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ujiang (star), 信区: HotNews
标  题: 李登辉玩火必自焚,战争警告绝非儿戏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Sep  8 11:23:45 1999) WWW-POST

                李登辉玩火必自焚,战争警告绝非儿戏  
  一九九六年反『台独』斗争的胜利在今天有哪些借鉴意义? 

  对台湾的军事实力应作什么样的估计? 

  台海形势一旦恶化,美国军事介入的可能性有多大、怎样介入? 

  李登辉不顾全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于8月29日操纵国民党十五次代表大会第二 次会
议通过决议,将“两国论”列入国民党党策。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负责人正告 李氏
:这种做法是在葬送国民党的前途,更是将台湾人民一步步地推向战争的深渊。 

  明统暗独用心何其毒 

  李登辉上台后,由“明统暗独”到内外皆独”,一步步地暴露出他台独的反对本质。
 

  主持人:李登辉上台后,他是如何一步步地暴露出台独的真面目的? 

  仇伟:李登辉上台后,台湾当局在一个中国的问题上发生了变化。主要体现在极力 
谋求与大陆的对等地位,拓展所谓的国际生存空间,逐步从蒋氏父子确立的立场上后退。
 

  李登辉刚上台时,为稳定内部的局势,在两岸关系上并没有采取动作,口头上仍维 
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并表示 “只有一个中国的政策,没有两个中国的政策。”但在他权 
力地位稍微稳固后,就在1991年通过了《国统纲领》,虽然还是戴着一个中国的帽 子,
但是在两岸地位的问题上,却说什么两岸是互不隶属的对等政治实体,这是他迈出 的分
裂第一步。以后,李又大搞所谓务实外交,1993年年初到东南亚四国以度假为 名出访。
1993年李又首次推动台湾参与联合国事务,要求联合国重新审议1971 年通过的2758号决
议。表明他向着分裂国家迈出了重要一步。 1993年下半年在 美国西雅图的APEC会议上,
以中华台北名义出席的台湾“经济部长”江丙坤声称, 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两
个互不隶属的主权国家,台湾奉行的是以一个中国为指 向的阶段性两个中国政策。1994
年,李在与司马辽太郎谈话中说什么“台湾必须是 台湾人的东西”。7月发表的《台海两
岸关系说明书》中,要求“充分体认”两岸“在国际间为并存之两个国际法人的事实”。
这些都是从一个中国立场上严重后退的动作。 

  主持人:我们与台独斗争的结果怎么样? 

  仇伟:每当台湾出现分裂的苗头,我们都与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强烈要求台湾当 
局回归到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当局不得不重新作些“澄清”。如江丙坤的言论经过我们 
的严厉批驳后,台湾当局不得不说这是个人的说法,不代表台湾的立场。这些还是属于 
量变的阶段。 

  主持人:近些年台湾当局不惜血本拼命购置先进武器,妄想以军事上的“实力后盾”
 作为搞台独的基础,对台湾的军事实力应作怎样的估计? 

  王保庆:台湾虽不能说是不堪一击,但我军在各军兵种上占绝对优势。中程导弹和 
远程弹道导弹,台湾都没有。美国虽然一直支持台湾,但给台湾的飞机是美国三流的, 
台湾的导弹防御体系,五年以后也建立不起来。台湾的防御工事比较坚固,它的制空能 
力在海峡范围还勉强能负隅顽抗,超过这个半径就不行了。它有低空、中空、高空三种 
防务能力。地面的港口机场等设施搞了几十年。其弱点一是台岛的防御共分成七个战区,
 部署比较分散;二是外岛与本岛容易被分隔;三是外贸依存程度高,这些特点决定了其 
抗封锁能力差,经济运行及内部资源补给代价较大。 

  李登辉台独行径屡屡受挫 

  1996年,李登辉的台独就在我政治军事的重拳面前碰得头破血流 

  主持人:李登辉在1996年以私人身份访美,公然鼓吹台独。以江泽民主席为首 的党
中央领导全国人民与之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取得了胜利。1996年的这场斗争 对于今天
反对“两国论”有什么重要意义和借鉴价值? 

