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sxdm (猫王), 信区: HotNews
标 题: 与中国共处
发信站: 紫 丁 香 (Sun Apr 30 18:04:38 2000), 转信
社论/言论/天下事
30/04/2000
与中国共处
● Z. 布热津斯基博士
欧亚政治已取代欧洲政治成为世界事务的中心。当年欧洲战争对
美国构成威胁时,美国别无选择,只能参战,以防止新的冲突爆
发或产生一个敌视美国的欧洲强权。于是,美国在20世纪对世界事务
的参与始作俑于欧洲。而今天,世界稳定的关键乃取决于欧亚几个大
国的互动关系。据此,美国的政策设计必须从跨越欧亚大陆的角度出
发,包容其中的特别双边关系,形成一个统筹兼顾的整体战略。
正是在这个欧亚大框架下,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应得到调控,其重
要性应得到正确地估计。对华关系应成为华盛顿亟需处理的四大重要
的国际关系之一,其它三项分别为与欧洲、日本和俄国的关系。美中
关系之影响重大,远远超出了其狭义的双边关系的范畴。与其它一些
只涉及两国间利害的双边关系(譬如,美国与墨西哥的关系)不同,
美中关系严重影响到其它有关国家地区的安全与政策,并关系到整个
欧亚地区的力量平衡。
具体来讲,东北亚和东南亚的和平非常依赖于美中关系的发展状
态。美国与日本的关系也受到美中关系的重大牵连,也事关日本
在亚洲政治和军事角色之定位的好坏。还为重要的是,中国的走向将
从某种程度上影响俄国的选择:到底是向大西洋为轴心的欧州靠拢对
俄国有利,还是与一个反美国的中国结盟更具吸引力?
值得马上补充的是,对中国来讲,中美关系也是极端重要的,还
有其与日本、俄国和印度的关系。事实上,中国认为中美关系是
这四大关系中最为重要的,至关中国未来发展繁荣的大局。中美关系
一旦破裂中断,将会即刻减少中国对外国资本和科技的获取。每当中
国出于民族情感(如对台湾问题)或野心勃勃的全球抱负(如准备用
“多极”取代美国的“霸权”),而打算采取较为强硬的政策的时候
,中国领导人就必须认真考虑挑战中美关系的严重后果。总而言之,
在美中关系这道复杂公式中,北京必须小心,以免中国的远大抱负与
眼前的紧迫利益发生冲突,而华盛顿必须谨慎,防止美国的欧亚战略
利益由于对美中关系的战术性处理不当而遭到损害。
理清历史的背景
如果美国想勾画出对中国的长期政策,并解决目前其对华政策的
两难状态,就必须首先清楚地弄懂中国的实质。很不幸,美国在这个
关键题目上至今仍呈一片混乱。一些号称帮助了解中国的著作经常刻
意造就某种模糊的效果,有时甚至走向了神秘的极端。于是,在美国
公众的印象里,一个注定要在2020年前后成为反美大国的恶意中国形
象,不断与一个正在由美国投资家逐步改变成大香港式的善意中国形
象发生冲突。目前,无论是在公众或是国会中,都还没有形成对中国
问题的一个现实共识。
近年来,美国政府对中国的态度也显得缺乏一致性。有不少指责
认为:克林顿政府经常迫于民间和国会的压力,表现出对中国政策的
摇摆不定或只顾面子。总统本人不愿意为防止美中关系被国会破坏而
作出努力,国会中也有人一有机会便拿美中关系开刀。从总统在1999
年春天对中国入世贸一事的误判,及国会始终
有利用中国问题哗众取宠的倾向来看,以上指责绝非无中生有。
另外,有关中国在美国的公众形象,也经常出自于号称是代表了
中国现实与未来真实的特殊像征符号。于是,许多美国人便认为天安
门广场是代表了共产党主义的持久压迫,西藏问题则象征着不断强化
的民族沙文主义。也有一些美国人认为,上海的摩天大厦、中国通过
网络、旅游、外资等手段所进行的自由市场开放,都代表着一个经济
奇迹,代表着这个国家正逐步摆脱共产主义的躯壳。到底哪一个中国
才是真实的中国?在未来的岁月里,美国究竟会与哪一个中国交恶冲
突抑或和平共处?
