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oung (歪歪), 信区: HotNews
标  题: 一个台湾民众的心里话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Jul 19 17:27:10 1999), 转信



致大陆的网友们--我不得不说的话 

作者:台湾民众林显南(洛.湖.褐.柏) [10516], 08:30:54 5/30/99: 

我叫林显南,英文名Henry Lam, 高雄市人。能意外的发现并参加这个论坛,很高兴。 

前几天看了BBS论坛,今天试着参加了,有些话想对友好的、亲情的大陆同胞们说。 

致大陆的网友们--我不得不说的话。 


首先声明我对政治不感兴趣。但作为中华之热血青年,我对NATO的酷行深表愤慨, 

在这点上我们是一样的。我曾经在高雄的街头举过slogan board示威。看到前面 

有些论友过于critical,咄咄逼人,非要炸平台湾不可。甚至有个别人侮辱台湾 

民众--你侮辱李登辉我可以没有意见,但决不许辱骂台湾民众。虽然说是言论 

自由,但我还是感到非常气愤:你们口口声声叫台湾同胞,但实际上,哪把我们 

台湾同胞当人看。你们有些论友可能从来没有来过台湾,所以也不了解台湾,更 

不了解台湾人。要是中共当局听你们的见解,能解决好你们所谓的“台湾问题”, 

我死都不信。如果这些人(我相信只是少数)掌了权,我看我们大中华民族的文 

明比美国、北约的野蛮不会逊色的。如此看来,时下流行的“中国大陆威胁论” 

倒不是“捕风捉影”了,而真是有根有据的了。 


好,心平气和的说吧。我想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来说一说“台湾问题”。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远不比东西德问题、南北韩问题那么简单。东西德问题 

和南北韩问题也就是二战后产生的,严格来说纯粹是冷战的衍生物。冷战对“台 

湾问题”的影响是有的,但”台湾问题”可以也应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 


西元1894年5月,中国当时的“藩国”朝鲜国内东学党叛乱。朝鲜当局电请清朝 

派兵,清朝履行宗主国义务,为之”代剿”,日本也同时趁火打劫,借“保护公 

使和侨民”之名,派重兵登陆。7月,清军平叛甫定,日本就不宣而战,突袭驻朝 

清军。8月,清朝被迫宣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战争从陆地转到海上,内中惨 

酷,不必细说。1895年3月,清朝海战失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同年4月清朝被 

迫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内容包括:清朝出让对朝鲜国的的宗主国地位 

(注:朝鲜国是整体沦陷为日本保护国,不存在分裂问题,和中国的情况是不同 

的),高额战争赔款,并向日本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等等。在此之前,台湾还刚 

刚从福建省划出建立行省,和大陆的民族亲情和民族认同感自不必说了。割让台 

湾的消息一传到这个多灾多难的岛内,广大民众无不号啕痛哭,如丧考妣。“若 

夜半暴闻惊雷,惊骇无人色,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声达于四野”。 

转而决心“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拱手而让台”。我们的民众领袖丘逢甲早在 

甲午战事初起之时便组建了自卫军,以防战事蔓延至台湾之不测。得到清朝割台 

消息,丘逢甲也迅速行动,力主并帮助巡抚唐景崧组建抗日政权,抵抗倭寇的进 

犯。但此时驻台的清朝官员和部分清军无心恋战,没过多久就差不多跑光了。是 

台湾民众掀起了自救的狂澜。 


台湾民众此次英勇反抗比鸦片战争以来抵御西方零星侵略的任何一次抗争都要惨 

壮。据日本人写的历史中,说是“遇到了激烈的抵抗”,“岛内无分男女老幼, 

全民皆兵”。 台湾人在这次斗争中表现出的英勇顽强,绝不亚于甲午海战和大陆 

三、四十年代抗日。其历史意义当然不如那些国家民族大事重要,因为台湾不过是 

“蛮夷小岛”、“生番荒地”--中国各封建王朝的词典中都有如此或类似称呼, 

蔑视之心不言而喻。也只有到了近代海洋文明的发展,随着对海疆防务的提高重视, 

中国大陆才痛心的感觉到原来失去的绝对不只是一个小岛,一片荒地,从某种意义 

上说,就是半个中国! 


