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aona (老衲), 信区: HotNews
标  题: 印尼排华暴行的由来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Aug 19 10:28:52 1998), 转信

印尼排华暴行的由来
                      ·都人·

        今年五月,印尼暴徒集体强奸了数以百计华人妇女。现在已经有大量证据显示
      ,策划、组织、发动集体强奸华人妇女的是印尼战略后备队司令、苏哈托的女婿普
      拉波沃·苏毕安托中将。据报导,强奸者都是军人模样,有组织、有指挥,每强暴
      一名华人妇女,可以领到政府六元的奖励。换言之,印尼暴徒并非一时失控,而是
      由当局在幕后操纵、唆使和鼓励。受害者被杀被伤、自杀和精神失常等等,可以说
      是南京大屠杀的部份再演。南京大屠杀的主持人松井石根、谷寿夫等在日本无条件
      投降后伏法。印尼当局能否永远逍遥法外,要看东亚、东南亚今后的时势。

        评论印尼排华,必先探讨其历史背景和国际现实。简言之,明清两朝放弃发展
      海军,坐视葡萄牙、荷兰吞并东印度群岛,是印尼华人今天悲惨处境的远因。近因
      则是荷兰、日本两国在当地的合计三百年以上的暴虐统治。而印尼当局最近三十多
      年的大肆排华虐华,美国、澳大利亚等“人权大国”要负责。至于当前排华暴行的
      空前恶劣,与南京大屠杀的相似,日本亦难辞其咎。

        中国和东印度诸岛(印尼)交往,源远流长。《后汉书》所说“叶调国”“遣
      使贡献”(汉孝顺皇帝永建六年即公元131年),就是爪哇(伯希和Paul 
      Pelliot将“叶调”对音于古爪哇语之Yawadwipa)。唐代南洋交
      通更频繁,贾耽所记述的“佛逝国”和“诃陵国”,就是苏门答腊和爪哇。《宋史
      》、《元史》、《明史》都有关于爪哇的专传。元代使臣不绝于道,明代的三保(
      宝)太监郑和更多次下南洋,还在苏门答腊的旧港(Palembang)生擒当
      地酋长陈祖义,时为明成祖文皇帝永乐五年(1407)。当时印尼华人已经不在
      少数。其后,明廷不再发展海军,葡萄牙、荷兰相继东来,先后侵占印尼诸岛,当
      地华人成为孤儿。

        到了清代,葡国只保持东帝汶岛,其余成为荷属东印度。荷兰多次屠杀当地华
      人,对土人的压迫更是无所不用其极,经常为了垄断各种香料的贸易,制造骇人听
      闻的惨案。例如班打群岛土人违禁向英国贩卖肉豆蔻、干豆蔻,竟然被悉数诛灭、
      放逐,男女老幼无一幸免,取而代之的是外地奴隶,成为民族清洗的典型。165
      6年,即清世祖章皇帝顺治十三年,又有Hoamoal半岛土人因为向英商贩卖
      丁香遭受同样命运。到1659年即郑成功收台驱荷之前两年,荷兰为了控制胡椒
      贸易,竟悍然烧毁前三佛齐帝国(即佛逝国)首都旧港。清圣祖仁皇帝康熙二十二
      年(1683),清廷开海禁。次年,台湾设府、县,隶属福建,彻底挫败葡、西
      、荷对台湾的觊觎。但是,北京当局不懂“宜将剩勇追穷寇”,没有趁势发展海军
      ,荷兰在南洋遂为所欲为。

        荷属东印度到了1830年,乾脆实行变相的奴隶制,美其名曰“耕种制”(
      荷文cultuurstelsel),就是强迫土人劳动,为殖民者创造财富。
      结果荷兰本国每年预算的三分之一以上来自东印度群岛的上缴款项,土人痛苦不问
      可知。这种变相奴隶制,在英(1833,即清宣宗成皇帝道光十三年)、法(1
      848,即道光二十八年)殖民地分别废止奴隶制之后继续盛行,直到美国南北战
      结束(1865,即清穆宗毅皇帝同治四年)、巴西解放奴隶(1888,即清德
      宗景皇帝光绪十四年)后还未完全废止,迟至1917年还有明文规定的“咖啡奴
      ”。