我曾对中国多种现有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著作加以研读,也有同
中国人打了近四分之一世纪交道的经验。我认为,欲正确地认识中国
,首先必须承认几个显著,但是关键的事实:中国国土广大,不得忽
视;中国历史悠久,不得小看;中国绝非强大,尚无需安抚绥靖;但
中国野心勃勃,绝不可对之掉以轻心。这是一个主轴式的古老文明,
拥有世界人口的近20%,富于历史延续性的独特传统,大一统式的国
家,同时被雪耻过去近两个世纪的屈辱之决心和甚为高傲的自信心所
驱使着。今天,中国已是一个区域大国,尽管它还没有能力挑战美国
的全球利益,甚至在远东地区也尚无法与美国相匹敌。
中国的军事力量,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10年里,都还无法对美国
本身形成主要威胁。除非中国领导人选择自杀性行为。中国的核力量
还主要是起威慑作用。中国的军力在稳步增长,但绝非穷兵黩武,其
科技水平也还不敢令人恭维。但也要承认,如果在远东出现至关中国
利益而并非美国紧要的区域战事,中国绝对能让美国付出难以承受的
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军事力量在区域范围内已颇成气候,
并且还在增长。
然而与前苏联不同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不能构成一种对美国
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全球式挑战。其共产主义系统正加速演化成一种国
家化集权体制,其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就更为有限。众所周知,中国
并没有卷入任何重要的跨国革命活动,其有争议的武器出口也更多是
出于商业或双边关系的缘由。(于是这与法国或以色列所进行的军火
贸易也没大两样,实际上以色列还向中国出口军事科技。)
而且,中国近年来的国际行为也是相对克制稳重的。中国没有针
对反击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联合国军事行动行使否决权,也没否决安
理会对科索沃实行国际托管的决议。中国同意向东帝汶派遣联合国维
持和平部队。与印度对待果阿地区和印尼对待东帝汶的粗暴作法不同
,中国以和平手段促成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中国在1998年亚洲经济
危机中有充分负责任的表现,并为此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最
后一个要点是,中国目前为加入世贸的努力,无论其具体谈判立场如
何,乃凸显出其对国际多方合作的浓厚兴趣。
中国的内部矛盾
当我们开始细致考查中国的内部情况,并联系到中国对美国的看
法时,整幅图景就变得更加复杂化了。中国的事情还处在未完成状态
。其共产主义革命已成强弩之末。后共产主义的改革只取得了部分成
功,主要是停留在乡镇企业的层面上,但这已使传统的教条主义作出
了不少妥协和让步。结果是中国目前成了一个大杂烩,国有工业和政
府官僚机构还保有共产主义教条的残渣,同时由外国资本带动的私有
企业则充满了活力,两者成不和谐的共存状态。于是,中国未来的系
统走向还有待充分浮现,但很明显,目前这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共
存的现像是自相矛盾的。
中国的经济起飞和政治改革由此脱节。到一定的时候,二者之间
的鸿沟将大得令人无法容忍,必须要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而且,中
国现时并不年轻的领导层不久就会被新一代人取代,这一代新人的政
治智慧既非源于大跃进,也非来自文革,以上二者均是共产乌托邦的
副产品。新一代领导人成长于邓小平务实的经济改革浪潮中,于是更
有可能改变目前中国政治改革滞后的局面,使其跟上经济改革的步伐
。
当领导层设法减小自己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距离时,人权问题也就
