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f (我不是风), 信区: HotNews
标  题: “国际分裂逆流”救不了李登辉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Aug 24 12:26:26 1999), 转信

发信人: qizh (人在旅途), 信区: News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Aug 23 19:40:07 1999)

“国际分裂逆流”救不了李登辉
———三评“两国论”背后的“四张牌”

  《解放军报》评论员


  冷战结束后,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一些
国家和地区民族分离势力抬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也是
在迎合这股逆流。


  分裂国家的行为只能是历史发展的逆流。国家要统一,民
族要团结,仍然是当今世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尽管在某些
国家、某些地区,也难免偶尔翻起几股分裂的逆流,但终究不
能从根本上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况且,各个国家的历史背
景、文化传统、民族心态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有些地区的民族
分离有特定的历史原因,不可一概而论。李登辉选择这样的国
际政治背景做文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想趁机把水搅混,实
现分裂祖国的图谋。


  中华民族悠悠五千年,虽然分分合合,历尽磨难,但总的
发展趋势是逐步走向大一统。而在这一过程中,正是兵燹战乱、
骨肉分离的巨大痛苦,教育了中华儿女,从而铸就了中华民族
的强大凝聚力,锻造了中华民族坚韧的团结精神。与世界上其
他民族相比,这种珍重统一、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显得更为
强烈,更加刻骨铭心。可以说,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国
家逐步走向统一强大的历史,就是民族日益团结进步的历史。


  在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厦门市鼓浪屿风景区,矗立着一尊
郑成功的雕像。年复一年,无数华夏子孙来到这里瞻仰、凭吊,
追思这位民族英雄收复台湾的壮举,寄托对祖国早日统一的企
盼。特别是香港回归以后,澳门又即将回到祖国的怀抱,更加
激起了人们对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
族全面振兴的渴望。统一,将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统一,
将给台湾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使两岸经济互补、互利,共同繁
荣;统一,将使台湾人民和全国人民一样,共享中国作为世界
大国的荣誉,不必靠“金钱外交”去仰仗别国的扶持和庇护;
统一,将给台湾同胞省下巨额军费而得到真正的安全保障。总
之,合则两利,分则两伤,统一有百利而无一害,符合包括台
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翻开中国近代史,那种战败求和、割地赔款的屈辱历史,
曾深深刺痛过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但那是积贫积弱的国家迫不
得已的一种无奈。而李登辉在抛出“两国论”之前,曾露骨地
鼓吹,“最理想的状况,是中国大陆摆脱大中华主义的束缚,
让文化与发展程度各不相同的地区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如台湾、
西藏、新疆、蒙古、东北等,大约分成七个区域”。这种从推
销“一个中国,两个对等的政治实体”,到鼓吹“中华民国是
主权独立国家”;从荒谬地提出“七块论”,到公开抛出“两
国论”,有预谋地一步一步并明确提出分裂祖国具体方案的卖
国行径,闻所未闻,史所罕见。李登辉损害了国家主权和领土
完整,出卖了国家的最高利益,伤害了民族的感情,刺伤了中
国人的心。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称得上是民族败类第一人。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坚持统一、反对
分裂的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如果李登辉
一意孤行,顽固坚持“两国论”,必将被历史的潮流所淹没!


  (新华社北京8月19日电)



《人民日报》 (1999年08月20日第4版)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
※ 修改:.cf 于 Aug 24 12:26:26 修改本文.[FROM: chen.hit.edu.cn]
--
※ 转寄:.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chen.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cf.bbs@bbs.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