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razy (雪山), 信区: Taiwanchannel
标  题: 新闻时效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Apr  1 09:47:08 2000), 转信


 

  台湾新闻界竞争激烈,每天每时都在竞争,除了他们的立场、观点不尽相同外
,在讲时效、抢时效上,则是完全一致的。在对台湾“9·21”大地震的报道上,
台湾各新闻媒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他们都力争抢到第一手新闻,争取第
一时间刊播。在访问“中国广播公司”时,新闻部经理冯小龙先生介绍的情况,使
我们对此有了更深的体会。

  冯小龙先生30多岁,动作敏捷,说话节奏较快。他说,9月21日凌晨1点47分发
生大地震,两分钟后,他们电台就迅速播发了发生大震的消息。当时他正在家中,
房子猛烈的摇晃震动,使他立刻意识到:“大地震!”他飞车奔到编辑部时,正是
两点整。在他前后,新闻采访组组长杨莆惠和记者、编辑纷纷赶到。他说,台里员
工也都这样。有一位员工家住重灾区,地震发生后,他几经周折徒步跑进市区,拦
到出租车后,才奔到广播大楼,接着爬上了35楼的控制室。冯小龙说,他们的5位
记者全在第一时间,赶到地震现场,快速播出了台中县、台中市惊心动魄的灾情,
接着又播出了彰化等地的灾情。各地方台的记者全部取消仲秋假日,前往灾区现场


  对于他们记者的表现和新闻时效,冯小龙先生十分自豪;对于灾区的惨重灾害
,他十分痛心。他说,当时地震是全台湾的舆论中心,他共派出20多名记者去灾区
,全力集中报道地震,整整延续了一周。在那7天里,其他什么也不报。

  他介绍,重灾区埔里转播站在停电后,靠自备发电机供电,燃油不足,请汽车
加油站支援。由于交通中断,加油站无油后,芬园站员工立即驱车冒着余震的危险
给他们送油,保证了这个转播站没有停播一分一秒,及时转播了全部新闻。

  冯小龙先生说,头几天大家为了抢时效,废寝忘食,编辑部里充满了紧张的忙
碌气氛,午间送来饭菜,大家顾不得吃,剩很多。有的员工自家的房子被震垮了、
震坏了,不去顾及,全身心投入到救灾报道中来。

  在重灾区,灾民们围着收音机收听“中广”的新闻,了解地震、余震消息和外
地信息。许多灾民寻亲找“中广”记者,“中广”为许多灾民找到了亲人。冯小龙
说,由于他们24小时播出地震消息,许多国外新闻媒体引述了他们的报道,他们为
此感到欣慰,感到高兴,哪家新闻媒体不希望自己的消息被多家采用呢?

  在新闻部,我们看到的男女记者都很年轻,大都是二十多岁、三十几岁,他们
听说我们是黑龙江省新闻访问团,都露出高兴、友好的神情。冯小龙说,这些记者
在抢新闻时立下了功劳,支援灾区也不落人后。他说,他们公司员工已捐款达200
多万元,“中广”还和联合报系及“中国电视公司”合作,从三家筹集的民众捐款
中,拿出500万元支援恢复重灾区的集集火车站。

  在交谈中,我们介绍了黑龙江省的新闻媒体都及时刊播了台湾大地震的有关消
息,大家十分惦念台湾灾区的同胞,我们离开哈尔滨市的时候,许多朋友嘱咐我们
一定要问候台湾同胞。冯小龙说,大家的心意好,他们要尽快消除灾情,更珍惜和
顺的生活。

 

--
                      ===============CRAZY================
                      =                                  =
                      =   e_mail:hitclub@0451.com        =               
                      =                                  =
                      =        文武之道 一张一弛         =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4.15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7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