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rijif (国王与小鸟), 信区: HotNews
标 题: 《南京大屠杀》作者华裔女作家张纯如自杀身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Nov 12 08:41:00 2004), 转信
http://photo.sohu.com/20041112/Img222948882.jpg
资料图片:张纯如
核心提示:11月9日,以《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成为美国畅销书作家的张纯如(美籍华裔),在美国加州自己的轿车内中弹身亡,有消息推测,年仅36岁的她可能因患忧郁症“自杀”。张纯如女士去世的消息昨天传到国内,使南京大屠杀研究学界为之震惊,权威学者孙宅
巍指出,她是发现南京大屠杀核心资料《拉贝日记》的关键人物,她的英文著作第一次让欧美人士翔实地了解了南京大屠杀,在世界范围内对揭露日军暴行有重要意义。南师大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昨日向张纯如的家属发去了唁电,以示哀悼。
美媒体报道张纯如死于枪伤
美国报纸《the Mercury News》报道对此事件报道如下:
作家/记者被发现在Los Gatos死于枪伤
――张纯如把三十年代的暴行带到西方人的意识中
张纯如星期二被发现死于自杀。她孩提时代听说的成千上万名中国平民被日本士兵强奸和屠杀的记忆迫使她就那次暴行写了一本受到广泛赞扬的书。显然,张驱车前往LosGatos以南的一条路上,在车内开枪自杀。SantaClara县的副警长Terrance Helm说,星期二早上一位开车人在第17高速公路“猫餐馆”南面行使时注意到不远处私家水塘边的路旁有一辆车,于是过去检查汽车,当他意识到所发生的事情后,他报了警。Helm说调查者的结论是,她向自己头部开了一枪,而且还有“其他证据”支持这一结论。官方的死亡原因还没有公布。家住圣何塞的张今年36岁,她的《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是1997年出版的,被Bookman Review Syndicate评为当年最佳图书。该书是关于1937年日本人屠杀中国人事件,而在当时英语国家对此几乎一无所知。
“《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畅销书作者2004年11月9日早上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昨天得到总部设在美国的“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以上证实。该中心主任张连红援引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的消息原文称:“她开始写第四本书——一本关于战俘的书的过程中,她生病了,然后被送时医院……在她出院后,她继续同忧郁症作斗争,在她写的一封信中,她请求人们记住生病以前的她,那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献身于事业的她……”美联社昨日也有消息报道张纯如中弹身亡。
她让世界了解了南京大屠杀
“听说这件事我真的很震惊,张纯如女士的去世是研究南京大屠杀学术界的一个重大损失。在很大程度上,是她的书和她的工作,让欧洲特别是美国人准确地知道了南京大屠杀,在世界范围内揭露了日军的暴行。”昨天,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资深学者孙宅巍与记者通话时,语气沉重。
据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提供的相关材料,张纯如的父母原籍中国,她本人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先后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她分别在美联社和芝加哥一家报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全身心投入了写作。1997年年底,张纯如的第二本书《南京大屠杀:被遗忘的大屠杀》(英语写作)在美国出版,不仅反响强烈,而且很快跻身全国畅销书榜。
“她的父母是中国人,在她的小的时候对她讲了南京大屠杀,但她长大后在美国的图书馆中却找不到可以供大众了解这个事件的书籍,她决定自己来写这样一本书。”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她说过“我写这本书完全是出于一种愤怒的感觉,这本书能不能赚钱我不管,对我来说,我就是要让世界上所有的人了解1937年南京发生的事情。”
在相关的资料里,还可以发现张纯如这样一个观点:忘记南京大屠杀,等于是遭受第二场屠杀。“这本翻译成中文有数十万字的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两点,一是她以吸引人的文笔来写历史事件,二是她在写书前进行的调查采访非常专业化,是用历史研究的方法来进行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这样评价。张连红还认为,张纯如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畅销书已影响了一代年轻美国人。今年9月18日,他到北京参加相关的报告会时,与会的不少美国青年学者在发言中谈到了南京大屠杀,而且都承认他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首行来自于张纯如的书。
她是《拉贝日记》的发现者
孙宅巍透露,张纯如在学术界另一个重要贡献也相当引人注目——她是发现南京大屠杀研究核心材料之一《拉贝日记》关键人物。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张纯如为了写书到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查阅资料,发现了有关拉贝的一些文献资料,她还打听到拉贝的一位亲外甥女莱因哈特(音)还活着,并与莱因哈特取得了联系,这才知道拉贝有一封写给希特勒的关于日军暴行的报告书。并且,拉贝还有一本关于日军暴行的日记。张纯如女士走了,但她寻找到的《拉贝日记》,现在却成了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铁证。
学者回忆张纯如在南京时光
1995年夏天,张纯如通过孙宅巍老师的介绍从美国来到南京,同时也带来了美国保存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史实材料。据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王卫星介绍,她复印回的材料中有《魏特琳日记》的片段,这是国内学界第一次知道魏特琳在南京大屠杀期间记了许多日记,并且完整地保存在美国。她还带来了1000多页有关南京大屠杀东京审判的资料,而这些资料在国内还没有找到过。她的资料中还有一些美国友好人士收集的历史照片,其中不少日军攻打南京、占领南京的照片是以前没有见到的。
