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k (新世纪的独行侠), 信区: HKMacTW
标  题: 台湾的原住民部落(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2月10日16:42:0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独树一帜竹竿祭--排湾族
  排湾族原住民目前约有4万人左右,为台湾原住民中的第三大族。分布于屏东、台东
两县,居住于160个村落,原多生活于山麓一带,后移住山地。其分布区域,北起大武山
,南达恒春,西起隘寮、坊寮一线,东至大麻里以南的三角地区。该族分为排湾和塔罗
塔罗两个亚族,前者居于该族分布区的中央部分,有浓厚的民族特性。以中央山脉为界
,又分为东西两个小族,后者居于东海岸一带,也分为东海岸和巴里拉利奥两个小族。
排湾社会中有贵族制度,并有世袭法,在竹竿祭中充分反映出来,而使祭典独树一帜。

    传说排湾族发源于大武山,祖灵依部落垦拓先后依序巡访,每轮需时5年左右,故以
祭祀祖灵为旨的竹竿祭,便5年举行一次,所以又称五年祭,是排湾族社会最重要的祭典
;但目前仅屏东县来义乡的古棲村和台东县达仁乡的土坂村仍保有这项祭仪,其中又以
土板村的竹竿祭,保留了较完整的面貌。
    整个仪式分前祭、刺球祭及送神三大部分。前祭部分以女巫在祖灵屋内向山、河神
祈求平安开始;事前,女巫们亦在村外搭设竹棚,供恶灵栖身,以防其进入村中干扰祭
仪。布置妥当后,族人们诚敬地邀请祖灵降临,与族人同乐。
    祭典的高潮是最后一天的刺球祭,刺球用的竹竿长约8公尺,是由祭司、头目等人择
定时间、地点砍取而来,使用前且须过火驱邪;竹竿的长度、纹饰因刺球者的身分而有
别,所刺之球则以软藤编制,大小如垒球,并系上细绳,看起来既像球的尾巴,又像是
扎着辫子的人头。典礼开始时,祭司将10颗分别代表不同意义的滕球依次抛向空中,只
见二、三十支竹竿迎向场中,争相抢刺藤球,好不壮观。10球陆续接毕后,村中男丁进
场自由抛掷藤球,这些自由球并无特殊意义,但须等到主管的竹竿刺中藤球后,仪式才
告一段落。这时,刺球者齐将自己的竹竿劈断,持着竿头疾冲回家,因为他们相信,祖
灵仍停留在竹竿上,这些竹竿日后也仅能供头目搭造房屋,一般人不得利用。
    一番仪式后,族人恭送祖灵回到大武山,沿途绕经每户人家,传统上,各家各户会
奉献小米糕,如今则有以现金、杂货代替者,颇似汉人舞龙、舞狮的习俗。仪式结束后
,会进行盛大的歌舞活动,欢庆祭典圆满达成。 竹竿祭为期约5天,最高潮的刺球仪式
在最后一天举行,通常是在每5年的10月25日。

--
忘记历史 就意味着背叛!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10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