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HotNews
标  题: 剖析李登辉的“国与国”定位说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Jul 20 13:30:15 1999), 转信

http://www.zaobao.com.sg


                                    言论
                                                       19/07/1999 


                 剖析李登辉的“国与国”定位说 



                 ● 乔盛

                   最近,台湾李登辉借外国记者访问之机,把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
                 的关系定位为“特殊的”“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说两岸只能在这种
                 平等的条件下进行政治谈判。



                 汪道涵访问充满变数



                   李登辉这种专踩大陆敏感地带的做法,无疑是对中国领土统一进
                 程的一种刺激。近几年来,两岸交流日益加大,关系趋于加深并趋于
                 和缓。官方交往,经济上的三通都有了松动,给两岸人们带来了中国
                 人有能力自己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希望。

                   但是,由于两岸政治上的根本对立,政治和谈进展缓慢。海基会
                 董事长辜振甫去年正式访问大陆以来,台湾一直在等待海协会会长汪
                 道涵的到访。然而,就在汪氏准备九、十月份赴台的前夕,李登辉的

                 “国与国”定位说,使汪氏的访问充满了变数。

                   李登辉的“国与国”的说法不是偶然出现的。台湾始终不接受大
                 陆提出的一个中国,以及以大陆为主的“一国两制”的统一原则和政
                 策,认为是根本否认中华民国的存在。相反,李登辉要么提出两岸领
                 导人在国际场合自然见面,要么就是提出两地领导人举行高尔夫球会
                 ,见见面,增进了解等建议。大陆对台湾这些无伤大雅、却能增进了
                 解的要求至今没有作出任何公开的表示。从目前的情况看,大陆在处
                 理两岸关系问题上,至少是在舆论攻心宣传上给人留下了被动僵硬的
                 感觉。

                   从某种角度上来看,李登辉的“国与国”定位说是对大陆按邓小
                 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模式来解决台湾问题政策的否定;同时也说
                 明单纯的把台湾作为地方政府来处理的办法行不通。李登辉的新提法
                 已使大陆感到台湾问题不易久拖,必须采取新措施,加快统一的步伐
                 。

                   可以预期,在李登辉等的新说法的促动下,两岸统一的时间表将
                 大幅度地向前推进。因为,大陆不可能不对台湾做出反应,解决台湾
                 问题的各种手段都将摆放到前台来。由于台湾问题与港澳回归有本质
                 上的不同,中国有必要超越“一国两制”的框架对台湾问题采取更加
                 灵活和果断的措施。

                   李登辉提出的两岸是国与国关系的政策,其实也是一厢情愿。当
                 年东、西德是在双方都同意的条件下才出现的所谓一个民族,两个国
                 家。现在这种条件在两岸之间并不存在,因为大陆方面根本不会接受
                 这一政策,这就失去了相互承认的前提。

                   从另一方面看,李的新定位说也可能会象前几年台湾要重返联合
                 国一样是天方夜谭。这是因为大陆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世界
                 上大多数的国家也不愿意冒与大陆断交、对抗、以至失去中国市场的
                 代价来承认台湾的“国与国”政策,这就将使“国与国”政策根本达
                 不到提出者原来的目的。



                 需付出相当高成本与代价



                   世界上没有不经过斗争而出现的独立,也没有不经过斗争而到达
                 统一。换句话说就是无论是“台独”还是统一都会有相当高的成本与
                 代价。今后台海两岸关系的发展将从缓慢变化状态向时局急剧变化的
                 方向转变。

                   急独的代价将是最大的。这意味着台湾人民必须承受战争所带来
                 的对正常生活、文化、经济和军事上的严重破坏。台湾民众将成为少
                 数台湾政客的牺牲品。以和平的方式一步到统是人们都希望看到的最
                 佳结果。尽管对李登辉“国与国”定位说的最初反应是愤怒,但它却
                 很有可能是台湾准备和希望与大陆政治谈判的明确信号。

                   所谓名不正,言不顺,只有把自己的地位先摆好了,心理地位摆
                 平了,台湾内部各方各面都有所交代,才能坐下来谈。如果大陆只是
                 简单地拒绝,可能使政治谈判继续拖下去;当然大陆也不能照单全收
                 ,一旦开了口子,后果将不可收拾。

                   古人讲的好:先礼后兵。就现阶段来讲,所谓“礼”就是要尽可
                 能地、想方设法地寻求灵活的政策和方式,使双方都坐下来谈,逐步
                 找到互相可以接受的名分。兴兵动武应是两岸统一的最后策略,除非
                 万不得已,否则应尽量避免使用,甚至应避免经常性地以此来威胁。
                 从上次大陆以试射导弹,军事演习的结果来看,在台湾人民心中的效
                 果是适得其反。



                 两岸人民可发挥情怀效应



                   虽然说,人们都希望能够看到汪道涵访问台湾成功,但谁都知道
                 汪道涵和辜振甫都不是两岸的最高决策圈人物,而只是面子人物。假

                 定说,李的定位说确实是台湾的和谈信号,那么大陆又将怎么对待这

                 个难题,这是人们都在关注的事情。想当年,抗日战争刚结束,蒋介
                 石和毛泽东握手言谈于重庆,惊倒多少有识之士。在中国历史的长河
                 中,又有多少次列国纷争,又有多少往日英雄勇赴“鸿门宴”。如今
                 这种中国特色的历史会不会重演?

                   在舆论上,大陆一直寄希望于台湾人民,指望他们能了解情况、
                 自我教育,产生中华胸怀,从而推动政界人物与大陆实现统一。这是
                 一种过时的、不切实际的看法和策略。如果两岸最高领导人不计身分
                 ,不计地位,只以普通中国人的名义相互见见面、握手言和,对两岸
                 人民所能产生的情怀效应将是无法计算的。

                   再者,大陆应以规模经济的强势,加强两岸的经济渗透与文化融
                 合,加强两岸通婚和学生的中华教育。开放台湾媒体在大陆发展,来
                 消除“台独”杂音。无论是“台独”,还是中华民国在台湾的思想核
                 心,都建立在狭隘的台湾至上和台湾长期受外来力量左右的悲情之上
                 的,是极端的地方割据思想。

                   台湾问题不是回归问题,而是国家发展方向的问题。只有消除台
                 湾民众的心理上的障碍,唤起台湾人民认同感,有机会参与大陆事务
                 ,才能使和平统一大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井水不犯河水的隔离
                 政策是不可能使台湾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作者是旅美中国学者)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xb245.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