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laxs (Butterfly), 信区: Taiwanchannel
标  题: 二十年来的对台政策需要检讨(七)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Apr 12 11:55:04 2000), 转信

台湾问题正在走向危机。危机的到来,也同时能够带来转机,它迫使人们去思考有
关问题,检讨过去的政策,它将迫使领导层不得不开放有关公共政策的辩论,使社会各
界长期以来被压抑、被排斥的声音,能够发表出来,而不再是由领导人及其少数官方智
囊和学者来控制政策议程。这个过程,已经开始了,也必定随着危机的成熟,而逐渐展
开、扩大。

  目前,公共舆论中流行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思维定式,所提出的关键问题,即:“和
平解决,还是动武解决?”或“早打还是晚打?”,都无法成为真正解决台湾问题的框
架,因为它们恰恰是二十年来对台政策遭到挫败的生动见证,是被错误的战略思想所误
导进的两难式选择陷阱。一旦政策辩论能够充分展开,人们就会迟早认识到这一点。

  本文所提出的将“解放台湾”与“一国两制”进行对比的分析框架,就是为了超越
“和、战”两个选择的思维方式,以考察二十年来台湾问题发展到今天危机边缘的地步
的真正原因。只有如此,才能认识到:“和、战”两个军事上的选择,必须统一在一个
正确的政治立场和工作方法之下,不然,无论是“和”还是“战”,都会继续碰壁:“
和”很可能是“和”了闯进家门的强盗,而丧失了自己的同胞和盟友,“战”也搞不清
为何而战、与谁作战,难免滑入单纯军事观点和对先进武器的崇拜,在貌似强大的敌人
的面前,必然会中途妥协、失败。

  分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搞清楚为何打仗,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所关注
的首要问题,也是武装斗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明确我方的正义,敌人的不正义,区分统
治者和被统治的人民,这决不仅仅是一些空洞的、无法操作的抽象原则,而是在中国人
民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得到各种生动体现的克敌制胜的法宝:人民解放军的《三大纪律八
项注意》、优待俘虏政策、改造战犯政策、人民战争、人民大众为主力军的统一战线、
敌占区的人民运动、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这些中国革命的传家宝,一定能够发挥出
比先进武器还重要的作用。

  当一个革命政党还执着于最初的革命理想、保留着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时,它的一
切政策方针的出发点是群众利益和人民的解放。这也是为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在祖国大
陆取得全面胜利后很长一个时期,共产党坚持“解放台湾”的口号。当一个革命政党不
注意克服它的官僚化倾向、丧失革命理想和朝气蓬勃的精神时,就会走上脱离群众、“
告别革命”的道路,民族的解放,人民的解放,乃至人类的解放的理想,就会显得和执
政者的官僚主义和“务实”态度那么格格不入。无疑,对台政策的失败是和二十年来其
他各方面政策和总体路线的失误乃至失败紧密相关的。反省对台政策的同时,也必然要
求我们去思考总体上的问题。

注:
①《海峡快讯》2000年,3月18日。
②《海峡快讯》2000年,3月25日。
③《毛泽东选集》,合订本1131页。
④《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北京,一九五一年五月二十三日。
⑤《台湾问题与中国的统一》,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一九九三
年八月,北京。
⑥社论:“台湾劳工必须组织自己的政党!”《海峡》1987年第4期。
⑦赵定一,“美国统治下的台湾”,《夏潮论坛》1984年6月号,p22-24。
⑧张俊宏,《到执政之路--“地方包围中央”的理论与实际》,南方丛书出版社,19
89年。
⑨《台湾民主运动四十年》,李莜峰,自立晚报社,1989年。
⑩毛泽东:《在中共第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毛泽东选集
》合订本,1325页。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ftclsun.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