创新和突破,直到找到一个方向为止。跌倒了爬起来,又跌
倒再爬起来。如果说有成功的希望,就是我们始终没有放弃。
  我从来不把明天想得太好,不会安排一个美妙的明天,而是明白明天的困难会更多
,明天会更残酷,只要不放弃,就有办法对付。有了这种心态,在做事的过程中,能够
调整自己。我们今天面对将来的信心主要来自我们前面5年残酷的经验,未来5年要付出比
前5年更艰辛的努力去面对。
  我的价值在不断去创造,如果停止创造,就一文不值了。以后我还会不断创新,做
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想了就要去做,做错了又能怎么样呢?又不会把天捅一个大漏子

阿里巴巴的目标是什么呢?
  5年内入围全球网站前十名,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我们要做长久的企业,我不成功
没问题,后来者总会成功。无论跑得好坏,作为跑第一棒者,我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

  公司离成功的目标太遥远了。我想60岁时和我的同事们相约,听着阿里巴巴股票又
上扬了,那时才感觉特别好,因为我们年轻时公司是没有的,它是由我们一手创办、壮
大的。
  前不久,创业以来不得歇息的马云, 5年来第一次去渡假。去的是地图上也找不到
的、位于马尔代夫的一个小岛,但也没忘了考察市场。他到一个卖礼品的小店去,问人
用不用互联网定货,得到的回答是第一用雅虎,第二就是用阿里巴巴。马云听了激动、
开心不已,这么偏僻的地方都在用阿里巴巴,说明终于真正成为了打出中国去的公司。

  小的时候,马云的梦想是将来能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而现在他常常从夏天飞到冬
天,从秋天飞到春天,从北极飞到南非。他对这种状态又不满足了。
  马云的理想是再回到学校去教书。自己30岁出来创业时,就决定闯荡10年,到40岁
为止,再回去教书,因为创业10年来所走过的路,所犯过的错误,所取得的经验,都可
以供后来人分享

--
问:生活为什么如此精彩?
答:因为有了BBS!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he.hit.edu.cn]
--
※ 转载:.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winc.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7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