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ilkywayli (戒网一周,从明日始), 信区: Taiwanchannel
标  题: 如歌的台湾(九)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6月13日09:15:26 星期二), 转信

九、武力攻台的新策略
    1、在台海战役的规划上,我们必须反对以下四种观点。
    第一,“速决论”
    解放军内部到底有什么计划我们无从得知,但是这种“速决论”初看之下颇有道理
,网上可以读到非常多的论述文章,有的还相当严肃和有相当的水平。速决论的中心思
想是通过速战速决达成速胜,从而在美日干涉之前奠定局面。在台海决策上,我们首先
必须反对的就是这种速决论,因为它是十分危险的。
    速决论的中心思想就是一个“怕”字,怕美日干涉,怕和美日冲突,怕在美国军事
介入的情况下我军将遭受重大损失。如果“速决”当真可以带来“速胜”的话还可以试
试,但是谁能保证这一点?
    有篇文章叫做“解放军在台海能够速决速胜吗?”在网上流传颇广,这篇文章试图
论证速胜的可能性。这个计划要求解放军在“四十八小时内夺取制空权”,“在几周内
占领全台湾”,“这样可以在美国军事介入之前结束台海战役”。这个计划是十分盲目
武断和冒险的。
    “四十八小时夺取制空权”,如果国军空军在解放军发起攻击的时候不应战而仅仅
以地面防空火力应战呢?要知道,以美国对伊拉克的绝对空中优势,以沙漠地区的有利
地形,尚且需要近一个月的时间来确保摧毁伊拉克的防空力量,大陆对台湾需要多长时
间?台湾地区绝大部份为高大山地,河流纵横,地面部队即使在全岛布防几周也是不够
的,更罔论在强烈的抵抗情况下了。
    该文更提到“登陆一支重装甲部队,在几天内打下基隆和台北”,这更是儿戏。基
隆和台北靠近海岸的确不假,但是有没有研究过台北有多少条街道,多少栋建筑,一支
没有给养,没有步兵支援的装甲部队,即使在有空中支援的情况下也不可能在几天之内
打下一座城市,更不用说“横扫台湾北部”了。
    速决论并未研究美国军事介入需要多长时间,如果美国从冲绳基地派出飞机参战,
其距台海战区的距离甚至比大陆飞机还近,在有充份预案准备的情况下,其决策充其量
几天就够了。
    发起战役前的战役决心是生死攸关的,如果决心下错了,期望速决却打成胶着,部
队将处于极端危险的境地,而且将极大地影响下一步行动,台独势力早就把全部希望寄
托在美国军事介入之上,其必全力拖住我军,争取时间坐等美日。而在一味追求“速胜
”的情况下,我方无法在岛内政情变化时掌握节奏张驰,认识不到这一点是极端危险的

    所以,“速决论”的中心其实是一个“怕”字。
    美国在台海战役发起前后肯定会介入,而介入的深度则视乎双方角力的结果,但是
怕是没有用的。
    第二,我们需要反对的占领全岛的观点。
    台海战役,根本上是政治战,军事行动是为政治攻势服务的。不提台湾的地形特点
,仅考虑国军的三十万部队,就算是国军在损失三分之一后会自行投降,要歼灭十万人
需要多少时间,多少部队,多少军费?军事占领后的台湾必将成为沉重的包袱,先不计
民生的需要,仅仅维持一支占领军就将成为中国的严重负担,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第三,我们需要反对跳过澎湖进攻本岛的观点。
    攻台先攻澎是正招,攻占澎湖,甚至仅仅攻占澎湖列岛中的几个小岛,这对于威摄
本岛的意义十分明了,这里不再赘述。不取外岛这个观点主要出自于以前毛主席的决策
。但是现在的形势和那时大不相同。那时留澎、金、马不取既有政治上的意义,又有军
事上的考虑。在现代化的战争手段下,本岛亦可一躇(足就)而就,不须再担心打下外岛
后台湾会渐行渐远。
    第四,我们需要反对“毕其功于一役”的观点。
    台湾问题是个复杂的问题,而因为两岸同为炎黄子孙使得这个问题更加复杂,这决
定台海的斗争将是长期的斗争,将是政治和军事结合的斗争,将是“谈谈打打”,“以