会变得尤其敏感。对个人政治权利的限制,对宗教自由的束缚,和对
少数民族的镇压——特别是在西藏——与正在成长的社会和经济的多
元化颇为格格不入。最近对法轮功的镇压也显示出当局在意识形态和
政治体系方面的脆弱敏感。由此看来,自由问题正成为当局一个愈发
棘手的处理对象。实际上,几乎可以有把握地预言,在不远的将来,
可能就在未来10年之内,中国将经历一场严重的政治危机。
无论未来中国政治的前景如何,这个国家在可预见的将来还无法
成为一个世界大国。世界大国的定义,应包涵超强一流的全球军事力
量,对世界金融和经济的重大影响力,绝对的科技领先和一个富于吸
引力的社会生活模式,这一切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辐射世界的政治
能量。就算中国经济仍可以持续增长——尽管这
不太可能,若想要名居榜首中国至少还要再花几十年功夫。另外,其
薄弱落后的基础设施,再加上其由于人口庞大所造成的人均贫困,都
说明中国的底气尚且不足。
目前一些人对中国崛起成世界超级大国的过分恐惧,颇让人联想
起早先我们对所谓日本崛起倾向的歇斯底里。当时这种歇斯底里也只
是机械般地只盯着日本的经济增长率,而忽视了对其它复杂因素和条
件的考虑。当年日本曾买下纽约的洛克菲乐中心,令不少美国人对日
本人扩张潜力的偏执恐惧达到了极点。
不过,中国未定的国内形势令其对美国的态度相当模糊,有时甚
至是充满敌意的。尽管中国的领导人明白中国需要与美国建立一种稳
定与合作的关系,以利中国的持续发展,但中美间由于前苏联威胁所
形成的战略伙伴关系已不复存在。此种关系在1972年中美签订上海公
报时开始,在1980年两国建交时得到进一步巩固。原来30年中的两个
敌对国家竟戏剧般地达成了10年的战略合作。今天,由于苏联的解体
,中国既不是美国的敌人,也不再是战略伙伴。如果双方都较劲的话
,美中倒有可能变成对手。
渲染消极的方面
目前,中国对美政策是一个混合体,在有特殊兴趣的方面合作,
对美国的国际角色却呈抵制态度。后者也带动了中国一系列旨在削弱
美国全球领导地位的外交努力。中国对俄国的政策在言辞层面上明显
地很友好,经常宣扬一种“战略伙伴关系”。中法关系也是如此(可
能并不令人奇怪),双方都表现出(譬如在
1999年10月江泽民主席与希拉克总统的首脑会议上)对全球“多极化
”概念的信奉,此乃对不讨人喜欢的美国“霸权主义”的反制。
实际上,“霸权主义”已成了中国形容美国目前国际作用的一个
常用语。中国的公众舆论和国际关系专业杂志都普遍把美国作为一个
到处伸手、称霸、傲慢和习惯干涉别国事务的强权加以谴责,认为美
国愈来愈喜欢诉诸武力,甚至有可能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
北约在科索沃的战争行为,更让中国相信美国宁以牺牲对它国主
权的尊重为代价行使干涉主义政策,这对中国乃是不祥的暗示。正如
一位中国的专家所警告的:如果反共或反政府势力在中国掀起骚乱并
不能被很快地控制住,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加入到反华的浪潮中来
,在这种情况下,霸权主义(可能由多国联盟组成)就可能对中国发
动军事侵略。
以上观点在中国人圈子里既不极端也非孤立。这种指责也伴随着
一个不断加深的忧虑:即美国正在远东努力促成一个反华的联盟,包
括了重新武装的日本、韩国,还有台湾,“就像组成了一个东亚小北
约”。美国、日本、韩国就建立一个战区联合反导弹系统的讨论也加
重了中方的疑虑。美国和台湾媒体偶有对台湾打算加入此系统的猜测
就更激怒了中国人,认为这是美国欲把台湾永久从中国分裂出去的另
一证据。
目前中国渲染美中关系消极层面的一个最好例证,恐怕是欲为两
国正加剧的对抗寻求深层的理性和文化根据。大陆拥有的香港报纸—
—《大公报》在1999年9月发表了一篇重要社论,题目为“论中美冲
突的文化根源”,试图阐明“中美冲突的深层根源是神圣与世俗两种
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有意思的是作为一个共产体制,中国却认为
自己代表前者:“中国文化一向强调天人合一。”这个特色被认为是
与“美国主流文化的消费和享乐主义风气”形成鲜明反差,并使得美
国人“轻视东方文化,认为其是落后加愚昧。”该社论由此得出了颇
为生硬的政策推理:“在中美关系中,欲永远解决政治理念方面的冲