既然是清朝让出了朝鲜,是不可能派兵支援我们的。台湾民众在姜绍祖、徐骧、吴 

汤兴等领导下,并在刘永福黑旗军配合下,奋勇与日军拼杀。我们台湾自卫军奋起 

反抗的时候,祖国大陆民间也给予了无私的支援,纷纷捐款捐物。我们最亲密的福 

建、广东等省更是表现出血浓于水的亲情,还组织了部分民众入台支援。但在此时, 

令人气愤的是,清朝千方百计的阻挠民间志愿军入台,并截留民间团体捐献的资金, 

扣留赴台船只。试问世上哪有这样狠心的祖国母亲?!当时无能的清朝就是这样, 

以对同胞的残忍换取对敌人的守信,中华民族守信的美德被这样玷污了。 


回首这段历史,两岸同胞莫不扼腕叹息,悲痛至极。 


清朝都打不过日本,何况是我们台湾呢?我们原本不过是清朝的几十个县。但我台湾 

民众义无反顾,进行着根本没有胜算的反抗。姜绍祖、二吴(即吴汤兴和刘永福麾下 

的吴彭年)和徐骧等杰出将领先后阵亡。在敌人的疯狂进攻下,台湾自卫军队寡不敌 

众,孤立无援,弹尽粮绝。10月台南失守,台湾全岛沦陷。但日军也为占领台湾付出 

了惨痛的代价,还损失中将和少将等高级将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日本军队”进驻” 