打促谈”,“以谈带打”,一切以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为依归,所以不能强求“毕其功
于一役”,必须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团结战斗下,台海局势必
将向有利于中华民族利益的方向发展,但是这中间局势一定会有反复,这并不奇怪,只
要决心下定,就一定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低烈度化,长期化,逐渐升级,掌握好节奏,将是台海的斗争呈现的崭新局面,将
是中华民族对战争艺术的重大贡献。中共在台海追求的最高目标当然是统一,不管是速
统还是缓统,最低目标就是追求台湾“无害化”。
    前文已经说过,台独势力对中华民族的危害在于其挟台湾人民用双手创造出的经济
奇迹来为自己的政治理念服务,在经济崩溃后,台湾不再能采购各种武器,对大陆的威
胁自然会降到最低。在起初阶段与大陆武装的时候,台独当局必然会拼命购买军火。但
是如果市场普遍预测台独当局会被大陆消灭,军火商当然不会同意赊帐,一切都必须付
现款,你总不能期望以后大陆会为台独当局买的军火埋单吧?战后,台湾的经济需要复
苏和重建。那个时候再也没有台湾经济起飞时的世界分工转型的机会了。台湾经济的复
苏重建只能要依赖大陆的市场,这样全体民众自然会产生交往统一的愿望,让统一之梦
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
    2、对台打击将分解为以下几个阶段性目标,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需要在政治军事
经济舆论方面密切配合,掌握好节奏,打好组合拳。
    A、股市,汇市崩溃,金融系统崩溃,短期资本外逃;金融体系是工业化社会的重要
基础之一,一个非工业化社会在没有金融体系的情况下仍旧可以生存,而工业化了的社
会就不可以了,台湾正是这样一个社会。公司企业需要通过金融体系融资,支付,避险
,离开了它,没有任何现代企业可以生存。金融体系的支柱计有股市,汇市,银行,货
币等几部份。股市。台湾股市对经济的重要性远比大陆重要的多,不但其全部重要企业
全部是上市公司,而且普通民众对股市的参与的深度远比大陆要深的多,同时股市也是
最容易受到影响的。股市的资金很大部份是流动性极强的“热钱”一有风吹草动即会逃
走,股市大跌,将对民众心理造成很大震撼。
   这次两国论抛出后,台湾股市大跌,但是仔细观察后,我们可以知道这种大跌很大程
度上是投机炒做的结果,因为台湾经济的基本面完整无缺,所以这次大跌很快就会升回
去。然而,当经济基础受到破坏后,上市公司面临普遍的难以为继的困境甚至面临倒闭
的命运,则投资者将拼命抛出股票从股市上逃走,那时就不是几个基金可以托得住的了
。台湾股市市值达几万亿新台币,决不是台湾当局手中的四千亿基金可以救得了的,而
且这些社会保险性的基金一旦耗尽,就是台湾人心动摇之时。
    当然,有人提议大陆可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从未来的大跌中赚些钱。这是一个很好的
建议。大陆对局势的松紧具有绝对的影响力,确实可以一方面消耗台湾当局的经济实力
,另一方面为台海战事准备一部份经费。当然这种赚钱是要为总目标服务的,切不可舍
本逐末。台海军兴,股市应声而跌,台独当局将会动用基金托市。这一阶段,正可以赚
一些钱。当台独当局余钱用尽,无力托市,必将实行金融管制,而股市的最大天敌就是
金融管制,在管制下的股市其实和取消股市没有什么区别。耗尽台独当局的资金,亦可
使其无力再采购军备,对以后的进一步行动有着正面的意义。
   汇市。
    台湾经济的外向成份占极大比例,企业出口后收回外汇,需要在汇市上换回本币;
企业采购原料,亦需要通过汇市上换回外汇。台湾的外汇制度实行的是绝对自由兑换,
不但经常项目下可自由兑换,资本项目下也可自由兑换。这使得外国资本冲击汇市,本
国资本逃离本岛有了很大方便。汇市的崩溃表现在新台币大幅度贬值,这也不是台独当