突,包括人权、民主和自由等,是绝对不可能的。”
可以肯定的是,以上观点部分是具操纵性的,意欲置美国于意识
形态上的被动地位。这样的观点并没为北京描述出中美关系的总的性
质。由于北京寻求限制美国的全球优势(及由此带来的对中国的影响
),它需要为这种有限对抗找到一些理论上的支持;但中国出于其自
身国内利益的考虑,也需要维护与美国合作给自己所带来的好处。在
对抗与合作间寻求一个平衡点绝非易事,尤其是在中共领导人还没能
找到一个能有效替代马列主义的新理念的情况下。这个关键现实遏制
了中国反美倾向的激化。
于是,中美的军事关系得以保持,经济纽带不断加强,政治关系
也相对适宜,尽管中国在与莫斯科、巴黎和其它一些国家的联合宣言
中不断鼓吹“多极化”,谴责“霸权主义”。其结果是一种令人困惑
不已的悖论,其中包含了共产主义和中国民族主义的辞藻和情愫。这
个悖论反映了中国领导层在国内外同时遭遇到的两难境地,及由此造
成的其国内外政策的两难。
毫无疑问,中国的领导人,大都足智多谋加立场强硬,乃已意识
到了这种内在的两难状况。他们必须认清,法国人尽管嘴上叫得响,
却是不会加入什么北京—莫斯科—巴黎反美联盟的。他们也应知道俄
国,除了某些并非先进的军事装备外,可提供给中国的东西并不多。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必须明白——事实也证明他们确实明白——在这
历史的岔路口,中国与美国的关系于中国的前途至关重要。与美国的
过度敌对绝对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依此思路还可得出另一观察。中国目前在国际社会中的角色,既
不似1930年时代的军国主义日本,也不像1950—70年代在意识形态和
战略方面都充满威胁的苏联。尽管这些类比在一定程度上都有些误导
,但中国的目前状况确与大约1890年代的德意志帝国颇有相近之处。
那时,德国的政策复杂多变,国家正处在上升趋势。像今天的中国一
样,德国的野心是由一种在国际上缺乏尊重与承认所引发的愤怒所驱
使的(当年德国是面对大英帝国,今天中国是面对一个傲慢的美国)
,同时德国也耽心被一个愈发充满敌意的反德联盟包围。德国的野心
还源于大多数年轻人正在兴起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由此引发的重新
安排瓜分世界格局的欲求。
没有人确切知道在四分之一世纪之后1914年开始的那场欧洲战争
,是否可能由于1890年代时更明智的政策而得以避免。相同的,也没
人可以预测中国在未来25年内的走向。然而,目前要避免什么样的前
景应是不证自明的。对于美国来说,这需要战略性的头脑清醒,才能
有效地处理台湾这个敏感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才可能完成使中国融
入到欧亚平衡大框架中来这个长远任务。
十诫:中国的实质
1. 中国不是美国的国际敌人,也非战略伙伴,尽管中国不乏敌意地
称美国是“霸权主义”。
2. 中国将不会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尽管它是有能力争取其国家利
益的区域性大国。
3. 中国对美国的安全不形成直接威胁。
4.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不对美国形成意识形态的挑战。
5. 中国并非地区性不稳定因素,事实上,它的国际行为是相对负责
任的。
6. 中国的政体既非独裁也非民主,而是一个集权加官僚的专制体制
。
7. 中国并不遵守人权的国际标准,对西藏新疆一带的少数民族也缺
乏容忍性。
8. 中国的经济正向良性方向发展。
9. 中国可能难以避免一场国内政治危机,因为商业共产主义是个自
相矛盾的现像。
10. 中国对其政治方面的演变及其欲扮演的国际角色还没有清楚的
前瞻和设想。
II. 为了战略均衡
--
浮云白日,山川端庄温柔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xb238.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3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