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Taiwanchannel
标  题: 寄情妈祖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Apr  1 09:33:58 2000), 转信


环行台湾岛,到处可见妈祖庙。庙有大有小,但都是香火旺盛,青烟袅袅。

  一天早晨,我们在高雄鼓山码头坐船到旗津。这是一个宽200多米、长11公里
的小岛。早市一条街上市声喧闹,新鲜海物、蔬菜和肉、蛋之类的副食,触目皆是
,五色杂陈。另一条街却是静悄悄。大树下停着几辆带棚的三轮车,车夫们悠闲地
坐在车上等待顾客,再往前只见一片红灯笼罩在一座庙前,问行人那是什么庙,行
人说那是妈祖庙。

  妈祖庙供奉的是妈祖。庙上的妈祖当然是神化的人,但历史上确有妈祖其人。
她是福建省蒲田湄洲的一位林氏女性,生于960年,死于987年,当时是宋朝。她自
幼聪慧,长大后钻研医术和天文气象,善驾舟船。她经常为乡亲治病和救助遇险的
船舶,深受乡亲们的爱戴和尊敬,她的事迹在湄洲百姓中广泛传诵。她渡海遇难后
,有人说看见了她凌驾彩云,仙逝而去,仙乐阵阵,余音袅袅。当地村民为了纪念
她,建起了妈祖庙,还想像出许多“显灵”的故事,远近相传,说她死后也在救助
乡亲,人们称她是“海上保护神”。

  由于林氏女的家乡蒲仙一带在宋朝先后出了6个状元、800多个进士,很有地位
与影响,在宋徽宗宣和5年(1123年),宋徽宗颁赐“顺济”庙额,到了宋高宗时
,又赐给了封号。及至明代,妈祖故事的传播与影响遍及朝野,就连航海家郑和也
对妈祖十分崇拜与信奉,他每次出海都要祭祀妈祖,归来必上奏妈祖“显灵”、“
护航”之功。

  妈祖庙在台湾陆续兴建起来,是在明清两代福建等沿海居民大批移居台湾后。
妈祖塑像前,左右都矗立着两座金刚,一名为“千里眼”,一名为“顺风耳”。民
间传说他们原来都是妖怪,专在海上兴风作浪,残害渔民,后被妈祖制服,收为部
将,追随妈祖为民排忧解难,造福沿海同胞。

  台湾同胞供奉妈祖寄托着思亲怀祖的感情和祈求平安的心愿,他们认为台湾的
妈祖神像都是福建妈祖的“分灵”或“再分灵”。在日本占领时期,台湾同胞思念
祖国,妈祖庙大增。在1949年后,妈祖庙又由过去的300多座猛增至500多座。台湾
当局准许民众到大陆探亲后,台湾最大的妈祖庙台湾北港朝天宫曾派专人到湄洲岛
迎接妈祖雕像。那座雕像是厦门大学艺术系设计,由白花岗岩雕制而成,高达14米
多,共两座,一座送给了台湾,一座留在湄洲。此后,台湾各地同胞每年到湄洲祖
庙谒祖的总有万人之多。

  台湾同胞到湄洲祖庙谒祖只是思亲怀祖、“敦睦乡谊”的一种特殊形式,更普
遍的是最近十几年,大批台胞纷纷到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和大陆访祖寻根,探访
亲人。一位打工的陈姓朋友对我说,他祖居安徽,前几年他父亲带着全家去安徽探
亲。他虽然生在台湾,但是一至故乡确有回家之感,老人的感慨就更多了,虽然是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但是
一进村子,便百感交集,老泪纵横了。和这位陈姓朋友一样,我问过的一些生在台
湾的年轻人都和父辈回过大陆,有的说还到过美洲、欧洲,但是他自己的根是在神
州。


--
                      ===============CRAZY================
                      =                                  =
                      =   e_mail:hitclub@0451.com        =               
                      =                                  =
                      =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4.15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3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