        荷兰在东印度群岛的苛政,造成社会上一种异常暴戾的风气,日本统治期间,
      杀气更甚,可谓为目前暴行张本。日本在印尼的暴行,不可胜数。被强征入营的所
      谓“劳务者”就是变相的奴隶,总数在四百万至一千万之间。仅爪哇土人被押到外
      岛当“劳务者”就起码有二十七万人,历劫生还的只有五万二千。华人遭遇更令人
      发指,不在话下。尽管如此,华人英烈纷纷在苏门答腊、爪哇、西婆罗洲等地艰苦
      抗战。限于篇幅,恕不详述。

        讲到印尼华人的遭遇,不得不提起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当年参预日本大抓“劳
      务者”,为虎作伥;继任苏哈托原是日本伪军出身,苏哈托政权实际上是荷兰殖民
      政权的嫡传後代(读者可以参考康乃尔大学学者Benedict Anders
      on的详细论证),几乎全面继承了荷兰暴政,将仇华、贪污等弊端,发展到无可
      救药的阶段。

        提到苏哈托政权的成立,又不得不牵涉到中国、印尼和美国之间的历史恩怨。
      笔者以前在介绍东帝汶人士与达赖喇嘛在美国绝然不同的冷暖际遇时对此已有叙述
      ,不再重复。总之,这是冷战期间美国的一场大胜和中共的惨败,也反映北京在不
      具备国际经济军事实力之下“革命外交”的无力。值得一提的是,被归罪于印尼共
      产党的930“政变”事件的主要参与者竟然无一是印尼共党员。事后印尼近百万
      人头落地,积极向苏哈托政权提供大批“左翼人士”名单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功莫大
      焉。

        苏哈托上台后对华裔几十年如一日的“文化灭族”性迫害(禁止中文在任何场
      合出现、关闭华语学校、迫使华人放弃汉名汉姓、甚至不许华人私下教授子女中文
      等等),大力支持印尼右翼政权的美国和西方各国自然视而不见,听若罔闻,也不
      见对中国“迫害少数民族”报导不绝的西方传媒对此表现任何兴趣,更不闻以中国
      少数民族“人权”为己任的美国国会对此有丝毫言论动作。

        在西方和日本(见后)如此长期纵容之下,苏哈托、普拉波沃·苏毕安托翁婿
      近日敢于放纵、鼓励暴徒排华,以转移百姓对本国弊政不满,实在不出意料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印尼新政权态度依然傲慢,哈比比在接受美国记者的访问时竟
      说:“如果华人因不信任自己国家而不愿回来,谁也不能强迫他们。但你们真以为
      如此一来我们就会完蛋?华人的位置自有人替代。”在台湾公众抗议印尼暴徒奸杀
      华人妇女等暴行、要求惩凶时,印尼驻台代表穆里恩德居然在电视专访中公开表示
      :“如果台商不喜欢到印尼投资,就请选择到其他国家。”其有恃无恐,其来有自
      。这些言行大抵反映了印尼新政权在苏哈托多年的“文化灭族”政策之后,改行更
      为有效的“民族清洗”。

        说到底,美国、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还是全力支持印尼的,因此自哈比比以下
      ,印尼大员可以谈笑用兵、毫无忌惮。如果几个“人权大国”愿意认真表态,令行
      禁止,特别是利用其一手控制的“金融援助”作为筹码,印尼暴徒自然消声匿迹,
      惨遭强奸掳掠的华人也有最起码的生存权利。最近美国几个大城市华人发起支援印
      尼华人的活动,游说目标就是美国政要、女权领袖、人权专家,特别是克林顿总统
      夫人,便是想行此釜底抽薪之策。效果如何,未敢乐观。

        在印尼排华暴行中,扮演微妙又不光彩角色的是日本。印尼华人遭殃,日本传
      媒却幸灾乐祸,时时散播“华侨操纵印尼经济论”,自吹日本侨民不是“榨取者”
      ,“华侨才是榨取者”,日本因此并未成为暴徒的目标之类。外加所谓日本侨民能
      够和“当地的原住民”打成一片,日本应该加强这类活动,帮助印尼培养人才等等
      ,公然再弹“华侨”不利于以日本为主体的“大东亚共荣圈”之类的传统论调。据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导:甚至有以缅怀“大东亚共荣圈”见称的日本“亚洲通”
      以“华侨挑起雅加达动乱”为题,发表煽动性文章。

