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gr (forever young), 信区: Taiwanchannel
标  题: 台湾的历史与“台独”的由来(三)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Nov 12 19:48:05 1999), 站内信件

4.台湾民主国

  1895年5月26日『纽约论坛报』报导:“台湾诞生了一个共和国,外国
强权被告知此岛屿的独立”。这就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台湾宣布独立,国号为台湾
民主国。

  日本的侵华战争于1894年8月1日在朝鲜打响,以后扩展到中国的东北和
山东,中国以北洋水师被歼而战败。日本和清廷的议和谈判在日本马关进行。日本
在谋求对朝鲜和辽东半岛的控制权之外,唯独对台湾提出了领土要求。这是因为台
湾诸岛位于东海与南海交界,拱卫中国大陆,紧扼中国海以及日本海进入西太平洋
的咽喉,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使日本早就对台湾觊觎垂涎。尽管中方的全权代表李
鸿章严正批判了日方勒割中国土地的无理要求,但毕竟“弱国无外交”。终于于1
895年4月17日在《中日讲和条约十一款》,即《马关条约》上签了字,条约
中载有“割让台湾全岛与澎湖列岛与日本”。

  有关台湾的如此重大事件,清朝事前始终未告诉在台官民。马关签约与台湾割
让的消息,最初是从英国商行传出,署理台湾巡抚(代理省长)唐景崧闻讯后才匆
忙向北京发电,询问详情。台湾人民的反应是愤怒与哀怨。4月18日,人们纷纷
自动集结在抚台衙门,要求废除『马关条约』中有关割让台湾的条款,向清政府请
愿抗议。丘逢甲,这位享誉“台湾才子”的全台团练使,起草了致清廷的电文。电
文中说,“自闻警以来,台民慨输饷械,不顾身家,无负朝廷,列圣深仁厚泽二百
余年所养人心士气,正为我皇上今日之用,何忍一旦弃之?”“如倭酋来收台湾,
台民惟有开仗”,“设战而不胜,讼请俟臣等死后再言割地”。该份宣言由唐景崧
发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再转给光绪皇帝。4月19日,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复电,
正式通报割让台湾之事,称“割让台湾为非不得已,台湾虽然重要,总比京师为轻
。又台湾系海外孤岛,不克防守”。告诫台民“勿得逞岔一时,致罹残害”。“免
滋事端,致碍大局”。凡有台民“不愿服倭者”,可以离台内渡。

  5月8日,日本声明“放弃”辽东半岛,中日双方在芝((烟台)换约。两国和
约正式生效。5月15日,日本宣布任命海军上将桦山资纪为“台湾总督”,并叫
嚷,如台湾居民反抗
1000
,将实行“武装接收”。至此,武装抗日战争就是“抗旨”、
“叛拒”。不甘心受日本奴役的台湾人民该怎么办?这时,受唐景崧邀请来台的福
建人陈季同想出了一条巧妙的策略。『国际公法』上载有:“割地须问居民能顺从
与否”,“民必须从,方得视为易主”。陈季同提出,援引国际公法的有关规定,
以台民“不服割地”而宣布“自主”,再以“自主”的名义抗拒日本的“武装接收
”。

  这样一来,台湾抗日,成了台湾自己的事,与中国无关。而台湾看似“独立”
于中国,却能保证台湾永属中国。

  5月16日,台湾民主国成立,决定建元“永清”,公推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
统,军务帮办刘永福为大将军,丘逢甲为副总统兼团练使,林维源为议院议长,俞
明震为内务督办,李秉瑞为军务督办,陈季同为外务督办,姚文栋为游说使。还发
布了《台湾民主国独立宣言》:“照得日本欺凌中国,索台湾一岛,台民两次电奏
,势难挽回。知倭奴不日即将攻入。吾等如甘受,则吾土吾乡归夷狄所有。如不甘
受,防备不足故,断难长期持续。屡与列强折冲,无人肯援,台民惟有自主。台民
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台民议自立为民主之国。决定国务由公民
公选官吏营运。为达此计划且抵抗倭奴侵略,新政府中枢必须有人主持,确保乡里
和平。夙敬仰巡抚承宣布政使唐景崧,会议决定推举为台湾民主国总统。初二日公
同刊刻印信,全台绅民上呈。当日拂晓,士农工商公集筹防局,开始严肃此壮举。


