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ersy (松一口气~~), 信区: HKMacTW
标  题: 台湾人在上海——通往校门前的那条路牵动我心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Apr 26 08:34:13 2004), 站内信件

  新华网上海4月25日电光阴荏苒,不觉在位于上海浦东的建平中学已经6年。世事变迁
,最牵动我的却是通往学校的路。仍记得6年前,那个懵懵懂懂的我跟随父母的情景,颠颠
簸簸乘了8站路,下了车,循着建平中学特制的许多小路标,走过了长长的永安街,接着左
一拐右一弯,穿过七拐十八弯的洋泾镇,最后在小小的“获柴岗桥”下,终于觅到了这心
仪已久的知识圣殿,一看表,已经步行了二十分钟。
 
  从此,我开始了漫长艰苦的走读生涯,风里来雨里去倒也罢,真正如临大敌的是挤那
正值上班高峰时间的公交车。如果光挤在沙丁鱼罐头般的车厢里不动,倒还是件虽然难受
但挺得住的事,可是到站非挤下来不可呀!可怜我人单力薄,再加上背着只大书包,想要
下车,非得出上一身汗再搭上半顿早饭的力气。也有特别倒霉的时候,额外再赠予公交车
几粒纽扣,一只手套之类的。不管怎样,下得车来,已是万里长征走完了一半,剩下那一
半,还需紧赶慢跑,乘胜追击。时间稍长,跟着学兄学姐开辟出一条“捷径”,其实就是
打泾东新村建筑工地穿过,只是有些像爬山过沙漠,待到雨后,便成了大沼泽。

  以上还只是以车辆行驶正常为前提的。哪天车脱班了,或者车门关不上,或半路“罢
工”了,那就得听天由命了,一阵狂奔是免不了的。现在想来,那时我长跑不错,该是这
种锻炼的结果吧。

  上学路上如此紧张,放学路上却可以轻松闲逛,江南小镇的特点便是小巷多,无数小
巷纵横贯通,随心漫步在幽长的青石板小路上,看着夕阳下一幅幅美丽动人的乡俗风景,
嗅着各家各户烧制的菜肴美味,也是一种别有风味的享受。

  若是回家得晚了,等到天黑,这里的长街便不再别有风情了。黑灯瞎火少有人迹的长
长的永安街,让我一个人走,着实有些害怕,不过,我可以大声唱歌给自己壮胆,只是有
一次把一只野猫引来了。

  一日两次观光,一路的街景早已熟稔于胸。渐渐的,发现景物有些变化:私营小店如
雨后春笋般东冒出来一个,西钻出来一个,金字招牌竞相争辉;处处大兴土木,一栋栋高
楼遮挡了原先一览无余的目光。石山沙堆逐渐变成了整齐的泾东新村和大厦,还有配套设
置的幼儿园、小学、菜场和各类商店,一个完善的生活小区形成了。无数变化中,总以路
的变化与我有着最切身的关系。当公交车开始了上下颠簸,左歪右晃,那就可知车轮下的
路也被开膛了;当你看到人们大晴天穿着雨鞋,便可以猜到永安街该被动手术了。虽然倍
加辛苦,但辛苦中渗出的是无限希望。

  希望一步步变成了现实:浦东大道拓宽工程完工了,宽敞的马路上塞车现象大为减少
了;永安街拓宽延伸至我们学校门前,改名崮山路。原先荒僻的泾东地区日渐热闹,人烟
也稠密了起来,也令越来越多的学子乐意到建平学习。昔日桃园深处的建平园,如今终于
拨开了洞前的重重迷障。清晨,坐在舒适的公交车上,想起从前的光景,真是判若天涯。
我们已不再拥有信步长巷的日子和那放歌寂静夜路的激动感觉,历史的发展必然会让人们
失去一些古老的情趣,但它又必将赋予我们崭新的感受。正如此刻坐在车厢中迎面扑来的
晨风和初升的旭日,心中荡漾着兴奋和欣喜。看着身边那些就如我当年那般弱小的小校友
们开心地嬉戏着,或许在他们看来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的将来也一定会比这一切
更美好,然而我希望他们能够知道:车轮下的这条路曾经有着怎样艰难的历史,知道这一
切沧海桑田般的变化来得多不易!

  初升的太阳照亮了东方,而朝阳下的一切已经不同。(完) 
--

  老鼠怕猫?
    那是谣传!^-^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0.6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49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