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erminater (穿过谁的黑发的我的手), 信区: Taiwanchannel
标  题: 日本统治下的台湾(五)
发信站: 大红花的国度 (Fri Jun 23 16:17:46 2000), 转信

     四、从“不法”的武装抵抗到“合法”的民族运动
    在异民族的殖民统治下,被统治民族的文化被破坏,政治被压迫,经济被榨取,出
现抵制和反抗是必然之事。台湾人一开始是以武装暴动的方式对日本的统治进行抵抗,
但到1915年,活动于山岳地带的武装游击队完全被日军剿灭,此后台湾人开始以“
合法”的方式进行抵抗。
    最早组织进行“合法抵抗”的政治团体是1914年林献堂等人创立的“台湾同化
会”,不久后在日本的台湾留学生中间又成立了“启发会”,“启发会”后来演变为“
新民会”。1920年,“新民会”创办了中文月刊《台湾青年》,这是台湾人最早创
办的政论杂志。1923年4月《台湾青年》改为半月刊的《台湾民报》,1932年
4月改为日报《台湾新民报》。
    “新民会”的最初宗旨是谋求台湾的自治,但“新民会”会长林献堂考虑到完全的
自治要求,势必会引起日本的强烈反应,引来严苛的镇压,对台湾人的民族解放反而产
生负面影响。所以“新民会”的政治运动重点,就放在争取台湾人的参政权上,要求日
本政府给予台湾人和日本人一样的平等待遇。当时台湾人不仅没有参政权,经济上也处
于被歧视的地位,在台湾从事同样工作的日本人的工资,比台湾人高2倍以上。“新民
会”通过《台湾青年》等刊物,掀起了要求废止“六三法”等对台湾人歧视的法律,要
求建立“台湾议会”,允许台湾人参政。从1921年到1934年,“新民会”一共
发起了15次“台湾议会设置请愿运动”,向日本帝国议会提交了请愿书。
    面对台湾的“合法”民族运动,日本政界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按照日本宪法规定
的民权原则,剥夺台湾人的参政权是明显的违宪行为。当时日本不少学者和民主派的政
界人士,也积极支持台湾人的“民权运动”。1921年第一次请愿运动后,日本总督
府虽然没有同意建立“台湾议会”,但设置了一个“台湾总督府评议会”,特聘林献堂
等八名新民会骨干为“评议员”,对总督的政务进行监督评议。日本原想以“御用文人
”的高官厚碌方式,来收买林献堂等人,使他们自愿停止民权运动。但林献堂并不买总
督府的帐,依然积极参与民权运动,所以1922年台湾总督府罢免了林献堂的“评议
员”职务。
    1927年,林献堂、蔡培火、蔡渭水等人,建立了台湾历史上第一个合法的政党
“台湾民众党”。1928年,台湾又成立了非合法的“台湾共产党”。因为当时台湾
是日本的殖民地,台湾共产党在组织上作为日本共产党的一个支部。台湾共产党奉行极
左路线,提出全面否认日本的殖民统治,建立“台湾共和国”的奋斗纲领。1931年
6月日本警察逮捕了台湾共产党的骨干分子,此后台湾共产党的活动趋于停止。
    1931年以前,台湾人利用日本的民主体制,进行了合法的民族解放运动。19
24年蔡渭水等人在请愿时,以扰乱治安罪被警察逮捕。台湾人和一部份支持台湾民权
运动的日本人,在法庭上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庭斗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最后日本法院
释放了大部份被捕者,对蔡渭水等首领只判了4个月的象征性监禁。但1931年“九
一八”事变后,中国成为日本的敌人。由于台湾人具有中国人血统,台湾总督府在“九
一八”事变后,发表了禁止建党结社的命令,台湾人“合法”的民权运动到此划上了句
号。
    自从中国割让台湾给日本后,台湾人就开始了争取民权、争取自治的运动,这些运
动也是现在台独运动的前身。当时的日本殖民政府对台湾人的非暴力民权独立运动,采
取了比较宽容的态度,一些日本人甚至支持台湾的自治运动。这与后来国民党政府对台
独的严厉镇压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也是今天台湾人比较亲日的一个原因。
    五、皇民化运动
    在后藤新平统治时代,后藤对台湾人的教育采取非常消极的态度。后藤认为“教育
是一把两面剑”,对于日本的殖民统治来说,具有高知识水平的台湾人并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后藤主张在台湾只进行很有限的教育,搞类似于中国的“愚民政策”。
    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人害怕具有中国血统的台湾人,同情和支持中国的抗战
,开始积极推行“皇民化”运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一改过去对台湾的“愚民政
策”,开始在台湾积极普及教育和推广日本语。1930年台湾的学龄儿童入学率不到
30%,1938年猛增为50%,1943年更增加到92%。1930年台湾懂日
语的人不到10%,1937年猛增为40%,1944年更增加到70%。
    1937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后,台湾的中文报纸全部废止,改为日语报纸。台湾
人保持的中国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也被禁止,强迫台湾人参拜日本神社。1940年又开
始号召台湾人自愿改用日本式姓名的“改姓名运动”,但收效甚微,只有0.1%的台
湾人改用了日本式姓名。此外总督府还在村落、城区组织了“皇民奉公会”“挺身奉公
队”等居民组织,灌输学习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试图把台湾人迅速改造成为日本人。虽
说台湾人并不喜欢这种皇民化运动,但在战时的严厉统治下,台湾人无法进行有效的抵
抗。不过皇民化运动中的普及教育运动,使台湾人口的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后来
台湾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由于台湾人没有参政权,所以台湾人也没有服兵役的义务。但1941年太平洋战
争暴发后,日本的兵员严重不足,1942年4月开始在台湾招收“志愿兵”,到19
44年为止共有6000多台湾志愿兵被送上前线。1945年3月日本修改了选举法
,给予了台湾人参政权,可以和日本人一样参加帝国议会的选举。但台湾人得到当“真
正日本人”的权利后,就不得不和日本人一样服兵役,其代价也相当高昂。到1945
年8月日本战败为止,共有约20万台湾人作为军人或军夫参战,战死和病死者约3万
余人。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69.254]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automobile.bbs@smth.]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