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HotNews
标  题: “两国论”阴云笼罩下的台湾
发信站: 紫 丁 香 (Sat Aug 28 12:59:39 1999), 转信

(26/08/99)

                                  “两国论”阴云笼罩下的台湾 

                                           ● 漫真

                 今年7月中下旬,本人有幸应台北中国青年团结会之邀,参加“
               新世纪华人前瞻论坛——第九届台湾之旅”的学术交流参访活动。代
               表团的约50位成员来自12个国家,清一色的都是中国大陆旅居国外的
               学人游子,也都是首次踏上台湾这一几分陌生、几分熟悉的宝岛。

                 也许是命运的因缘际会,也许是新世纪的钟声过早地来临,我们
               这些从小深受“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神圣领土”的政治文化熏陶
               的大陆学子,一到台湾就置身于“两国论”所掀起的轰动效应之中,
               不由自主地投身到以“两国论”为核心内容的跨世纪“前瞻论坛”。


               是异国还是故郡?

                 我们是7月13日到达台湾的。四天前,李登辉在接受“德国之声”
               记者采访时,初次将两岸关系定位于“国家与国家,至少是特殊的国
               与国关系”。7月12日,陆委会主委苏起进一步表示,今后国府将不再
               使用“对等政治实体”、“一个中国”的说法。但对我们这些持中华
               人民共和国护照,初来乍到台湾的大陆人来说,却没有踏上异国之感。


               顿生“他乡遇故知”之感

                 到达桃园机场,见到的是熟悉的炎黄肌肤,听到的是熟悉的流畅
               国语。一眼望见前来接机的接待人员,顿生“他乡遇故知”之感。驱
               车进城,映入眼帘的是熙熙攘攘的夜市小吃,目不暇接的中文招贴,
               对久居国外的我(福建人)来说,自是倍感亲切。看到冲出街面的遮
               雨屋檐,与福建厦门的沿街景观是那样的相似,难免令人产生神游故
               国旧地的恍惚错觉。

                 在随后的参访活动中,我们又进一步感受到,虽然海峡两岸历史
               同源、文化同根、语言相通、习俗相近,但由于两岸制度差异,台湾
               官方和民间人士对两岸政治现状和统独前景的认知,以及政治人物的
               行为模式,与大陆方面又有较大的差异。我们访台期间,拜访了陆委
               会、海基会、侨委会、青辅会、外交部、新闻局、救国团、立法院以
               及国民党、民进党、新党三党党部,参加了多场研讨会。台湾政府官
               员的学识和亲和力,学界人士的理性而不乏幽默的论辩风格,特别是
               国民党“名嘴”陈学圣和民进党策士郭正亮的一场同台解答和辩论及
               海基会副秘书长吴新兴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超出我意料的是,除了新党和部分国民党人士对“两国论”痛加
               批评外,我们所接触的大部分政府官员和政界、学界精英,都表示赞
               同“两国论”。他们认为,“中华民国”本来就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
               家,目前不但有效统治台澎金马地区,举办各种选举,征税征兵,而
               且国防、外交独立,拥有一定数目的邦交国,怎么能说不是一个国家!

                 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有重要的国际地位,同样也是主权独立的国
               家。台湾早已不将北京视为“叛乱团体”,也不想与北京争夺国家领
               导权。这种看法,在民间也有不少回响。一些民众在电视“叩应”节
               目中表示,“两国论”吐出了台湾人民压抑已久的心声。

                 从台湾优先的理念出发,“两国论”或许不乏民间支持。但从大
               陆海外学人的角度看来,却无法接受“两国论”的说法。我们可以理
               解台湾人民何以不愿意改变其所享有的自由生活方式,何以不愿意现
               在就与大陆统一,但无法理解台北为何要把统一前的两岸关系界定为
               国与国关系,而造成两岸关系的不必要紧张。

                 不少访问团员担心,“两国论”的提出,将使大陆海协会会长汪
               道涵今秋难以如期访台,一日“两国论”入宪,两岸还可能兵戎相见,
               这对两岸的中国人都不是一件幸事。