台湾的每一步路,莫不是用死尸铺筑成的。这段抗争在历史上称作“反割台运动”, 

直接矛头当然是针对日本的,其实也是对清朝割台的强烈不满,更是对清朝无能的蔑 

视。--不知道你们大陆的历史教科书是怎么描述的,可能都差不多吧。 


此后,日本统治台湾整整五十年。在此期间,大陆一直纷争不断,无暇顾及台湾。官 

方除了有时空喊几句口号外,一直对我们很冷漠。中共的历史教科书上肯定把这五十 

年写成是“黑暗的统治”,其实不然,至少从祖父辈、父辈的描述中,我感觉不到很 

“黑暗”。在初期日本统治者很残忍,武力征服难以避免,而且发生了很多次大屠杀。 

但进入二十世纪后,主要采取怀柔和绥靖政策,再加上灌输日本殖民文化和奴化思想, 

所以普通民众也不觉得日本比中国的统治差。特别是清朝轻易割让台湾,使之成为甲 

午战争的牺牲品,尤其让台湾人感到痛心,也台湾民众对祖国产生失望的情绪和怨恨 

的心理,并进一步萌发了独立的念头。因为毕竟是殖民统治,冲突自然是持续不断, 

但除了一些小规模的反抗外,社会基本是安定的。我们都知道,日本人耍这些手腕可 

是世界一流的,它既然能在通过侵略非法占领的大陆和满洲培植汪精卫、殷汝耕和溥 

仪这样实足的汉奸满奸,也照样能在依照条约“合法”占领的台湾找到些同样的奴才。 

需要指出的是,台湾人一直就是二等公民,日本的出发点不是也不可能是为谋求台湾 

民众的幸福,而是出于其所谓的“大东亚战略”考虑的。况且台湾物产丰富,是战争 

补给的重要来源,更终于的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退可守,进可攻,北上可攻占大陆 

南方,南进可吞并南洋诸国,只有安定台湾,才可能缔造出“东亚共荣圈”。你们所 

指的帝国主义者和殖民主义者,大概就是这种,从来就不会失算。五十年,这段说长 

也长说短也短的时间到底有什么重大影响?我没有亲历,不得而知。但我想,五十年 

可能难以施加影响于千秋万代之后,但可以同化或奴化一代人,可以直接影响两代甚 

至是三代人,这点应该是毋庸置疑的。这段时间台湾岛内很多仁人志士也在不停的反 

思这个问题。 


1945年,日本国投降,台湾重新归大陆统治。台湾岛内又血腥一片,同日占初期没两 

样。此时的台湾人已经厌倦了被割过来抢过去的闹剧,台湾人需要自主,要自己统治 

自己。反抗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国民党腐朽统治是原因,但起来反抗的根本目的就是 

台湾独立--台独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其中1947年2月28日,台湾民众爆发了最大 

规模的武装起义,一度占据了大半个岛,成立临时政府。最终还是被蒋介石绞杀了, 

遇害者达三、四万之众。1948年国民党开始有步骤的入占台湾。台湾人一直抗争不断, 

反击国民党入台。蒋介石时代的台湾是糟透了,独裁统治之残忍,无以复加,民众毫 

无政治民主自由可言,甚至比日占时期还要差。为了掩盖自己的外强中干,不断的叫 

嚣“反攻大陆”,传说还真的派遣情报人员到大陆策反--即使这是真的,也只能说 

他是做样子看的。此时,海峡对岸“三面红旗、解放台湾”的呼声更是迭宕起伏,加 

上经济有时不景气,民气和信心特别低落。要不是美国撑腰,蒋介石是不会受到国葬 

的待遇的,恐怕在1955年清明节,宋美龄就要为他铺坟扫墓。 


蒋经国时代要好的多,岛内总体趋势是向民主社会发展。尽管蒋经国不是民选总统, 

但不能说他没有民主思想。他可能没有建立不朽的功勋--反攻大陆的口号就是在他 

手里喊没的,这也说明他务实。但他为台湾民众的福祉倾注了后半生的心血,而且未 

仿效其父那样将总统之位世袭之,并且顺应历史潮流,开创民主新风。在他当政时期, 

台湾经济也繁盛稳定。所以,蒋经国先生很受民众爱戴和尊敬。蒋经国先生为后来的 

民主奠了基,李登辉进一步发展之。现在,我们的总统、市长都是岳HY沈...民选,新 

闻、言论也很自由。李登辉先生作为第一个民选总统,为台湾的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小 

的贡献,他还是很有能力的。尽管民主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有些负面影响, 

但是,The democratic system has brought more benefits than damages to us 

Taiwnanese indeed。我以为,这种进步比大陆要快些。 


李登辉当局执行着敌视中共和过于亲美和亲日的政策,导演了一步步险棋,遭到了岛 

内很多有识之士的强烈不满。有人公开反对,认为这只会葬送台湾。李登辉这种表现 

自然有他自己的历史渊源,而且是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岛内一定的社会基础,事实上, 

支持和赞同这种政策的绝不仅仅是中共所说的一小撮台独分子。我也清楚,海峡两岸 

乃至海外希望和平统一的人士都为此感到担忧。 


综上所述,中国大陆和台湾之间,其实不是中共所说的“五十年”,而是一百多年的 

隔阂。沧海桑田一百年,虽然两岸语言、文化和宗教上不存在大的差异,但是从民族 

心理上,说民族认同感已经少得可怜了,而且,政治体制完全不一样。现在,除了一 

些随时都可能入土为安的国民党老兵想叶落归根之外,台湾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受的教 