  5月24日,台湾民主国的国旗“蓝地黄虎旗”开始在台湾上空飘扬。5月2
5日,在台北举行了开国大典。《全台绅民至中外文告》中写道:“日寇横暴,欲
并吞我台湾”。“我已与列国协议,待我自立后必获支援。台民忠义不肯俯着事仇
,宁愿战死”。“经公议自立为民主国”,“唯是台湾疆土,大清缔造二百余年。
今虽自立为国,感念列圣旧恩,仍应奉正朔,遥作屏藩,气脉相通,无异中土。”


  5月29日,日军在台湾东北海岸的澳底登陆,唐景崧曾组织军队抵抗,但一
来敌军太强,二来守军纪律紊乱,统率无方,很快就被击溃了。6月6日,唐景崧
登船逃往厦门。同日,日军占领基隆,“总督”桦山资纪也在基隆登陆。基隆失陷
,震撼台北。从基隆退下来的败兵,涌入台北市,放火抢劫。一群商人绅士商议,
要请日军前来“镇抚”。“瑞昌成”杂货店老板、鹿港人辜显荣自愿前往。与日军
联系上之后,辜显荣又自任向导,引日军来台北。6月7日,日军攻台北城,城上
军队勇敢拒敌,日军死伤十几人后,又试图用绳梯登城,也被打退。此时,辜显荣
的情妇陈法从城墙上放下多具木梯,部份日军借以登上城墙,打开北门,大队人马
蜂拥入城,占领了台北市。辜显荣由于卖台有功,日本人先封他做了“保安局长”
、“保良总局长”,随后又让他担任了“樟化银行董事”、“『台湾日日新报』董
事”、“台湾总督府评议员”、“日本帝国贵族院议员”,并授予二等勋。辜显荣
并从包办官盐权开始暴发,成为日据时代第一“闻人”,1937年死于东京,他
的后代又出了一些有名的人物。

  日军轻易取得了北部地区,至使侵略者以为占领全台湾,也不会大费事。事实
证明,这种想法错了。日军从6月19日向南部推进时,遭到了顽强的抵抗,而且
屡遇险境。本来侵台日军只有近卫师的第一、第二混成旅团,后来不得不于8月6
日增派混成第四旅团,再于10月11日增派第二师团来台。至此,日本为占领台
湾投入的兵力,陆军为两个半师团约5万人,军夫约26,000人,军马约9,
500匹,占当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1/3,海军则动用了大半联合舰队。台湾人
民的抵抗英勇惨烈,连妇女也参加了战斗。由抗法名将、广西钦州人刘永福率领的
“黑旗军”更是打了不少胜仗。6月下旬,刘永福在台南被推为总统。刘坚辞,但
从此成为抗拒日军的实际首领。台湾军民的武器主要是土枪、鸟铳,甚至大刀长矛
,对抗这么大量近代化的陆海军部队,而对手的武器则是步枪、机关枪、野炮、机
关炮。至10月10日,战事终于失利。台南的商人士绅又商议投降,并劝说刘永
福离开台湾。刘永福于10月19日乘英国轮船逃往厦门。台湾民主国生存了14
8天,终于崩溃。日军于10月21日,由英国传教士巴克里引导入台南城。11
月18日,“总督”桦山资纪向大本营报告全岛已经“平定”。

  台湾民主国的短暂历史,见证了清朝政法的腐败无能,遭受割地赔款的屈辱,
彰显了台湾军民不愿做亡国奴,奋起抵抗的民族精神,暴露了一小撮所谓商贾绅士
,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卖国求荣,甘当汉奸的丑恶嘴脸。这一段历史,中国人实在不
该忘记。


--
      +++++++++++++++++++++++
       无为而执著无为是有为也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jxjd.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