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HotNews
标  题: 美国为何急于向台湾施压力?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Jul 17 02:34:59 1999), 转信

http://www.zaobao.com.sg


                               天下事
                                              16/07/1999 


             美国为何急于向台湾施压力? 



             ● 阮次山(本报特约)

               对于这次李登辉突然发表“两国论”,美国在公开和私下处理方
             式显然有所不同,在公开立场方面,美国宣示“一个中国”的立场,
             但却要双方克制。私底下,却对李登辉惹起的事端很不高兴,主要是
             因为美国不想在这时刻无端端给拖下水。



               台湾总统李登辉在7月9日发表“两国论”之后,其幕僚人员对此
             言论的“善后”工作越描越黑,陆委会主委苏起在7月12日举行中外
             记者会,强调李登辉的说法是要“打破一个中国的迷思”,并从此不
             再用“一个中国”或“两个政治实体”的字眼,让“世界看清楚两岸
             关系的事实。”此话一出,美国政府、各大媒体都解读为:“台湾放
             弃一个中国立场”,因此,美国朝野认为,台湾当局“只差一步”等
             于即宣布独立,由于北京当局曾宣示,“台湾宣布独立”是中国对台
             动武的两个条件之一,因此,美国政府乃认为这种发展兹事体大。

               在公开场合,美国国务院在13、14(在亚洲已为14、15两日)的
             记者会中,虽然暗示李登辉挑起了这场风波,但是也小心的平衡局面
             ,无论在场记者如何穷追猛打或旁敲侧击,国务院发言人鲁宾就是不
             改其对台湾及大陆“双方各打五十板”的立场,因为,美国在这场新
             危机中必须小心走一条钢索,若稍指责台湾,则怕中国会有错误的解
             读,若指责中国,除了“于理不通”(因为祸从李登辉的口惹起),
             又怕进一步激怒中国。



             等于重申“三不”立场



               事实上,从美国政府、国务院发言人在7月12日以来所一再强调
             的“美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的立场不变这种政策宣示,即已明确间
             接的表示,美国反对台湾背离“一个中国”立场的态度。国务院发言
             人鲁宾在13日的记者会中就明白的宣示:“一个中国的政策乃基于美
             国国家利益。”因此鲁宾重申了克林顿政府的“三不”立场。

               此外,美国政府也再重申,希望两岸政府以和平方式解决“中国
             人的问题”,台湾方面一直认为美国政府此一立场是台湾的护身符。
             但是,据当年参与美国政府的“台湾关系法”起草程序的知名学者熊
             ¤告诉笔者,台湾关系法第二条第二款第三项所规定的“台湾的未来
             将以和平方式来决定”,此条文事实上也间接表示:“美国认为,台
             湾宣布独立也属于非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手段”,因此,若因台湾宣
             布独立而导致台湾海峡发生武装冲突,美国无法援引台湾关系法出兵
             保护台湾。如今,李登辉既然“差一步”就宣布台湾独立,美国政府
             当然要出手干预,以免美国进一步掉入漩涡当中。



             是辞行还是施压?



               因此,美国政府“兵分两路”,一方面向台湾驻华府的代表处表
             示关切,一方面训令美国在台协会驻台北办事处处长,即将在7月14
             日结束任期离开台北的张戴佑(Darryl Thomson)立即晋见李登辉,
             国务院发言人鲁宾的讲法是去要求李登辉“澄清”他的谈话,其实是
             去转达美国政府的压力。当天,张戴佑在上午会晤过李登辉之后,台
             湾总统府立即发布简单的新闻稿表示张戴佑是“专程”去向李登辉辞
             行,并且“也提及两岸关系的话题”。其实,张戴佑早已向李登辉辞
             行,李登辉等官员也早为张戴佑饯行过,何况他在当天下午三时许就
             离台,断不会在离台前几个小时才去向李登辉依依道别。而且,从张
             戴佑和助理人员拜会李登辉时,两人手中均抱了一堆文件的照片来看
             ,张戴佑这次拜会李登辉,绝非“辞行”而已。

               美国政府透过张戴佑向台湾当局所施的压力是否管用,在今后一
             周将可观察出。不过,在以往,张戴佑会晤李登辉及台湾官员时,均
             低调处理,避免曝光,这次在他未晋见李登辉之前,美国国务院即敲
             锣打鼓的向外宣告,并明白表示他会见李登辉的目的,很明显的,美
             国政府急于向北京当局表明,美国政府已向台湾施压力,藉此要求中
             国当局“稍安勿躁”,不要仓促之间有过激的行动。



             美国不愿重蹈覆辙



               笔者认为,如果这次李登辉的“两国论”危机演变成军事危机,
             克林顿政府将不会引援1996年的例子,派军舰赴台湾海峡,因为:

               一、根据正在成形中的“克林顿主义”的原则,美国今后在海外
             进行任何军事干预必须符合两个条件:㈠必须有打胜仗的把握;㈡必
             须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美国若因为台湾问题与中国开战,未必有胜算
             ,而且会招致重大伤亡,兹事体大,美国朝野决不允许这种状况发生
             。

               二、这次“两国论”危机发生后,美国各主要媒体如《纽约时报
             》、《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无论在报道、分析或评论中,
             对李登辉这种突如其来搅动台湾稳定局面之举都不以为然。《洛杉矶
             时报》甚至在7月14日的社论中主张“一个中国”立场才能维持台海
             的和平现状,美国知名的中国问题学者如卡特时代的中国事务主任奥
             森伯格,如何汉理、罗孟若、包道格等人几乎一致出面指责李登辉的
             不是,在舆论上,几乎一致对李登辉、对台湾不利。

               三、克林顿和历任美国政府一直极力反对台湾向中国大陆挑衅,
             因此,美国政府认为,“一个中国”的立场对台海两岸的好处是:(
             一)此定义模糊的立场使双方都有弹性的“想象”与“活动”的空间
             ;(二)使两方贸易有活跃的往来,维持台湾经济繁荣发展,同时美
             国当然不愿随台湾的挑衅性音乐起舞,这次台湾在未知会美国的情况
             之下出此怪招,美国政府自然不快。

               四、目前中、美关系正处于低潮,美国正极力使中、美关系脱离
             谷时,台湾的“脱离一个中国”行动,美国稍有不慎即会激怒中国。

               五、1996年发生台海危机时,克林顿正努力竞选连任,不得不派
             军舰表态,当时,由于中国反应激烈,克林顿政府原本准备让尼米兹
             号航空母舰穿越台湾海峡的中线的行动也临时取消。事后,克林顿政
             府对于差一点被台湾拖下水的过程极感愤怒,因此,这次的“两国论
             ”危机既由李登辉“无缘无故”挑起,克林顿在“无竞选一身轻”的
             情况之下,岂有自投火坑之理?

               六、美国政府近半年一直要促成两岸达成“临时协议”,先结束
             敌对状态,再谈其他问题,如今李登辉打破了美国政府这种策略构想
             ,并使台海濒临战争边缘,美国政府岂会任由李登辉摆布?

               在美国政府这种迅速、强大的压力之下,李登辉又如何下台呢?
             我们只有期待台湾当局的下回分解了。 

             ¤-此符号代表非标准汉字,恕无法显示。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97.248.12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1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