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force (第三个代表), 信区: HotNews
标  题: 调高“世遗景点”票价当三思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Fri Dec  3 12:35:14 2004), 转信

  北京现有世界文化遗产故宫、长城、天坛、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颐和园和十三陵,都是旅游景点,票价总体偏低。门票价格不高,既不利于提高景点旅游接待水平,也不能有效利用价格杠杆控制超负荷的客流量,对文物保护十分不利。为此,有关部门举行了世界文化遗产门票价格听证会。

  对于票价调整,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吴必虎表示不一定有益。“世遗景点”票价调整涉及到管理方、参观者乃至普通群众等各方利益,需要三思而后行。否则,可能会得不偿失,事与愿违。

  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在这种大环境下,“世遗景点”票价适当上涨也未可不行。但从整体来看,人们的手头还不是十分宽裕,中国大部分人不算富裕,社会对于“还景与民”的呼声还相当高。因此,“世遗景点”票价调高与否,既应考虑到经济效益,又应考虑普通民众的利益,照顾到他们的实际经济承受能力。否则,票价调高了,参观游客的人数减少了,“世遗景点”门票收入反而下降了。

  世界遗产属于世界人民,适当时候“免费开放”,还公共资源与民,也不失为一条可行之策。在此之前,全国一些重要文化设施已经开始试行这一举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3月1日开始,每星期二都是故宫对全国中小学生免费开放的日子。故宫推出这一举措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全国有近百所学校开始了与故宫的积极联系,同时也有近2000名学生因此而参观了故宫。故宫“免费开放”的做法深得民心。我认为,免费开放的人群还应该扩大一些,不要仅仅局限于青少年。对于这次“世遗景点”票价调整,吴必虎先生建议,北京应该像世界其他发达国家那样,实行免费观看制度,为迎接奥运国际游客做一个好的尝试。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职责所在,而“世遗景点”便是履行这一职责的理想场所之一。更何况民族文化属于大众,不是属于哪个势力群体或管理处的。因此,“世遗景点”票价调整,必须考虑到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慎之又慎。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19.217.2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6.81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