据了解,为了写成《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张纯如1995年7月在南京呆了25天左右。“她那时才27岁,由于气候不适应,经常感冒,但她工作却一点都不耽误。”当时替张纯如收集过资料的王卫星回忆说。“南京的天气很热,她不顾自己的身体,把大部分时间用在采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寻访日军暴行发生地,以及翻阅国内资料上,每天工作时间有10小时以上。”
江苏省行政学院杨夏鸣副教授当时任张纯如的翻译。“她的中文一般,不能读懂中文资料,所以我要逐字逐句为她翻译。她很认真,更十分严谨,常常用美国材料与中文材料核对事实。她听不大懂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方言,但她全录下来了。她这个人通常会打破砂锅问到底,有时真觉得她有些偏执。但事实上,她是个责任感很强的人,她的去世让我们都很难过”, 杨夏鸣说。 快报记者 宫靖
相关新闻:美籍华人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图书
中新社南京三月十八日电(丁梅) “我将继续努力寻找侵华日军在中国野蛮暴行证据”。来自纽约的大维·鲁先生十七日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如是说。
大维·鲁先生此次来宁是专程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由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著写《南京大屠杀》(英文版)及美国作家《南京大屠杀历史见证》两本书。
大维·鲁先生原籍南京,一九八0年随父母侨居美国纽约。现在美国一家电力公司工作。长久以来,他们从美国《侨报》南京专版中关注着家乡变化,由于这两本书籍在纽约十分畅销,对南京大屠杀这一不容颠覆的历史事件,大维·鲁先生一直想把国际大众群体对这一事件的客观描述和评价,反馈给家乡纪念馆,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渠道。
三月二日,中新社江苏分社接到大维·鲁先生打来的越洋电话。电话中,大维·鲁先生恳切地表达了自己真挚的愿望,希望能为他提供帮助,以了却自己的这一心愿。中新社记者随即与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取得了联系
在十七日举行的捐赠仪式上,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大维·鲁先生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的书中揭露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真相,为批驳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历史的丑恶行径提供了有力证据。为表示感谢,他向大维·鲁回赠了《南京大屠杀——历史照片中的见证》画册。
延伸阅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酝酿扩建 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在南京城西江东门,有一座纪念性的建筑总是吸引着国人,甚至是世界的目光,这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与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案、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并称为二战史上的“三大惨案”。如今,奥斯维辛集中营和日本在原子弹爆炸处建造的和平公园已先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但中
国在南京建成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尚未提出申请,甚至不符合成为世界遗产的基本条件。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始建于1985年,位于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外观呈纪念性的大型陵墓状。纪念馆现占地3万多平方米,由东南大学著名建筑师齐康教授设计......[全文]
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孩子--走近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
夏淑琴现年75岁。1937年12月,南京城被侵华日军攻陷。13日上午,一队日本兵闯入夏淑琴位于南京城南新路口5号的家中,毫无缘由地残杀了她全家祖孙9口人中的7人。时年8岁的夏淑琴在身中3刀后,因昏死过去而与4岁的妹妹幸免于难。与她的家人同时遇害的,还有他们的房东一家4口。至今,她身上当年被日军刺伤的刀疤仍十分清晰。日本兵走后,幸存的夏家小姐妹依靠家中的一点炒米和锅巴充饥,在尸体堆中艰难地生活了14天,直到被从安全区回家探看的邻居发现。邻居将这一情况报告给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当时的南京红十字会国际委员会主席、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美国牧师约翰·马吉(John Magee)立即前往新路口5号调查,并在现场作了摄影记录。约翰·马吉还将这一情况向留在南京的外籍人士作了通报。这些,在德国人约翰·拉贝(John Rabe)的日记以及《南京安全区档案》等资料中均有记载。
1994年8月,应日本“把亚太地区战争受难者铭刻在心行动委员会”的邀请,夏淑琴前往日本,参加了在东京、大阪、广岛等地举办的和平集会,控诉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日本人流着泪听完她的控诉后,纷纷对夏淑琴说“对不起”、“请宽恕”,对日军当年的残暴感到羞愧,一再表示“悲剧不能重演了”。她也成为东京法庭审判后第一个到日本为南京大屠杀作证的幸存者......[全文]
--
人的逻辑是人世间的最高逻辑,强权的逻辑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最高逻辑,接受这个最
高逻辑的检验,只有这样做,强权的逐渐进化才有希望,社会进步的代价才可能减至最低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实。否则,强权没有不走向大奸大恶的。
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强权,而是不承认强权的原罪,败则天不假时,成则得意忘形。
手中掌握强权时的态度永远都应该是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21.212.25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0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