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ilkywayli (戒网一周,从明日始), 信区: Taiwanchannel
标  题: 如歌的台湾(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6月13日09:06:24 星期二), 转信

“晚风轻拂着澎湖湾,
    白浪逐沙滩。
    没有椰林醉斜阳,
    只是一片海蓝蓝。
    坐在门前的矮墙上一遍遍回想,
    直到夜色沉浸在外婆的澎湖湾。
    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
    那是外婆拄着杖将我手轻轻挽。
    踩着薄暮走向余晖暖暖的澎湖湾,
    一个脚印是笑语一串消磨许多时光,
    直到夜色吞没我俩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湾啊,澎湖湾,
    外婆的澎湖湾,
    有我许多的童年幻想,
    阳光,沙滩,海浪,仙人掌,
    还有一位老船长。”
    优美的旋律伴着浅浅的道白,令人心旷神怡。
    这是台湾的一首校园歌曲,名字就叫“外婆的澎湖湾”,歌词作者是叶佳修。
    无数次浅吟低唱这首清纯飞扬的歌,我忽发奇想:为什么是“外婆的澎湖湾”?难
道说歌词作者的外婆真的在澎湖吗?
    叶佳修还做过有一首歌词,名字叫“爸爸的草鞋”,歌中唱道: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咛载满舱,满怀少年十七的梦想,充满希望地起
航,起航。
    一路跋涉到江南,洞庭湖景无暇看,峨眉山下好荒凉,不堪回首泪暗弹。草鞋是船
,爸爸是帆,奶奶的叮咛不敢忘,强忍无奈小别的悲怆,心思淡淡又将起航,起航,船
儿行到澎湖湾,多了妈妈来操桨,神情滂惶撑起疲惫的帆,又冲破了许多风浪。
    草鞋是船,爸爸是帆,满载半世纪漂泊的沧桑,倦航的船儿快来靠港,靠港。”哈
哈!两下印证,歌词原来说的确实是真人真事,叶佳修先生的母亲肯定是澎湖人,澎湖
湾果真是叶佳修先生的“外婆的澎湖湾”!
    大陆开放肇始,一切都那么新鲜。台湾的校园歌曲也随着三洋的双喇叭收录机传到
了大陆、人们不知有多长时间没有听到过如此优美,清新,沁人心脾的歌曲。
    那时大陆描述少男少女Dating的最温柔的歌曲也是4/4拍的: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举杯赞英雄,光荣属于谁,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
人醉,欢歌笑语伴着彩云飞。
    啊,年轻的朋友们,美好的生活属于谁?属于你,属于我,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
一辈。”就我本人的印象,大陆即使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也没有谁想到去丑化台湾、
共产党对于老对头国民党的批判仅限于解放前。人们对台湾的印象仅仅是“祖国的宝岛
,东海上的一颗明珠”,或者是“中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在台湾的火烧寮”等等。人
们知道的是“阿里山”,“日月潭”,是“十大建设”,是“环岛电气化铁路”,是电
影“搭错车”里凄惋的“酒干淌卖无”,是歌曲“童年”里“总是要到睡觉前才知道功
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到考试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的天真少年。丘逢甲诗云
“四万万人齐下泪,去年今日割台湾”,这时候已是历史故事,无人再提起。人们是从
歌曲中了解的台湾,人们觉得台湾的山是“高山青”,台湾的水是“涧水蓝”,台湾美
眉个个“美如水”,台湾少年人人“壮如山”。很多大陆年轻人都知道台北有一条路叫
“忠孝东路”,因为歌中唱到“走在忠孝东路,闪躲在人群中,在我的内心深处,掩埋
着一段错误”。
    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澎湖湾”。
    后来我才知道,叶佳修的外婆的澎湖湾,还是“台,澎金,马两千万军民同胞”的
澎湖湾,还是清康熙初年水师提督施琅攻台首仗的澎湖湾,还是网上众人议论纷纷攻台
之时先取后取的战略要地---澎湖湾。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170.25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