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erminater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信区: HotNews
标  题: 台海危机的幕后风云(上)
发信站: 大红花的国度 (Wed Jun 21 18:09:45 2000), 转信

     自从去年李登辉抛出“两国论”以来,海峡两岸的局势一直不平静。今年陈水扁
当选台湾新的领导人以后,两岸关系更是雪上加霜,军事对抗不断升级,从传统的火炮
到现代化的舰艇、飞机、导弹,媒体上也不时传出喊打声。其实,海峡的幕后,有着更
加广阔的国际和历史背景,朱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一语中的:海峡两岸的对抗,实际上
是太平洋两岸的对抗。表面上的海峡两岸,或者是大陆台湾加上美国三方的棋局,幕后
的导演只有两个,海峡的幕后风云,实际上就是太平洋两岸的又一次较量。本文仅就个
人看法略陈陋见:
    “台独”的爆发
    “台独”势力在台湾岛上的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如果从日本侵占台湾时就算
起,也算是有历史了。但是直到李登辉上台之前,“台独”在台湾岛上还不能算是势力
,更没有形成大气候。而说到“台独”势力在台湾岛上的爆发,则要从去年李登辉突然
抛出“两国论”算起。爆发的直接原因也许很简单,美国在全球推行其新霸权主义,并
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许多年来的经验表明,中美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
是海峡两岸关系的晴雨表,每当中美关系出现起伏,“台独”势力就开始抬头,而在中
美关系遭受重大挫折之后,“台独”势力也就迅速甚嚣尘上。
    军事对抗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以后,“台独”势力成了可以支配台湾政局的重要势力,台海局
势迅速恶化,军事对抗节节升级。台海局势迅速升温,使之成为影响东亚以至于世界局
势的热点,而对于台湾的政治态度,也成为检验与中国邦交的试金石,在不长的时间里
,中国政府得到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关于一个中国的明确政治承诺。它不仅说明台湾
问题对于国际局势的重大影响,也同时表明大国邦交在当今多极化的国际政治格局中举
足轻重的地位。
    山雨欲来
    陈水扁“5.20”演说一出,从中央政府冷淡的反映和此后频繁的军演中,任何关心
台海局势的人都已经能够明确感觉到山雨欲来。这种感觉不仅仅表现在中国政府越来越
强硬的外交态度,频繁的军事演习,更加令人紧张的是中央政府明确表示的“不坐视台
独势力膨胀”和“不能无限制拖延,要有一个时间表”。于是,瞩目的焦点之一就是猜
测哪一天的清晨,海峡上空笼罩已久的战云会变成硝烟?
    矛与盾
    海峡两岸长期分离的结果,至少包含了一个历史上的客观条件,那就是台湾海峡和
美国的干预构成了一道曾经无法逾越的天然的和政治军事的屏障。今天,天然屏障已经
基本消失,政治军事屏障也已经减弱,只是由于思维的惯性,极少数“台独”分子还以
为盾牌依然坚固。不同的只是,和几十年前相比,海峡两岸的攻守已经转变,这是每一
个人都很清楚的事实。
    大国政治
    在刚刚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类发生了两次史无前例的世界大战,战争总结出一条
经验,那就是大国一致原则,一旦这项原则遭到破坏,发生世界大战的危险性就会大大
增加。即使在冷战的两极格局下,大国一致的原则依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换言之,
在国际政治格局中,事实上的军事和政治大国对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负有更多的道义和
实际的责任。
    美国的利益
    冷战之后,国际政治格局不论是当今的一超多强模式还是以后的多极模式,大国政
治的基础并没有改变,大国一致原则依然是维护国际局势稳定的基本框架。美国是这一
个多角天平中最重的一个砝码,也是这一格局的直接受益者,一旦大国之间出现冲突,
美国的根本利益就会受到损害。台独份子的底牌,不过是希望山姆大叔的军事干涉,而
历史的经验表明,成功的军事干预,例如一战二战,使美国大发战争财;而军事败笔,
例如朝鲜越南,则造成美国地位下降;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美国的传统重心是欧
洲,北约的东扩,是得分;而国家导弹防御计划碰壁,是失分;在局势未明之前,没有
迹象表明美国会把下一注全部压在台湾,当然,这是考虑到中国作为一个重量级选手的
分量作出的估计。况且,大国对抗只会两败俱伤,这也与美国急于称霸的策略不相符。
所以,台海引发的太平洋两岸的对抗,只是美国的一个策略,而不是美国的根本利益所
在。
    不同的策略
    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中国的根本利益所在,在这一点上,中国政
府不会有一丝一毫的让步,对于这一点,国际社会看得很清楚。然而摩擦毕竟发生了,
那是策略层面的,而不是根本的对抗。中国的政策很明确,尊重历史的分歧,包括国共
两党的分歧和冷战留下的分歧,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和平统一;就是说,海峡两岸一
家出一根铁轨,共同铺设一条铁路,让一个国家这辆火车在上面行驶,推动中华民族的
共同进步。美国推行模糊策略,一直使用快三十年前基辛格博士在那个不眠之夜的急智
推行双轨政策,只承认一个中国,就是承认有一条铁路,大陆和台湾是两条平行的铁轨
,最好永远不要走到一起,当然更不用说跑火车了。陈水扁会错了意,想得更偏,意图
鼓动美国帮忙,干脆把已经铺好的铁轨也拆除算了。中美的合作基础是有一条铁路,争
议是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是否让它发挥经济效益,陈水扁则完全打错了算盘。
    不沉的航母
    从美国的角度考虑,台湾是美国停泊在太平洋西岸的一条不沉的航母,它正好处在
北起库页岛,南迄澳大利亚的中间,又是伸向中国腹部的一只拳头,具有重要的战略价
值。所以,除非万不得已,美国不会放弃干涉台湾。这中间有一个并不矛盾的原则,就
是美国在外交上公开承认一个中国,承认对中国的承诺,不准备卷入可能发生的海峡两
岸的军事冲突,但同时又自食其言,不断向台湾提供先进武器,鼓动台湾打内战。
    台湾能支持多久?
    这是一个难于估计的问题,因为变量太复杂。假定一个先决条件,基于国际政治形
势的考虑,美国不希望台湾宣布独立,那将使美国处于被迫立即回答“Yes”或“No”的
尴尬境地。现在假定陈水扁宣布独立,在大陆的政治和军事压力下,一是台湾政局发生
变化,“台独政府”下台;二是大陆对金门等敏感地区采取有限军事行动,影响岛内经
济,促成政局变化;三是海峡中形成军事对抗,岛内经济崩溃,形成政局重组;四是大
陆向台湾发动直接军事进攻,在一片废墟上完成军事统一。有一个常识,政治稳定是经
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战争等于零经济或者负经济。估计平民对于战争的承受能力,并
考虑到和平居民对于避免战争的希望和对战争的承受能力以及战争的正义性和感情性因
素,战争可能不会超过一百天。这个结果可能让美国渔翁得利,却是陈水扁不愿想的,
美台的根本分歧是,谁来承受炸弹。 
--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166.111.169.167]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automobile.bbs@smth.]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