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ristophe (doris), 信区: HotNews
标  题: 伊拉克老鼠戏猫(环球大特写)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Nov 22 18:09:01 1998), 转信

  “美伊战争迫在眉睫”,“美动武与否已在一线间”,11
               月14日的纽约报纸头版都是这样充满火药味的大标题。有的观
               察家甚至预测,美国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很可能在24小时内开
               始。

                 然而14日上午10时,事态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美国
               有线电视网首先报道,伊拉克政府已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宣布将无条件恢复与联合国特委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
               与此同时,伊拉克常驻联合国代表哈姆敦前往安南秘书长的寓
               所递交了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的一封信,表示伊已决定恢复同
               特委会的合作。

                 伊拉克本想混水摸鱼,不料却使自己处境孤立

                 伊拉克8月5日宣布暂停同联合国特委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
               的武器核查合作后,国际社会曾反复规劝伊改变这一决定,同
               时,许多国家也希望安理会能对伊取消制裁的愿望给予合理的
               考虑。

                 10月30日,安理会经过磋商发表主席声明,表示将分两阶
               段对伊问题进行全面审核,如确认伊已完全执行安理会决议,
               则可考虑按有关决议规定,取消制裁。

                 但第二天,伊拉克政府就以该声明未提出全面审核和取消
               制裁的时间表为由,宣布全面中止同联合国特委会和国际原子
               能机构的合作。观察家认为,伊拉克认为美国正处于困难时期,
               美袭击苏丹、阿富汗以及巴以和谈踏步不前使阿拉伯和伊斯兰
               国家对美不满,克林顿陷于绯闻案,美国国内专注于中期选举,
               无力他顾,这正是伊争取撤消制裁的大好时机。

                 然而,伊公然违背联合国有关决议,与安理会对立,使自
               己陷于严重孤立的境地。 11月11日,包括埃及、叙利亚和海湾
               六国在内的8个反对美对伊动武的阿拉伯国家在一项联合声明中
               明确表示,伊拉克不应停止同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的合作,它
               必须“对一切后果负责” ,这等于说责任在伊,挨打活该,无
               人同情。今年2月曾前往巴格达作和平努力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
               也称他对伊的决定“感到悲哀和沉痛”。所有国家的一致意见
               是,伊拉克必须首先恢复同特委会的合作,才能谈得上全面审
               核和取消制裁,如果伊一意孤行,那谁也帮不了忙。

                 安南秘书长的一封信,给了伊拉克领导人一个下台阶的机
               会

                 美国利用伊拉克的策略错误,调兵遣将,准备对伊实施军
               事打击,战火迫在眉睫。为拯救和平,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的中、法、俄三国密切合作,加紧了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拉克
               危机的努力。

                 11月12日,中、法、俄三国常驻联合国代表进行了磋商,
               他们还分别会见了伊拉克和美国代表,希望通过外交途径和平
               解决危机。12日下午,三国代表会见了刚刚中断北非之行的安
               南秘书长,要求他发挥作用,为伊恢复合作创造条件。

                 之后,安理会举行了由安南秘书长参加的全体会议,就伊
               拉克问题,特别是秘书长能否发挥作用及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
               用,进行了长达5个小时的争论。虽然美英反对秘书长出面调解,
                (下转第十六版)(上接第一版)反对给伊领导人写信甚至
               打电话,但安南秘书长在听取了安理会成员的发言后表示,他
               已经了解了各方的观点,他将给伊拉克领导人写信,并准备为
               此承担责任。会后,安南秘书长通过伊驻联合国代表向伊拉克
               总统萨达姆发了一封信,信中表示,只要伊合作,安理会同意
               在全面审核方面前进一步,这将使伊拉克看到隧道尽头的光亮。
               秘书长的信给了伊拉克领导人一个下台阶的机会。

