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HKMacTW
标  题: 两岸关系反“独”第一 
发信站: BBS 哈工大紫丁香站 (Sat Jun 12 08:30:42 2004)


  台湾选举,陈水扁终于得到过半数的支持,虽然选举充斥太多的争议,凭借拥有的行
政资源,蓝营想翻盘无异与虎谋皮。律师出身的陈水扁本质上不是革命家,冒险主义走下
去必成盲动主义,操作不当,势必车毁人亡。国际大环境、中美之间的较量以及岛内的政
治生态,都决定了现在就改“中华民国”“国号”、“国旗”、“国歌”,制定“台湾国
宪法”的时机仍不成熟。当务之急,仍是厚实“台独”根基,缓和两岸关系,减弱美国对
其压力,欺骗国际舆论,将台海紧张局势的责任推给大陆一方。 

  陈水扁在就职演说中提出“团结台湾、稳定两岸、安定社会、繁荣经济”的施政方针
,“准备进一步邀集朝野政党及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成立两岸和平发展委员会,凝聚朝野
的智能与全民的共识,拟定两岸和平发展纲领,共同策进两岸和平稳定、永续发展的新关
系”。却避口不再提及一个中国,甚至未来一中问题。 

  自1995年李登辉访美,两岸关系陷于低潮,几成摊牌之势。在美国的压力下,1998年
秋,海基会辜振甫董事长访问大陆,为缓和两岸紧张局势带来新的契机。就在海协会汪道
涵会长准备回访台湾,带去大陆人民对广大台胞的问候之际,李登辉拋出“两国论”,使
两会商谈的基础不复存在。 

   内战尚未结束 

  中国内战尚未结束,两岸迄今只是处于停火状态。大陆放弃“解放台湾”,代之以“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主要是因为蒋经国先生坚持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反对“台独”
,为了照顾到广大台胞的切身利益,为了大陆改革开放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在两
岸未能统一前,双方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对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如果
台湾宣布独立,大陆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也就失去了着力点,只能被迫采取武力方
式加以解决。这决非广大台胞之福。 

  陈水扁政府大谈“宪政改革”之际,放风邀请汪老去台湾,做出缓和两岸紧张局势的
姿态。大陆洞悉其奸。5月28日,有关官员明确响应,“汪道涵访台肯定有一个前提,就是
台湾必须承认一中原则,如果台湾方面同意,辜汪两人可立即会面。”汪会长已近90高龄
,当然非常想为国家统一贡献余力。无奈民进党当权,顽固推行渐进式“台独”路线,汪
老就是去宝岛走一趟,也很难感化得了“台独”分子。 

  陈水扁明知大陆不会上当,他的用意不在大陆的拒绝,而是要向岛内民众表明,他已
经为缓和两岸关系作出努力,大陆却不领情;他可以向美国政界交差,他不是不想改善两
岸关系,只是大陆强人所难。 

   企图用一个和平取代一个中国 

  世界许多国家的独立都是通过战争实现的。台湾与大陆的实力对比,决定了民进党只
能选择“和平独立,一中一台”的政策。为了建成“台湾共和国”,民进党竭力用一个和
平来取代一个中国,大谈和平稳定对台湾与大陆的重要性,妄想蒙蔽世人,兵不血刃实现
台湾独立。 

  北京对陈水扁“听其言、观其行”的阶段性政策告一段落,不再对他抱有不切实际的
幻想。5月17日,国台办以接受中央授权的方式,发表正式声明,直接点名批驳陈水扁,反
制陈水扁的“台独”理念,告诫他要么悬崖勒马、认同一中,要么一意孤行、玩火自焚。
如果陈水扁坚持“台独”立场,不承认一中原则,两岸根本没有和谈的可能。 

  “五一七声明”继承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及“江八点”的原则立
场,即一个中国原则,是前几届政府对台政策的延续。在思维模式和策略上又有新的发展
,更加强调一个中国原则,侧重于反独,即在当前两岸关系中,反独是第一位的。提出了
“七项远景”重在抑制“台独”,维护两岸和平与稳定的现状。 

  台海的和平稳定是建立在一个中国基础上的。失去了这个大是大非的原则,台海要想
和平与稳定也难。放弃一个中国的和平是不存在的,只能使台海战争难以避免。 
褚静涛 
 
 

--
┌──┐┌──┐┌──┐┌──┐┌──┐┌──┐
│┌─┘│┌─┘│┌┐││┌┐││┌─┘│┌─┘
│┌┐││┌┘  │││││┌┐┘││    │┌┘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01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