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uto (test), 信区: Taiwanchannel
标  题: 走进台湾 4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Sep 22 20:38:36 1999), 转信

四、马关条约与抗日浪潮
1894年,日本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史称"甲
午战争"。中日甲午战争进行了8个月,以中方的失败而告终。次年4月17
日,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及所有附属岛屿和
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
《马关条约》正式签订的消息传出后,全国震惊,群情愤慨,当时恰逢会
试之期,各省举人集中北京,康有为、梁启超首先发难,集合奉天、四川、福
建、江苏等18省举人,召开1200人大会,并联名"公车上书",主张废
弃条约,力图自强;反对卖国求荣,主张迁都抗战。
割台恶讯传到岛内,全台人民如"暴闻轰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
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四野"。群众悲愤到了极点,他们鸣锣罢市,并拥
入巡抚衙门,高呼:"宁战死失台,决不拱手而让台!"的口号,坚决反对割让
台湾。
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率军民反抗日本侵占,他们坚持了近半
年,历经大小百余次战斗,抗击了日军3个师团和1支海上舰队的进攻,打死
击伤日军3.2万多人,日军中将和少将各一名在侵台中毙命。因为力量悬殊,
岛内人民的反抗终遭失败。从此,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达50年之久。
日本本是一个先天不足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军人力量的强大,寄生
地主和特权资产阶级同时存在,这决定了它在台湾人民的统治和压迫具有极大
的残酷性。日本土地贫乏,资源缺少,畸形发展的先进工业和相当狭小的国内
市场的矛盾,又决定了它对台湾人民的榨取、掠夺具有无比的彻底性。日本侵
台50年间,除了军事上对台湾人进行血腥镇压外,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
个方面对台湾人民进行奴役和迫害。
日本侵占台湾后,建立了严密的警察制度,控制台湾社会,并且利用保甲
制度作为警察政治的辅助工具。日本军警无恶不作,把台湾人民当作砧板上的
鱼肉,任意宰割、欺凌。
在经济上,实行"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政策,由台湾向日本提供稻米
和蔗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则配合日本的侵略政策,在台湾发展与军需
有关的工业,把台湾当作日军的后勤补给基地。
日本统治者在台湾还极力推行"皇民化"教育,灌输忠君(天皇)爱国(日
本)思想。所有学校要以日文为主课,学生一律改用日本姓名,严禁中国戏剧、
音乐和武术表演,废止中国寺庙祭典,严禁汉人奉祀家神。日本殖民者妄图以
此消灭台湾同胞的民族意识,割断台湾同胞同祖国大陆人民在精神、感情上的
联系。
面对日本殖民者的血腥统治,台湾人民从未屈服过,他们一直与侵略者进
行着坚强的斗争。这其中,以"雾社起义"最为有名。
雾社("社"是台湾少数民族的部落组织)位于台湾中部的南投县,靠近
著名的日月潭,因这里长年云雾缭绕而得名。雾社一带10多个村寨的台湾同
胞,因不满日本人的剥削欺凌,一直酝酿着起义。虽然他们明知毫无胜利的希
望,但仍然下决心与日本人同归于尽。1930年10月28日,是日本"神
社祭"的日子,按惯例雾社地区要举行各学校联合运动会,雾社附近的日本官
吏都要来观看,他们就把起义的时间定在这一天。28日上午,日本人正在观
看运动会开幕式,突然一名台湾青年飞身跳上主席台,手起刀落,一个侵略者
头子的脑袋应声落地。这时几百名起义者呼啸而至,将主席台上的日本侵略者
全部砍光。接着,1500多名起义者攻下了雾社警察分室及12个驻在所,
杀死日本侵略者137人。日军出动5000多人于31日开抵雾社,并用山
炮向起义军轰击。起义军退至山谷,筑起工事,誓死抗击。日军久攻不下,于
11月18日出动飞机对群众施放国际上禁用的毒气弹,大部分起义者死于敌
人的毒气之中。起义最终失败。
雾社起义发生在日本统治台湾达35年之后的"模范殖民地",表明日本
对台湾统治的虚弱与不得人心。这次镇压中,日军悍然使用毒气,遭到世界舆
论的严厉谴责。起义中,雾社人民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他们用鲜血和生命,
为台湾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谱写了极其悲壮的一页。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mail.neu.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3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