               统独远景与台湾情怀

                 从与国民党和民进党人士的接触中,笔者感到两党虽然都支持
               “两国论”,但政治目的有所不同。国民党提出“两国论”的主要目
               的,是避免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与北京举行政治谈判,并以此
               与民进党争夺中间偏独的选民。而民进党支持“两国论”的目的,则
               是通过推动“两国论”入宪,实现台湾独立的理念。国民党重在维系
               两岸关系现状,同时不排除未来统一的可能性,民进党更急于撇清与
               大陆的关系,不愿接受未来统一的预设选项。

                 对于两岸的统一前景,国民党人士认为,大陆民主化是统一的前
               提,希望大陆加快政治改革;如果大陆能像美国那样民主、富强,台
               湾人自然希望两岸立即统一。但民进党人士对此却不以为然。笔者曾
               询问民进党中央党部的一位人士,对于统一,你们最怕的是什么?如
               果大陆经济繁荣,政治民主,你们还要独立吗?那位人士对我们团员
               回答说,即使那样,民进党也不会接受统一;台湾有其独特的历史和
               文化,若从利益角度考虑,台湾宁可成为日本或美国的一部分。

                 一位民进党籍的立法委员则对访问团成员表示,本省人与外省人
               在血缘上有明显区别;他们的祖先几百年前来到台湾,他们身上流有
               原住民的血液。由此看来,民进党人士之所以主张台湾独立,不完全
               在于两岸制度差异,跟一部分台湾人的省籍认同和亲日亲美情怀也有
               很大关系。

                 如果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到一些台湾人的亲日情怀,蕴含着对台
               湾近代史的特殊解读。清廷将台湾割让给日本的往事,使一些台湾本
               省人产生被出卖的遗恨怨懑之情。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伴随着血
               腥的镇压和皇民化教育,不过到了殖民统治后期,却把台湾治理得较
               有头绪,难说没有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建设规模。

                 相比之下,国民党政府来台之初,官员腐败,军纪不整,加上“
               二·二八”事件中大批本省人被国军屠杀,使一些本省人觉得国民党
               统治还不如日本统治。李登辉曾经颇为自得地宣称,他二十多岁以前
               是日本人,集中反映了一部分台籍人士对日本的好感。台湾之旅期间,
               笔者亲身感受到日本文化对台湾的影响。从日式建筑的总统府,到摩
               登的新光三越,从比比皆是的日本餐馆,到深得口碑的进口日货,构
               成了一幅不同于大陆的奇特景观。

                 但从大陆看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只是由于清廷在
               甲午战争中失败,才被迫将台湾割让给日本。日本对台湾50年的殖民
               统治以及其后对中国大陆的野蛮暴虐和疯狂屠杀,给中国带来的只有
               屈辱和灾难。大陆人士很难理解和接受台湾何以会有亲日情结,更难
               想象居然有人会忘却日据时代的奴化历史,向日本靠拢。难道台湾人
               在日本的统治下就会有“出头天”吗?


               血浓于水的真情流露

                 虽然访问团是在“两国论”及其所诱发的两岸关系紧张的氛围中
               渡过台湾之旅的,但在15天的参访活动中,青年团结会的个个学子对
               我们的生活起居悉心照料,不厌其烦;对参访活动精心安排,周全策
               划,使我们时时感受到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

                 我的一位台湾故友告诉我,她初次到大陆访问时,感到一切都是
               那么熟悉,并没有旅居异国之感。我的一位初次谋面的老舅公,年近
               九十,谈起他三年前从台湾去大陆探亲,总是称之为“回家”。最难
               忘的是临行前夕的惜别会上,访问团员和接待我们的青年团结会会员,
               彼此不分男女,不分观点,哭作一团,难分难舍……对宝岛山川秀色
               的眷恋和对台湾人民的同情理解,使我们既不愿见到台湾走上与大陆
               分裂的不归路,也不愿见到两岸兵戎相见的惨相。我突然领悟到,人
               类的感性和理性是相通的,两岸人民多一分情感交流,就会多一分理
               性抉择。但愿历史上“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台岛遗恨不再重演,但愿
               两岸人民在新世纪里,能迎来“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一天!

                    (作者是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联谊部部长,本文发自华盛顿。 )




--


           浮云白日,山川端庄温柔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xb245.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41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