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HotNews
标  题: 两岸关系新定位的危机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Jul 15 15:09:39 1999), 转信

http://www.zaobao.com.sg


                                   天下事
                                                       15/07/1999 


                 两岸关系新定位的危机 



                 ● 蔡玮(本报特约)

                   台湾总统李登辉9日在接受“德国之声”专访时表示,两岸是特
                 殊国与国的关系,此一说法为两岸关系的未来发展投下重大变数,而
                 陆委会主委苏起等人12日的有关解释恐怕只是治丝益棼,使得问题更
                 加复杂难解。大陆的初期反应相当强硬,中台办、国台办、海协会及
                 外交部发言人都发表了措辞严厉的声明,强调这会为台湾人民带来灾
                 难性的後果。看来两岸互动基本架构受到冲击,北京难有回旋空间,
                 两岸矛盾进一步激化的可能不能排除。

                   李登辉在这个节骨眼上提出这种说法必定有其战略和战术上的考
                 虑。首先,这多半反映出李登辉多年来内心深处的一贯想法,今天不
                 过是“时机成熟”,敢於公然表露;其次,李登辉想要在离任之前,
                 为下任总统立下未来大陆政策的规范,造成既成事实使其不得逾越;
                 另外,他可能希望藉此激怒中国,使其重蹈1996年对台文攻武吓的覆
                 辙,或将有助於国民党总统的大选获胜;还有就是趁中美关系处於低
                 潮之际,主动出击攻其不备,让北京投鼠忌器不敢如何。台北的如意
                 算盘是否得逞恐怕还在未定之天。

                   就大陆的立场看来,李登辉9日的讲法不过坐实了北京这些年来
                 对他的指控,给中国内部强硬派更多的口实,让对台相对温和、理性
                 的力量更难自圆其说。若说李登辉的目的是要刺激大陆给连战助选,
                 这也未免太过匪夷所思,因为就过往的发言记录和政策作为看来,连
                 战未必完全同意李登辉与北京对抗的大陆政策,虽说李登辉此举或有
                 打击宋楚瑜迫其在统独问题上表态的作用,但也可能让陈水扁坐收渔
                 利,对连战其实未必有利。因此,李登辉一石数鸟之计的重点恐怕仍
                 在留下自己的政策遗产。



                 总统选举前关系好不了



                   6月中旬,笔者在大陆进行访问研究时,大陆学者就有人提出研
                 判,认为在台湾明年总统大选之前,两岸关系非但不会转好,甚至还
                 有转趋恶劣的可能。因为纯就内政而言,连战无法与宋楚瑜较量,但
                 谈到两岸关系,宋楚瑜又不如连战更有挥洒的空间,但这里有个前提
                 是,如果两岸关系因为李登辉而转趋紧张,对连战其实也未必有利。
                 另外,大陆学者也一再询问,台湾是否可能因为中美关系恶化,美方
                 压力减轻,於是破坏两岸改善关系气氛,让汪道涵无法成行,然後把
                 罪过推给大陆。

                   不论对错,这些观点似乎逐渐得到证实。

                   其实,大陆对台北策略性的作为不是完全不能理解,但北京更重
                 视的是原则性问题。大陆固然在意李登辉的说法,但恐怕更把重点放
                 在政府相关单位的解释上,毕竟李总统有过不少失言记录,而且几个
                 月之後就要卸任,中国已把两岸关系放在後李时期来加以观察。换句
                 话说,北京尽可以不理会李登辉的个别谈话,会尝试把他和台湾人民
                 区别对待,但却不能不重视台北政府的政策立场,如果大陆“正确”
                 研判李登辉此举是要制约下任总统大陆政策的施政方向,要中国不强
                 烈反应也难。



                 大陆的几种可能反应



                   大陆内部目前一定正在紧锣密鼓的召集党、政、军、外交、安全
                 单位和涉台研究机构的相关学者进行全面评估,探讨可能反应的方式
                 、步骤和程度。就北京当局来说,原则已经受到触动,中国必须“适
                 度”反应否则难对内部强硬势力以及国际社会交待。首先,问题如果
                 不能在短期内澄清,汪道涵的台北之行很可能受到冲击;其次,大陆
                 可以选择性的暂时收缩两岸交流活动,两会工作关系将更趋恶劣;另
                 外,北京可能转而透过美国对台施压,并且在国际组织加强对抗、打
                 压,台湾加入世贸时程可能更受影响。不过,中国再对台湾采取军事
                 演习的可能性则是相对较低,相信大陆已由过去的“错误”学到教训
                 。

                   至於美国方面,在华府正在试图弥补与北京因“误炸”事件而受
                 损的双边关系时,台北又突然丢出这么一个莫测高深的试探气球,对
                 台湾本来就有负面意见,认为台湾蓄意挑衅的美国学者和政府行政官
                 员想必心中会有相当程度的不满。短期内,美方可能会一方面公开宣
                 布其既定的对华政策不变,另一方面则静观中国的可能反应,但不能
                 排除美国私下对台施压,要求澄清、说明的可能,但就长期而言,这
                 可能更让美方体会两岸建构中程协议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目前美国国
                 务院的初步反应正是如此,台北是否能够捞到好处未可过分乐观。



                 台需要稳定的两岸关系



                   其实,对台湾来说,台湾最大的安全在於一个稳定的两岸关系。
                 根据了解,中国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两岸关系和台
                 湾的持续发展”,因为唯有如此才符合大陆当前的整体发展战略,不
                 致卷入未经规画的冲突。如果此一前提能够成立,两岸之间其实是有
                 不少合作的空间和可能,对抗当然不能解决问题,台湾必须让北京内
                 部的温和派势力能有著力之处,让大陆认为和平统一即或短期内无法
                 实现,但长远的可能仍然存在,如果台湾自己把这最後一扇门也给关
                 了起来,和平恐怕真的是可欲而不可得了。

                   80年代笔者赴美深造,当时遇到一些海外华侨,眼见他们受到宗
                 主国的歧视,当时笔者在感慨之余,心中还有一丝庆幸,认为活在自
                 己的国土上,国家认同没有问题,不致受到他人歧视,谁知时至今日
                 ,自己当年成长、效忠的政府、国家已经质变,现在除了“中华民国
                 ”的名义表面维持不变,其内容、精神已经完全走样,政治立场的正
                 确与否成了用人的最高标准,真是令人不禁掷笔三叹。李登辉总统以
                 对抗为主轴,自外於中国发展,“高估自己,错估形势、低估敌人”
                 的错误政策如不改弦更张,台湾远景实在令人担忧。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xb245.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9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