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zx (那一年七月), 信区: HotNews
标  题: 也谈台湾意识:一个大陆人访台后的杂感(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Jul 19 06:49:24 1999), 转信

发信人: duanyu (人约黄昏), 信区: THUExpress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Sun Jul 18 12:47:56 1999)

                           (五)
  在台湾访问中,接触最多的莫过于政治问题的讨论,而且也参观了不少
政府机构和有关的政策研究部门。在台湾,常听到两个词来表述台湾近十年
来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一个叫“威权”时代的结束,一个叫“多元民主”的
开始。几十年来,台湾与大陆长期敌对隔绝,冷战条件下,台湾站在了西方
一边。外销型经济使台湾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连,加上台湾许多学人到西方接
受教育和新生代的成长,大大强化了台湾本土化的发展,使得台湾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结构上的深刻变化。一方面是以军政权威特征的政治威权
体制内部的争斗,同时这个体制也开始显示出不能完全满足日益变化的台湾
政治经济现实。另一方面,掌握了台湾经济命脉人的新人要求日益上升,本
土和留洋为特征的新生代也不断壮大,他们在工业化的进程中,依靠自己的
知识和技能,日益掌握住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位置,他们要革新台湾的
政治体制,要走上类似其他发达国家以机制化为特征的多元政治体制,代替
中国传统的强人集权政治。
  老一代的强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退出舞台,为本土成长起来的新生
代留下了空间。同时,旧的军政权体制内部也不断发生争斗。面对新的内外
环境,传统的威权一言堂政治强人体制受到内外挑战,终于不得不应付新的
变化。结果在政治危机的逼迫下,蒋经国后来被迫增加国民党内部的本土力
量,不得不解除报禁和党禁,并开放去大陆的探亲。与此相配合最重要的一
项战略步骤就是迫使军队和情治势力在机能上不能或减少干预台湾的政治。
从此,台湾的政治转型便一发不可收拾,威权政治日益走下坡路,代表各种
利益的多元政治开始抬头。冲在最前面的便是当年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的,
以极端的本土意识为核心的党外,也就是后来的民进党。他们利用省藉情结,
甚至台湾独立为号召作为国民党的反对党出现,向国民党要权。同时国民党
内部也开始出现内斗,分化和分裂。有主流和非主流之争,有新党的产生,
还有军警特的日益失势。
  所有这些使台湾的政治生态日益呈现出多元的倾向,各种利益竞相纷争
角逐并进入各级的选举、议会和国大。在立法院和国大上拳打脚踢,大打出
手是台湾多元政治初级阶段最引人注目的戏剧特征。这次游访中,在立法院
观看了总咨询。民进党的施明德对连战等的质询。立法院门口,也看到了民
众的游行示威和静坐,也看到了比比皆是的标语传单,其语言充满了火药味,
谩骂词语也到处可见。这场面和当年大陆上文革的造反派式的群众大民主十
分相象,标语口号大字报铺天盖地,连用词都很接近,语言似乎不够文明。
应当说,台湾的民主法制在硬件和软件的配合上现在还有很大的距离。此外,
报禁的解除,各种意见纷纷出笼和竞相登场,各种小报应有尽有,第四台节
目也随之而来。台湾朋友向我们介绍说,台湾的政治运作象台北的交通一样
“乱中有序”。台湾选举中,贿选的情况也普遍存在,黑道暴力等丑闻也经
常发生。随着台湾省县市合的地方选举和立法院选举的完成,总统直选的开
始,标志着台湾在法统上已完全割断了与大陆旧的联系。而另一方面,台湾
政治体制越来越向类似法国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制的形式过渡。但无论如何,
台湾的多元政治实践为中华政制提供了新的内容。
  在台湾舆论界中,记者的年龄都非常年轻,很活跃,但文化素质有待提
高。他们的报道虽然快,但质量上和引导公众的方面还不成熟,断章取意明
显存在,反映出文化素质和阅历的欠缺。另外,各种舆论媒体为背后的老板
说话也太过分,不免难有客观。即使是这样,舆论媒体对台湾政治有一定的
压力。再有就是学者参政参议在台湾也蔚然成风,它成了台湾多元政治的另
一个特点。这些学者以留过洋的居多,他们不但对具体政策问题提出研究与
建言,而且不少学者也参政,直接投入到政治运作当中去。学者走出了象牙
塔,日益社会化,功能化和考虑经济收益,与社会联为一体。学者参政参议
的结果,使政策得到辩论和论证,从而政策的制定更加专业、全面、理性和
精密化。
  民进党和新党是是主要在野党,其中民进党把台湾独立写进了党纲,走
进民进党立委的办公地点,墙上贴的是台独的旗帜和徽标等台独标志。在访
台期间,还碰到了民进党搞的“告别中国大游行”,但当天台北同时还有个
基督游行,其规模远大于前者。
  目前,在台湾急独和急统所占比例是极少数,缓独和缓统数量也不大,
绝大多数的民众的要求是与大陆保持交流与合作,维持现状,以待今后的发
展。对此,民进党的主要立委也承认,民进党内部也很复杂,除了在台独问
题上向执政党要权外,在其他社会问题上,民进党几乎没有什么过硬的东西,
而且对自己是代表台湾哪一个社会阶层也不很明确。民进党本身内部的成分
和派别也很混杂,不是铁板一块。民进党对自己没有执政的经验,没有党团
的经验并不报太乐观的态度。在台湾现在许多年轻人,也乘机加入民进党或
新党,对于他们来说,只要他们突出自己,观点偏激便可很快在政治上出头,
成为立委。倒是走国民党的路子,出头的机会就来的太慢和太晚。当然,国
民党本身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以本土化为核心的主流派日益战胜非主流派,
造成内部派系公开分裂。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国民党在心理上已看到了在野
的可能。国民党的分裂,新党的产生,在选票上为民进党创造有利的条件。
民进党陈水扁当上台北市长不能不说是渔翁得利的结果,即使是如此,他也
不敢在位子上走的太远,而要实际些。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ffzzxx.bbs@bbs.net.t]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8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