                 伊拉克最后关头的妥协,再次让美国陷入两难境地

                 近年来伊拉克几度与特委会发生冲突,美国数次调重兵至
               海湾准备教训伊,但每次到最后时刻伊都作出妥协,使美不能
               动手,美对此极为恼火。此次美对伊改变了策略,在8月5日伊
               作出暂停同特委会合作决定后,采取了低姿态,只是在安理会
               要求停止对伊执行安理会决议的定期审核,使取消对伊制裁更
               遥遥无期,其余的任务则推给安理会和秘书长。在此期间,美
               国调解巴以和谈成功,民主党在中期选举中获胜,绯闻和弹劾
               压力减轻,克林顿地位得到稳定和加强,此时打击伊拉克不会
               再有人指责克转移视线,反而可显示他维护美国利益的决心和
               能力。也正是这时,伊拉克10月31日的错误决定为美提供了一
               个极好的机会。

                 美迅速行动, 调139架战机和3000人的部队前往海湾,并
               很快完成部署。据接近安理会的人士告,此次美国的态度与今
               年2月危机时完全不同,当时美国还期望得到安理会的支持和授
               权,并对秘书长的外交努力寄予期望;这次则完全不准备听取
               安理会的意见,并反对秘书长调解。显然,美是准备自己动手,
               给伊打击,从而显示其在世界的领导地位,

                 据军事观察家分析,美此次打击的具体目标之一,是位于
               巴格达附近的11个空军基地, 以及那里可以用来运载生化武器
               的战机,还有伊的防空系统,包括340座地对空导弹发射架和多
               个指挥通讯中心,以及伊的坦克和常规武器生产工厂。整个打
               击将主要使用巡航导弹,反复攻击,严重削弱伊军力,特别是
               萨达姆尚存的精锐部队———共和国卫队。

                 有消息说,克林顿已下令于美国东部时间14日上午10时30
               分对伊发起军事攻击,但就在美国将要动手的前一个小时,伊
               拉克宣布妥协,再次使美国陷于困境。而且伊拉克在致秘书长
               的答复函中耍了一个花招,即附了一份两页的附件,罗列了伊
               的9点希望或者说要求,包括尽快进行全面审核和改组特委会等。
               伊代表一再明确声明,附件与信正文并无联系,只是提出伊的
               立场供安理会参考,伊恢复与特委会合作是全面和无条件的,
               但明眼人心里明白,这两页附件将来完全可以成为伊再度对安
               理会提出异议的依据。

                 安南秘书长和中、法、俄等国均已表示欢迎伊决定,在此
               情况下,美是坚持动武,还是就此罢手,实在是一个不易作出
               的决定。 直到14日下午5时许,即在伊拉克作出妥协宣布7个小
               时之后, 美国才由总统国家安全顾问伯杰作出正式反应,称伊
               拉克的答复是“不能接受的”。显然美国担心伊拉克会故伎重
               演,过几个月再来一次,把美军调得团团转。

                 萨达姆又耍了美国人一次,但这场游戏还会持续多久呢

                 14日下午,安理会召开会议讨论伊拉克问题。围绕如何看
               待伊拉克在信中表达的立场,理事国间发生了激烈争论,会议
               一直开到半夜仍未达成一致。

                 15日下午继续开会。经过伊拉克驻联合国代表哈姆敦将伊
               无条件恢复合作的表态落实于文字,又由阿齐兹副总理写信强
               调哈姆敦的意见代表了他的意见,美国才最终同意接受伊恢复
               同特委会合作的立场,暂不对伊实行军事打击。

                 不过,笼罩在海湾上空的战云仍未消散,美国在海湾的军
               事集结仍在继续,并扬言如伊不老实实践其承诺,将随时对伊
               实施打击。克林顿讲话明确提出要推翻萨达姆政权。此间观察
               家认为,几乎可以肯定的是,美国会要求加大对伊核查力度,
               决不会同意解除对伊制裁。美的战略目标是“倒萨弱伊”,美
               把防止萨达姆把伊拉克变成一个“危险国家”作为一个基本目
               标,而维持制裁则是达到这一基本目标的最佳途径。英国首相
               布莱尔也已表示,下次的打击将不会有事先警告,也就是说,
               只要美国认为需要,随时都可以动手。另一方面,如安理会不
               能在不久的将来进行全面审核,进而取消制裁,也几乎可以肯
               定的是伊拉克还会想出花样闹出事端。因此,伊拉克问题还远
               远没有完。至于下一场戏什么时候开幕,目前还无法预测。但
               大概不会拖得很久,而且下一场戏的火药味很可能会更浓。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edmsby.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