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uto (test), 信区: Taiwanchannel
标  题: 走进台湾   9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Sep 22 20:43:30 1999), 转信

九、两大科技工业园
在台湾西北部,距台北市约7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
它就是新竹市。新竹市濒临大海,空气清新,温泉、瀑布密布,每年吸引着大
批岛内和海外的游客。自从1976年这儿开始兴建"新竹工业园"以后,这
座美丽的城市又罩上了一层现代化的工业与学术科技气氛。
70年代初,台湾经济迅速发展,为了弥补加工出口外销产品国际竞争能
力弱的不足,促使工业升级、产业结构变革,台湾当局经过充分论证,决定以
美国斯坦福科学工业园区即硅谷为模拟样板,在新竹兴建一座科技型工业园
区。
兴建新竹工业园的目的有4个:一是实现研究与生产相结合,将科研直接
用于生产,自主开发设计新产品;二是使产品生产有连贯性,将研究、生产到
产品销售结合起来;三是引进高科技人才;四是提供能够留住一流科技人才的
优越工作和生活环境。
为什么把科技园选址在新竹呢?这主要是新竹有两个有利条件。首先是地
理位置好。新竹距台北只有70公里,离桃园国际机杨、基隆港、台中港都不
远,而且岛上的纵贯铁路和南北高速公路都经过此地,交通十分方便。第二是
这儿的科技机构集中,有台湾清华大学、交通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精密仪
器发展中心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附近还有许多机械、电子、石化等企业,
可以与园内的工业相互配合。
新竹工业园区位于新竹市东南部,园区控制规划范围为2100公顷,其
中可供开发的土地约600公顷。园区提出的建园口号是"多目标、多功能",
使园区"学院化、公园化、社会化"。新竹工业园于1980年正式开园,到
1996年底,园区内的高科技厂商超过200家,就业人口5.6万人,全
园区总产值为3182亿元。
新竹工业园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六大支柱产业,即集成电路、电
脑及辅助设备、通讯、光电、精密机械、生物技术。这六大产业中以集成电路
和电脑两项产业成绩最显著。目前,这两项产业的总产值占科学园区营业总额
的90%以上,是工业园区高科技发展的主体。园区内集成电路厂商有78家,
产值高达558亿元,有从集成电路设计、生产、测试到包装等各种性质的上、
中、下游公司,形成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成为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的重镇
之一。工业园电脑及辅导设备生产产值也超过540亿元,产品有个人电脑、
监视器、图像扫描仪、网络卡、鼠标等。其中,鼠标和图像扫描仪的产量居世
界第一,为全球产量的80%和55%;网络卡和终端机的产量占世界第二;
个人电脑居第三位。岛内宏基、神达、美格等重要电脑商都建在园区内。
新竹工业园开园不久的1982年,台湾实业界即发出设置第二科学工业
园区的呼声。经过反复论证的选址,当局于1995年2月核定台南县善化镇
与新市乡村的台糖农场为第二工业园园址,即台南科技工业园。
台南科技园南傍台湾第四大城市台南市,与新竹工业园相呼应,两区之间
的车程不到3小时。该区占地总面积638公顷,周围的2000公顷划定为
"特定区",以供园区未来扩充之用。
台南科技园基地规划有"微电子精密机械"、"半导体"、"农业生物技术"
等三项主要专区,另有工业服务和仓储运输两个专业区。园区原计划分两个阶
段开发,后来为了配合进驻厂商水、电、道路等"七通一平"基础设施工程的
需要,便将两期15年的开发计划一并实施。目前,申请进驻园区的厂商已有
38家,其中23家为新竹工业园区扩建。据估计,到2010年进驻厂商可
达200多家,每年产值可达新台币9000亿元,大体相当于1996年新
竹园区3000亿元产值的3倍。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mail.neu.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