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uto (test), 信区: Taiwanchannel
标  题: 走进台湾   11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Sep 22 20:48:01 1999), 转信

十一、突飞猛进的资讯产业
近几年来,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发展很快,尤以资讯业最为突出。资讯产业
已成为岛内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保持对外竞争力的最大发展动力。1996
年,台湾资讯工业产值为274.6亿美元,其中硬件产值达到241.7亿
美元,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居世界第三位。而1997、1998年台湾资讯
业产值已分别达到348亿、403亿美元,预计今年将达到464.7亿美
元。
目前,全球销售的电脑显示屏中,每两台中就有一台是台湾制造的;世界
上三分之一的便携式电脑,三分之二的电脑主机版来自台湾;台湾生产的鼠标、
键盘占全世界市场的五分之三以上。台湾每年在信息技术工业的投资,比整个
欧洲在这个领域的投资还要多。近十几年来,纺织业一直是台湾的骨干产业,
外销订单占全岛外销的首位。但从1995年开始,台湾资讯与通信产品先后
取代了纺织品的出口地位,成为第一大外销订单来源。
台湾资讯业取得成功,有很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台湾资讯产
业能够根据迅速变化的市场,及时,不断调整产品。台湾资讯企业规模一般都
很小,多是为美国、日本或欧洲某一大厂家生产别人的品牌。外商先到这些工
厂进行考察,认为符合生产要求,就下订单订货,一周后就到这些工厂提货。
因为资讯业升级换代快,前边的产品刚开发出投入生产,马上就会有更新的产
品取而代之,一个产品不可能大批量定型生产。台湾的中小企业生产方式,正
好符合这一规律,成本低,生产周期快,抵御市场的风险能力强。台湾中小企
业极大的灵活性,在资讯产业体现得尤为充分。这就是台湾资讯产业之所以迅
猛发展的奥秘所在。
谈到台湾的资讯产业,不能不介绍台湾宏基电脑集团。宏基集团的老板叫
施振荣,他在世界电脑行业中是赫赫有名、风云一时的人物。1976年,以
施振荣为首的5名年轻人白手起家,涉足资讯产业,在度过了艰难的起步阶段
后,80年代进入成长期。1981年,宏基电脑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设立第
一个厂房,时至今日,它已成为台湾最大的自创名牌电脑厂家,也是目前全球
第七大个人电脑制造商,在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美国市场上亦进入前10名。
1997年,施振荣作为亚洲唯一的代表,出席了在美国举行的亚太信息高峰
会议,他在会上作了《以亚洲人的眼光看信息产业》的专题发言,激起电脑资
讯业的强烈反响。
施振荣认为宏基电脑不应该跟在别人后面走,他说,那样顶多只能成为二
三流的企业。他立志要在欧美垄断的电脑领域创造出自己响当当的名牌。
   1981年,宏基开始在海外推广第一个自创名牌产品―――"小教授一
号"。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小教授一号"终于在市场上打响了,经评定,这
一品牌价值2000万美元。
就在"小教授一号"蒸蒸日上的时候,施振荣出人意料地决定放弃它,重
新创立"Acer"品牌。他的合作伙伴们大惑不解,施振荣解释说:"小教授
一号"的英文太雷同,不利于推广。而"Acer"是拉丁字,有"积极、有
活力"之意,还隐含着"王牌"的意思,而且不重名,在法律上能够得到保障。
事实印证了他的远见。"Acer"出来后一炮打响,很快走红市场,被美国
的鉴定公司评估价值1.8亿美元,成为连续多年蝉联国际知名度最高的台湾
品牌电脑。
台湾的资源、资金、人才有限,这对企业的发展是不利的。目前,宏基电
脑已不再囿于台湾本岛,现在除在台湾新竹、美国硅谷建有研究开发基地外,
1988年1月施振荣又在苏州建立了占地80亩的明基科技园。这是宏基集
团在台湾以外建立的规模最大的科技园。今后,苏州明基科技园,不仅是宏基
的生产基地,而且将成为重要的研究中心。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mail.neu.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87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