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zx (那一年七月), 信区: HotNews
标  题: 也谈台湾意识:一个大陆人访台后的杂感(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l 19 06:49:15 1999), 转信

发信人: duanyu (人约黄昏), 信区: THUExpress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Jul 18 12:47:00 1999)


                             (四)
  访台中另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我们遇到的无论是政府中高级官员,还
是学者大学教授,也无论是公司的经理主管,还是医生律师工程师,几乎全
是在国外留过学,获有各种各样的博士学位,其中留美学人在数量上又占了
压倒性优势。这些人出生和成长在台湾,在国外接受西方教育,很多并在西
方做过事。海外的经验使他们开阔了眼界,也见了世面,中西合壁的结果使
他们在思维方式上明显地不同于他们的前辈。今天这一代人年龄上还很轻,
但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已经占据了台湾大大小小的关键位置,决定
着台湾的政经走向。
  可以这么讲,本土化和西洋化是这代人的特征,本土化和西洋化也是当
今台湾各种事务发展的内动力。在政治上,他们更容易接受西方的政治理念。
在经济上,习惯于西方经济的管理方法。在文化上,对西方文化更容易容纳。
如果套用大陆上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叫做“与国际接轨”,那么台湾已
先行了一步。举个例子,从桃园中正国际机场倒台北高速公路上,除了与英
文并列的路标上有中文字以外,几乎看不出与美国的高速公路有什么区别,
从路标的样式颜色到路障的体积形状都完全一样。其实,台湾的经济建设、
管理和制度受美国的影响到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上这种影响也随处可见。我
们参观团的成员开玩笑说,台湾别成了美国第五十一个准州。几十年来,西
方文化对台湾发展的影响,大于大陆本身对台湾的影响。西方文化与传统的
中国文化并蓄使得台湾朝着自己特有的文化方向发展。在台湾目前推行的以
社区建设为核心的“新中原”文化,更多的是吸收外来文化而为之所用。
  也许是有不少人是来自大陆的留美学者,在这次访台中明显地感到一种
相同背景的认同感,在语言和思维逻辑上面很容易沟通,而且经常在交谈中
不时加带一些英语出来。这到不是因为数典忘祖,而是因为很多概念中文里
暂时还没有或表达还不确切所造成的。这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目前大陆与台
湾在理念上的沟通问题。台湾方面总认为大陆曲解他们的意思,同时他们对
大陆的许多提法也不能按大陆的本意去理解,大陆方面也认为台湾总爱搞新
花样玩滑头,也许这就是不同背景所造成的偏差。仔细想一想这些在大陆成
长并在美国受国教育的人对两边倒是理解得相对清楚些,概念沟通上也没有
什么太大的问题,也许这就是台湾新生代愿意和他们多交往的一个原因。另
一层意思是台湾有不少人认为在美的大陆学人终究有一天要大批返回祖国,
成为大陆的中坚和骨干。
  以台湾为例,当年大批学人外流,但随着台湾经济的发展,大批学成人
才纷纷回台,有力地推动了台湾经济和政治的发展。现在大陆正在经历着经
济起飞,需要大量受过现代教育,有国际背景的人才来承担大陆成为国际经
济和政治大国的重任。访问中许多人对大陆留美学人能否回大陆工作非常关
心,期待也很高,他们想早交朋友,联络感情,以便将来打交道。在台中访
问的时候,在一次两岸青年跨世纪大型座谈会上,台湾朋友非常看中这个问
题。他们直截了当地说,我们这代人没有上代人那种深厚的恩怨和偏见,很
容易沟通,大家都在海外受过类似的教育有共同的背景,海外的大陆学人,
是一大批非常棒的人才,早晚要回大陆担当促使大陆现代化的各种重任,就
象台湾目前许多重要领域都是海外归来学子担当重任一样,因此,两岸年轻
人,要在为中华民族的繁荣进步的前提下携起手来,不负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ffzzxx.bbs@bbs.net.t]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7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