局所能托得住的。试想,在股市汇市全面崩溃的情况下,什么大企业可以继续经营,它
们唯一的出路除了倒闭就是迁离台岛。当然,经过充份准备,在汇市上利用这个机会也
可以赚一些钱。
    银行和货币。打击银行体系当然不必靠什么战斧或者东风去轰炸其办公地点。银行
的全部存在基础在于货币,如果发生大规模全社会范围内的挤提,没有什么银行可以坚
持下去。当发生全社会的大恐慌的时候,民众纷纷涌向银行提出本币存款,换回外汇,
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使新台币丧失信用。货币信用恐慌的一大特点是你必须赶在“别人”
之前把手中的弱势货币换出,就算有人忠于台独,决心与新台币“共存亡”,他的结局
也必然是与新台币“共存亡”了。必将发生的情形是新台币贬值,物价(包括粮食价格
)飞涨,手脚慢一些的人士的储蓄化为乌有,黄金等贵金属价格上扬(当然这也是个赚
钱的机会),最后还是经济崩溃,人心散尽。出逃的资金将流向安全而能继续赚钱的地
方,除西方国家外,还有两个可能的地方,一个是新加坡,一个就是香港。只要我们坚
持在香港的一国两制,在港府的配合下,依然可以吸引这部份资金,加强香港国际金融
中心的地位,在未来再次造福两岸三地的人民。
    李登辉曾经主导“亚太营运中心”的建设,希望至少将台湾建成亚洲地区性金融中
心,不知道在漫天战火中哪一位投资者愿意陪他一道“营运”?
    B、在台湾实施金融管制后,可以预见长期资本外逃,进一步削弱台独当局的经济
基础。
    C、投资者外逃。经济崩溃或将要崩溃必将带来金融管制,在金融管制下,除了通
过腐败,通过投资是赚不到钱的。资本都逃走了,投资者总不能留在岛内在世界其他地
方掌控投资吧?
    D、技术骨干移民外逃。(所以美加的房地产有望暴涨。)
    F、长期投资停滞。
    没有新的资金投资在岛内,将加速岛内经济的崩溃。当局势严重不稳定的时候,没
有任何大公司敢于在岛内增加投资,兴建新工厂,当然想发战争财的军火公司也许会,
但是这是台独当局可能已经没有钱再买军火了。
    G、骨干企业外迁。
    当岛内无法继续做生意的时候,企业唯一的出路只能是搬迁,否则只能和李登辉等
台独人士共存亡了。这些企业的出路当然不会是西方发达国家,世界上适合它们的地区
只有南美,东南亚,香港,中国大陆。因此,有必要专门对这一课题展开研究,如何在
战时吸引出逃的资金和技术。
   H、失业率升高,企业公司倒闭,物价上涨经济活动陷于停滞。
    I、岛内发生粮食短缺恐慌,发生大规模难民潮。
    J、通过台湾的民主机制改变台湾当局对统独的政策
    K、两岸和谈,台湾回到统一的道路上来。
    L、台湾人民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也具有中华民族诸如“威武不能屈”等优秀
品质,因此大陆将辅以政治策略,照顾民众自尊心。但是,事物的发展有时并不是按照
人们的良好心愿来发展的。也有可能台湾相当多的人在台独人士的煽动下,决心“全岛
玉碎”。必须作好对这种情况的准备工作。首先,这部份人士的数目不会很多,其次,
兵法云“必死者,杀之”,也就是说“对于抱必死信念的人可以诱杀他们”。在前期的
战斗中,可以吸引这部份人士与我军决战,从而消灭他们,令台独势力失去人力资源。

    以上的各个阶段性目标仅仅是计划而已,视形势的发展,并不需要完全达到,总目
标仍然是让台湾走上统一的道路。假如在实现第一阶段目标之后就已经可以达到总目标
,当然随后的阶段性目标就没有必要去实现了。所以,既不能被困难吓倒,也不能被激
情盲目引导,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坚定的决心是台海决胜的关键。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170.252]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8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