  仇伟:针对李利用美国的亲台势力企图扩大国际影响,突破一个中国原则的企图, 
以江泽民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率领全国人民与李登辉展开了坚决的斗争。从1995年 下半
年到1996年3月,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反分裂反台独斗争,先后进行了对台舆 论斗争,在
两岸关系上暂停两会商谈并在台湾海峡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多兵种联合作战 演习。 

  王保庆:当时我军的演习,实际是对台湾进行的一种封锁。台湾方面评估认为,我 
们对台作战有两种样式,一种是登陆作战,通过夺取制空权和制海权,用军舰输送的方 
式占领台湾。另一种对台作战方式是封锁。因为台湾有大小20 个岛屿,外岛较分散, 容
易造成对它的通商港口封锁,台湾的地域狭小,它的外贸依存度高,占 60%,封锁 它一
到两个月就会不战自乱。为减少台湾民众损失,减少我方的损失,封锁作战能够达 到的
战略目的效果比较好。 

  在我军1995年至1996年的几次大规模军事演习之后,台湾方面也在1997年和1998年搞
了四次三军反封锁的军事演练。可以看出,这两年台湾对大陆的军 事战略由抗登陆转为
反封锁。 

  1996年的军事演习,使得台湾经济上遭受不小的损失。外资撤出,贸易停止, 这是
军事威慑产生了经济效果。 

  主持人:经过我们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坚定的斗争,美国政府和台湾民众方面对于一 
个中国问题在认识上有了哪些变化? 

  仇伟:通过这场斗争,使美国认识到了中国在维护一个中国问题上的坚定的立场, 
认识到中国领导人、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底线。也正是经过 
这一轮的斗争,使得美国感觉到与中国在地区安全、海峡的稳定、两岸关系的发展等许多
重要的战略性问题上有了共同语言,美国也要求台湾当局与大陆开展对话。中美关系 出
现了缓和和发展的势头。岛内百姓和政客都认识到稳定两岸关系是台湾最大的利益所 在
。在恢复两岸协商对话的问题上,我们提出必须在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下重新开始政 治
对话,取得了主动。这才有了两岸关系自去年以来在政治对话上的突破,有了去年年底的
汪辜会晤,也有了今年的汪会长预期访台。台湾的“总统”参选人提出的两岸关系 的主
张都比较温和,要求与大陆进行全方面政治对话,就连一直鼓吹台独的民进党陈水 扁也
提出了“新中间路线”,欢迎汪会长访台。 

  1996年的斗争是李登辉上台以来,两岸围绕着是否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进行的 一场
非常尖锐的斗争,它更加巩固了一个中国的原则。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打美国牌是李登辉的如意算盘,但李还是看错了国际形势。因为“两国论”不仅挖 
了我们“一个中国政策”的墙角,同时也挖了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墙角。主持人: 
李登辉选择“两国论”出台的时机可谓是处心积虑,应该说还是有其国际背景的。 

  仇伟:李登辉的“台独”本质决定了他是不会善罢干休的。在两岸关系发展势头对 
他不利的情况下他总是要出来,挑起统独矛盾,抑制两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自去年以 
来,他就组织班子,研究如何在台湾的主权地位问题上取得突破,实际上“两国论”泛 
滥之初,已经酝酿了很长时间。 

  今年5月份以来的科索沃危机以后,李觉得时机来了,他感到,国际形势的发展使 
他的 “台独”活动有机可乘,一是当前的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霸权主义上升和强权政治 
抬头的局势,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武力干涉南联盟,使 
李登辉觉得他有可能从国际上的新干涉主义中为他的分裂活动找到依靠。二是亚太周边 
的形势使李登辉觉得也有可以利用的因素,比如美国和日本在亚洲建立战区导弹防御体 
系,对日美安保防卫指针进行了修改,对周边事态进行了重新界定,李登辉觉得对台独 
有保护作用。 

  另外,是美国进入了新的一轮国内选举政治的周期,出于政党之争的需要,对华政 
策历来是美国总统选举里最有争议的地方,竞选者总要借攻击上任总统的对华政策来为 
自己在政治上得分,中美关系常会随着美国总统选举进入一个低潮;新总统上任后,经 
过中美间的斗争,对于中美关系会有重新认识,会重新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这也是有 
规律可循的。在这个选举形成的中美关系的波谷里,李登辉觉得有机会可以利用。美国 
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更使李登辉坚定了这样的想法:现在所处的国际关系形势对中 
国不利,中共方面会忍痛吞下台湾独立向前迈进的苦果。 

------------------------------------------------------------------------------
--
 

--
from lujiang@mail.hr.hl.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lju.hlju.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