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Hot
标  题: 散播“华人操纵经济论”—印尼动乱与日本的反应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Jun 11 09:56:17 1998), 转信

 

                         言论:天下事
                                      08/06/1998 


      散播“华人操纵经济论”
        ——印尼动乱与日本的反应 



      ● 卓南生(本报特约)

        对这次印尼华人在暴乱中遭殃的事实,日本传媒采取幸灾乐祸的
      态度,认为当地华人是人口少而又支配印尼经济的“榨取者”。日本
      加入“排华论”,对“大中华经济圈”论者应是一项教训。



        印尼暴动、学生游行,苏哈多总统被迫辞职……,与印尼现体制
      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日本政界和财经界是密切关注的。至于日本报章
      ,两个多星期来更把印尼动荡政局的新闻摆在头版头条或其他显著的
      版位上。各报都拨出大量的篇幅,详尽报道与分析。日本报章如此重
      视印尼动向,可以说是1974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雅加达,触发反
      日暴动以来的首次。

        时过境迁,今日印尼的动乱与1974年的反日暴动在性质上当然有
      很大的区别。不过,对于一向把“探测东南亚对日感情变化”视为己
      任的日本传媒来说,这回在详尽报道与评论印尼局势时,几乎只字不
      提起1974年的反日暴动(有些报章在详列苏哈多上台以后的大事表时
      ,就连这事件也遗漏掉)及对它进行比较分析,却不能不令人感到意
      外。少数的例外之一是一名日本前驻印尼大使在《读卖新闻》的紧急
      座谈会上的一席谈话。



      “华人乃榨取者”



        他说:“最近一系列的暴动,和1974年田中首相访问印尼时的反
      日暴动是不同的。日本的企业这回并未遭受到狙击,这是应该大书特
      书的。因为,如果日本的经济活动是一边倒向华人,被认为是站在榨
      取者的一边,那肯定会成为暴动的对象及造成牺牲。但由于(日本企
      业的)民间人士和当地的原住民打成一片,努力促进彼此的相互了解
      ,加强交流的活动,于是产生了不同的结果。我想今后日本应进一步
      加强这方面的活动。日本应该在人才培养方面予以援助。”

        日本前驻印尼大使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十分清楚的。日本企业这回
      未成为暴动者的目标,主要是由于日本商人并未一边倒向“榨取者”
      (即指华人),以及日本人积极与印尼原住民合作,展开交流行动的
      结果。



      “5%人口紧握80%经济”



        如此这般将印尼华人(进而推广至东南亚各地华人)的族群不分
      贫富与出身,不问事实的真相,一概列为“榨取者”(即剥削者)的
      论调,在日本是根深蒂固和司空见惯的。在报道和分析这回印尼暴动
      与华人不幸遭遇、遇难等事件时,日本传媒不是低调处理有关新闻,
      就是将它解释为“经济命脉控制者”遭受“当然的反击”,很少能站
      在较为公平和客观的角度探讨和评论华人的处境和地位。一名近年来
      致力于缅怀“大东亚共荣圈”的“亚洲通”甚至在一家杂志上,以“
      华侨挑起雅加达动乱”为题,把矛头对准“仅占人口5%,却握住印尼
      经济80%”的“华侨”。(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的日本专家和报人仍
      然倾向于抹杀已在东南亚各地落地生根的华人已成为各居住国国民的
      事实,喜欢使用“华侨”的字眼,或者将“华人”与“华侨”等量齐
      观,混合使用。)

        出自同样的角度,一家仍未摆脱“反共、反华”两者一体的冷战
      思维的报章——《产经新闻》,在一篇评论苏哈多功罪的社论中,就
      这样地写道:“(苏哈多)最大的‘罪’,恐怕就是通过与仅占人口
      5%,但却握有80%经济势力的华人阶层相勾结的形成,成立家族企业
      集团,从而积蓄莫大的财富吧!”

        社论要圈要点之处有二,一是和前述的“亚洲通”相呼应,散播
      “5%人口操纵印尼经命脉80%论”(前述的前日本驻印尼大使的数据
      是“2至3%的人口控制70%的经济”)。二是抨击苏哈多不该与“华人
      阶层”相互勾结。

        苏哈多的家族企业集团累积莫大的财富,这是事实;有华人企业
      家或商业集团与苏哈多的家族企业有着不寻常乃至”相互勾结“的关
      系(其情况就正如日本的政界和财界与苏哈多体制的关系相似),也
      是公开的秘密。但这一切与大多数的华人(特别是中下层华人)并没
      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华人的族群没有理由因此而成为代罪羔羊,忽视
      这个事实,把全体华人塑造为“剥削者”的言论,显然是有意嫁祸于
      人,落井下石,对这回印尼的排华事件持幸灾乐祸的心态。



      “自我膨胀”者的教训



        至于所谓“5%人口操纵80%经济”(或“2至3%人口控制70%经济
      ”)的数字到底是怎样得来的?它有何事实作为根据?那些津津乐道
      者从未作具体与科学的分析。在不少喜欢大事渲染这个颇为激情的数
      字的西方与日本传媒看来,只要加上“据说”或“估计”之类的字眼
      ,便可避开立证的责任而逃之夭夭。但明眼人不难看出其真正目的不
      外是为了夸大华人族群的经济实力,进而为“排华论”制造理论根据
      。对于一部分了不解东南亚,而陶醉于“大中华经济圈”,喜欢对世
      界“华商”的经济成就雀跃三分,并对华人的经济力量倾向于“自我
      膨胀”的部分中文媒体与评论家来说,从这回印尼暴动及西方与日本
      传媒如何反应当中,也应该汲取教训,认清来自西方与“捧杀论”者
      的真正目标所在。 






                               下一页 
                                        上周新闻 


             读者反馈 | 封面 | 新加坡 | 亚细安 | 国际 | 中港台 | 财经 

                  体育 | 社论 | 言论 | 天下事 | 副刊 | 漫画天地




                      新加坡报业控股。。。版权所有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xb245.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2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