育偏西方,都不觉得motherland就是mainland,再加上想问题都不愿想得太深,认识 

上也比较模糊,不觉得统一会比分裂好。台独虽然没有得到全体台湾人的认可和欢迎, 

但台湾独立中某些实质的东西已经被官方默许,并在一步一步的施行。你们开放口岸 

后,对台政策发生了很大转变,而且是总体向好的方面发展。对抗只回是两败俱伤, 

对谁也没有好处。武力征服也不会有好结果,至多只是将我们台湾人炸成灰、台湾岛 

炸成海,你们除了背骂名还能得到什么?而且,武力征服远远没有那么简单。我发现 

论坛上有诸多朋友特好战,这不好。大陆已故领袖邓小平先生的提出的“一国两制” 

的方针应该说是务实的,值得嘉许的。这也同台湾普通民众保持现状的要求是一致的。 

毫不隐讳的说,我也比较赞同。至于台独,其本身的目的没有什么罪恶不可赦,但终 

究不是长治久安之计,所以我是不赞成的。我以为台独并不能保证台湾人主宰台湾人, 

反而会玩火自焚。大陆的领袖提出的有关论断再透彻不过了--大致意思是,从现在 

的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国际形势来看,台湾独立了,台湾只能是某些帝国主义 

势力遏制中国的进攻跳板和分裂中国的危险先例。那样的话,台湾根本没有独立可言; 

那样的话,台湾只是帝国主义的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那样的话,台湾将是一个战争 

的火药桶,民众的生存权都要受到威胁;那样的话,中国将会走向四分五裂,任人宰 

割。对于中国民众,无论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都是一次场灾难。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这是非常有见地的。 


“一国两制”在香港现在应该说是实施得很不错,我对中共当局的不插手香港事务表 

示赞许。用道家的术语说是“无为”才能“有为”,在现代社会中,用一种制度去压 

制另一种制度是不明智的,只能把事情办砸。但还是出现了诸如“子女入港居留权” 

风波,以后也许会有更大的麻烦出现,解决不好,危机和悲剧在所难免。如果按照香 

港这个模式来解决“台湾问题”,台湾民众也会普遍欣然接受,不会有暴动。而且中 

共许诺台湾将比香港更大程度自治,这也是中共当局务实的表现,因为“台湾问题” 

和“香港问题”是有本质不同的,回归前前香港是殖民地,和郑成功收复前的台湾的 

地位是一样的,而现在的台湾则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本来就已经实现了“台湾自 

治”。但是,大陆不是真正的为广大民众所接受的民主社会,谁能保证你们在用“一 

国两制”的口号“解放”台湾的目的达到后,会不会又插“三面红旗”呢。政治这类 

东西脏得很,你我双方常挂在嘴边的政治口号最难以保鲜,谁也说不准、猜不透这东 

西哪时候会变质、变味。鉴于众多论友不了解台湾,我劝大家有机会来台湾看看。我 

有幸到过大陆走访过两次,消除了很多对大陆的误解。作为一个台湾人,我最不满的 

是大陆的媒体报道台湾时,以凶杀、贪污的题材最多,再就是攻击我们的选举制度一 

塌糊涂,仿佛我们的议会大厦里天天在进行武斗似的。这样做仿佛对大陆有利,其实 

不然,这样报道的负面影响是,加剧双方的误解、仇视和对立。总体上说,台湾岛内 

社会较为安定。我们这里成立、组织和加入政党很自由,即使组建反对党也不用担心 

会被抓起来,这在蒋介石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总之,我们的民主是真实的民主,是广 

大民众普遍接受的民主,在这些方面至少比你们大陆做得好。我以为要多交流、多交 

往,可以在经济、文化上寻找突破口。唯有如此,才能减少海峡两岸的分歧,才能加 

深民族感情,才能实现真正的和平统一。最后,提醒诸位,从前台湾100年的历史是 

用血和泪写成的。希望祖国大陆的民众共我岛内民众反思一下。 


我不善政论,略具陋见,不甚了了。论友们看后可以同我争论,但不准谩骂 

。总之,要以理服人。毕竟你我不是新闻纸上描 

写的议员、政客。 


林显南 

1999.5.30 

于西元1999年5月30日中原标准时间23时草就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young.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54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