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gr (forever young), 信区: Taiwanchannel
标  题: 台湾的历史与“台独”的由来(二)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Nov 12 19:45:29 1999), 站内信件

3.汉族移民与台湾的开发

  汉族移民台湾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三国吴黄
龙2年(230年),吴国的孙权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水军一万人从福州、泉州
海面,横渡海峡,在今台南、嘉义一带登陆到台湾,并带回土著居民数千人。吴国
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记载了台湾的地形及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形态。

  七世纪时,隋炀帝曾三次派使者到台湾。607年(隋大业3年)羽骑尉朱宽
受遣,由航海家何蛮作向导,到台湾访察异族。第二年,朱宽再次前往“慰抚”当
地居民。610年(隋大业6年)武贲郎将陈陵、朝清大夫张镇周受命率领一万军
队,从义安郡(今广东潮州)度海到台湾,居住停留了一段时间才回到福建。『隋
书陈陵传』记载,隋军到达台湾时,当地居民“初见船舰,以为商旅,往往诣军中
贸易”。『隋书流求传』对台湾当时的情况,有更详细的记载。

  南宋时,国都迁至临安(今杭州)。中国的政治中心从中原移至江南,福建的
泉州渐成对外贸易的中心。随着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常有商船来往于福建与吕宋
、苏禄(今菲律宾)和婆罗州(今加里曼丹)之间,而澎湖正在途中,时有商船在
那里停靠,出现“工商兴贩,以乐其利”的盛景。此时,许多来自福建的渔民已在
澎湖定居。由于渔业发达,又地处要冲,1171年(南宋孝宋乾道7年)泉州知
州汪大猷在澎湖岛上建造房屋200间,并派水军驻守。元世祖至元年间,元朝在
澎湖设置了巡检司,这是中国政府在台澎地区设置的第一个政权机构。

  明朝时,大陆与台湾的往来日渐频繁。1403年至1424年(明成祖永乐
年间),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遍访南洋各国,就曾在台湾赤嵌停留,大陆
汉族人民也多有移民前往台湾。至1644年,台湾汉族人口约有3万户,共10
万人。1603年,以雅加达为基地的荷兰舰队在澎湖岛上岸,这是西方殖民者第
一次踏足台湾地区。明朝旋即派兵把荷兰人赶出了澎湖岛。荷兰人不甘失败,于1
622年7月再度攻占澎湖岛。1624年1月,明朝举兵攻打占领澎湖岛的荷兰
人,攻防战持续了8个月之久,终于再次将荷兰人赶走。败走的荷兰人转而攻占台
南地区,以后又赶走了一度盘踞台湾北部的西班牙人,对台湾实行了长达38年的
殖民统治。

  1611年郑成功率军渡海作战,驱逐荷兰殖民者后,使台湾进入了一个重要
的开发时期。郑成功与他的继承者为了把台湾建成反清复明的基地,倾注了极大的
心力来开发台南以至整个台湾地区。首先是奖励居民垦荒和发动军队屯垦,还几次
组织大陆沿海各省居民移居台湾,使台湾的汉族人口在20多年间?
1000
鲋粒玻巴蛉恕?
由于大力兴修水利,推广铁器农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良田从台南地区逐渐向西向
北延伸,粮食很快自给有余。制糖、制盐、建筑等手工业也有了发展。郑氏政权还
设学校,建孔庙,兴科举,把大陆文化引入了台湾。郑成功作为台湾开拓事业的第
一人,台湾人民至今仍怀念他。

  1683年(清康熙22年),清军攻台,明郑首领郑克爽被迫上表请降,从
此台湾归入清朝统辖之下。对于消灭明郑分裂势力,完成全国统一的事业,康熙有
足够的胆识,但他却意识不到台湾在海防上的重要性,也不知台湾有丰富的资源,
经济上有广阔的发展前途。康熙说过,台湾乃“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失之无所
损”。出于“弃之必为外国所据,奸宄之徒窜匿其中,亦未可知”的顾虑,康熙将
台湾作为福建省的一个府,与厦门合置道台一名,拔兵一万名防守。此后80年间
,清朝几乎禁止移民台湾。虽有人民不断偷渡来台,但台湾的开发速度却大大减缓
了。直至1760年(清乾隆25年),清政府才废除了禁止向台湾移民的种种律
令条文,台湾海峡成为自由的海峡。随着千千万万移民从闽南、闽西、粤东和大陆
沿海各省得到来,至1811年(清嘉庆16年),全台人口已达24,000余
户、200多万人,使台湾有史以来地广人稀,劳动力严重不足的情况得到了扭转
,台湾进入了第二个开发时期。

  1893年,大清帝国设立台湾省,下辖台北、台湾、台南三个府和台东直隶
州,共有十一个县和六个厅,人口320万。得益于汉族移民的辛勤劳动和清政府
的适当政策,台湾的经济在1895年前后已经十分繁荣。农业方面,大致以浊水
溪为界,形成了北米南糖的格局,米、糖均有输出。从福建移植的乌龙茶已行销各
国,樟脑产量更居世界首位。手工业方面,制糖、制茶、熬樟脑、晒盐、制陶各业
兴旺。商业方面,全岛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工商业城镇,主要港口台南、鹿港、
大稻埕内桅樯林立,市街上店肆栉比、与大陆的上海、天津、苏州、宁波各港保持
频繁的贸易往来。文教方面,有官办的府学、县学、社学、义学,民办的众多书院
,还有外国教会学校“西学堂”,中西文化均在岛内传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经
过移民180年的努力,在凯达格兰平埔人(原住民的一支)的原居住地,在这一
片曾被称为“蛮烟瘴地”的沼泽密林之上,建立起了一个繁荣的城市-,台北城,
-这个台湾的省会成为全省政治、文化和商业的中心。

--
      +++++++++++++++++++++++
       无为而执著无为是有为也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jxjd.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45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