        日本是苏哈托政权的靠山之一,是印尼外资最大的来源国,也是印尼进出口的
      最大贸易夥伴。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就一再强调“维护苏哈托体制”的重要性。
      日本甚至有“苏哈托体制一旦崩溃,对美国有利。因此,如果美国参与制造印尼动
      乱,也不令人感到惊奇。”、“印尼是日本生命线”等种种包藏祸心的说法。说美
      国参与制造印尼暴乱,大概只有部份神经过敏的日本右翼分子才相信。但是利用华
      人受害,趁机散播谣言中伤受害者的却是日本传媒。趁机以救“邦人”之名,派军
      机与军舰出国的,则是日本主流派。如果说日本是印尼排华暴行的最大赢家,虽不
      中,不远矣。

        可是印尼暴徒的行径令人不禁回顾南京大屠杀,以及苏加诺、苏哈托和“皇军
      ”的关系,无补于改善日本的国际形像。从长远的观点,日本目前乘人之危,沾沾
      自喜,其实得不偿失。日本可以就印尼暴乱做点文章、毁谤东南亚华人,却不能制
      止自己的没落。日本报界可以故意混称华人为“华侨”,公然帮助散播“万恶华为
      首”之论,却只能增加东南亚华人的同仇敌忾。由日本论客所谓的一位“华侨”、
      新加坡新闻暨艺术部部长杨荣文准将最近受台湾《中国时报》记者采访讨论印尼排
      华暴行时的如下对话,便见端倪。

        记者问:即使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军事力量也跟着壮大,中国仍是可靠的夥
      伴吗?

        杨将军:我想是的。别忘了,对本区域来说,中国并非新生事物,从汉朝开始
      ,中国的贸易就已经到了这里,而且每一次中国出现繁荣盛世,也会带给本区域繁
      荣,主要是透过海洋贸易。唐代和南宋时,许多中国人来到东南亚,元朝时候,蒙
      古人入侵越南、缅甸和爪哇,但元朝也建立了一个全球的贸易体系,其中回教徒扮
      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所以你可以在泉州、福州和广州看见穆斯林社区。明朝时代,
      尤其是洪武帝年间有个郑和,对整个东南亚都有冲击,到了今天,东南亚各地都可
      以看见“三宝殿”,以纪念郑和的航海活动。中国人帮助了马六甲王国,因为当时
      马六甲王国面临了西方势力的威胁,于是便向中国寻求保护,从而维持了区域的均
      势。因此当东南亚国家看着中国时,他们并非第一次看见中国,而是看见了一种悠
      久的历史关系。

        即使在台湾,印尼排华暴行也不利于日本的政治野心。暴行消息引起台湾民众
      对李登辉“南进政策”的质疑,更引起海内外对“(印尼)排华不排台”自欺欺人
      口号的反感。日本论客的“万恶华为首论”,只怕是弄巧成拙。

        正如今天的印度是英国殖民次大陆的产物,统一的印尼也是荷兰东印度殖民地
      的结果。在苏加诺“左翼”政权时期,美国就曾大力支持印尼内部的分离运动。到
      了苏哈托时代,美国却转而支持印尼吞并前葡属东帝汶。这与美国在二次大战期间
      和1949年之后对西藏的前后政策几乎镜面对称。总之,如果西方放弃对印尼的
      支持,“千岛之国”极有分崩离析的可能。这一前景对印尼华人的命运有何影响,
      难以逆料。

        不管印尼政治今后如何发展,正如斯丹福大学学者Thomas Sowel
      l强调,海外少数民族的命运,往往和其“母国”的强弱盛衰有关。Sowell
      特别指出近百余年来海外华裔的悲惨遭遇,和中国的积弱息息相关。毛泽东不顾国
      家实力的堂吉诃德式“革命外交”对海外华人利益的损害,有目共睹。如今“务实
      ”的“钱唐江外交”对此应有教训。从长远角度,海外(尤其饱受迫害的东南亚)
      华裔的福祉无法不与中国本身的强大发展相关。由于抗战造成的元气大伤和内斗不
      已,使得中国坐失二次大战结束的良机将实力影响直接延伸到“南洋”,进而保护
      当地华裔的利益,至今使硕果无多的东南亚一些老一代国民党人扼腕。既往难追,
      来日方长,印尼近日对华人的发指迫害,令人不得不深思如何保护海外华裔的长远
      福祉和安全。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2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27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