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Hot
标  题: 不爱民机爱军机—再谈印尼动乱与日本反应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Jun 11 10:01:06 1998), 转信

 

                         言论:天下事
                                      09/06/1998 


      不爱民机爱军机
        ——再谈印尼动乱与日本反应 



      ● 卓南生(本报特约)

        谈到苏哈多体制的贪污腐败,以及“民众不满情绪的总爆发”,
      上篇通讯提到的日本专家与传媒企图归罪于“万恶之首”的“华侨”
      ,而把日本高高地自我吹捧,制造如下印象:日本在这“贪污体制”
      下似乎是置身度外,或处于被动的地位,事实是不是如此呢?



      苏哈多政权支持者



        在这问题上,倒是日本三大报之一的《每日新闻》说得比较坦率
      。在一篇题为“支撑独裁的日本政财界”的新闻分析当中,该报先是
      罗列日本对印尼提供政府对外开发援助(ODA)之数额(高达9亿6500
      万美元),指出日本是印尼“最大的援助国”,也是印尼出入口的最
      大贸易伙伴。

        该报同时写道:“在背后支持苏哈多政权的,是前首相田中角荣
      等自民党有力人士和财界。1974年田中首相访问雅加达时,曾遇到热
      气沸腾的反日运动。在这之后,日本倍增了对印尼的日元贷款等援助
      的数额,并扩大贸易额,正是围绕着巨大的政府开发援助的项目,日
      本的商社和企业界聚于印尼。因此,苏哈多政权的危机,对于日本的
      经济来说,是一个打击。”



      担心现体制起变化



        正因为担心苏哈多政权发生变化,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在前往英
      国伯明翰出席八国经济峰会前夕以及在峰会召开期间,一再强调“维
      护苏哈多体制”的重要性,足见日本官方与苏哈多体制关系之密切。
      《东京新闻》在分析苏哈多体制下日印关系远比美印关系密切时,就
      引用日本国际贸工部(通产省)内部流传如下的一种说法:

        “与日本企业相互勾结的苏哈多体制一旦崩溃,对美国是有利的
      。因此,在这场混乱剧的背后,如果有美国(的黑手)存在,也不令
      人感到惊奇。”

        由此可见,以日本企业未成为暴动者的目标而证明日本“清白”
      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反之,不能由于华人及其商店成为烧劫与发泄
      的对象而借此说明他们是“榨取者”和“贫富悬殊”的根源。东南亚
      各地的“排华运动”多次证明,华人往往成为各所在国上层分子或外
      来势力为转移尖锐化的政治、经济矛盾视线的牺牲品。



      千方百计谋派军机



        不过,说也奇怪,尽管日本原驻印尼大使等强调和庆幸这回日商
      在印尼的暴动中“未遭受狙击”,留意东京反应的人士不难察觉到在
      整个事件的过程中,日本最热心的莫过于如何突破难关,派遣自卫队
      的军机,前往新加坡“准备救出邦人(日本人)”

        按照一般常理,一旦发生事态严重的暴乱事件,各国政府首先考
      虑的,是如何迅速安排民间的飞机接走本国侨民前往安全的地区。在
      5月14日印尼发生暴乱事件的第二天,美国政府便决定以民航包机载
      走侨民。旅居印尼的日本人多达2万名,以办事效率高见称的日本当
      局如果真的要救援他们,早就有迅速的反应。但事实上,它却迟至5
      月16日下午才正式敦请日本的民间航空公司予以合作,致使雅加达机
      场挤满候机的日本侨民。难怪日本国内有人抨击当局把派遣军机的问
      题,置于真正有助“救出邦人”的民航飞机之上。



      称曰“救出邦人”



        日本是在1991年4月,打破战后宪法禁例,首次派遣海上自卫队
      扫雷艇出国,前往中东执行任务的。1992年9月,在参与“联合国和
      平维持活动”的名目下,日本自卫队先遣部队抵达金边。在上述海陆
      军相继外游之后,尚未被送出国门履行海外任务的就只剩下空军了。
      去年7月,乘着柬埔寨局势一度紧张的良机,东京当局曾以“救出邦
      人(日本人)”之名,派遣三架军机前往泰国“准备采取行动”。但
      由于这是一项打破禁忌,既有违宪法之嫌,又不符合其经修改的“自
      卫队法”的规定,日本官方一度举棋不定。结果是,当军机抵达泰国
      时,柬埔寨的局势早已恢复了安定。不过,对于东京来说,军机送出
      国门的象征性意义,远远超过是否有履行“救出邦人”的任务。吸收
      了去年军机飞往泰国,空机回归,闹成国际笑话的经验,日本当局这
      回在首相桥本还未回国之前,就迅速决定于5月18日及19日,先后派
      遣六架军机前往新加坡,以便“救出邦人”。

        与此同时,官方也在检讨能否在“救出邦人”的名目下,派遣自
      卫队的军舰到海外。不过,由于担心国内外会有太强烈的反应,因此
      作罢,而决定派遣“海上保安厅”两艘“巡视船”(其中一艘原本是
      负责巡罗钓鱼台群岛的“瑞穗”号)出航。日本“巡视船”出洋远游
      ,这还是战后以来的第一次。



      军舰巡视公海?



        1990年8月,伊拉克侵占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时,日本官方与
      舆论界,曾兴奋地向国民进行说教,说这是天赐日本“千载难逢”,
      派兵海外,参与制定国际新秩序的“良机”。今年5月印尼暴动,日
      本揭开了以“救出日本人”之名,同时派遣军机与“巡视船”出国的
      序幕。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日本军舰会不会以“救出邦人”和保护其
      “生命线”(一家报章就以醒目标题,称“印尼为日本的生命线”)
      为名,出没于马六甲海峡或其他的公海上?看来这是各方今后视线之
      所在。 




                      新加坡报业控股。。。版权所有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xb245.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