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eemp (笨笨·哥哥 ), 信区: HotNews
标  题: 城市化滞后已成制约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Nov 13 11:29:16 2000), 转信

中新社北京十一月十二日电题经济透视:城市化滞后已成制约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
主要问题

中新社记者王以超

建国五十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
变化。然而,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仍然有将近七成的人口生活在广大农村地区
,中国的城市化水平不仅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比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滞后二十个
百分点。日前在此间举行的促进小城镇建设研讨会上一些专家指出,城市化滞后已
成制约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应该抓住中国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力争每年
把城市化的水平一个百分点以上。

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副会长浦善新指出,中国城市化在国际上还仍然停留在低
收入国家的水平。据统计,截止到一九九八年,按非农业人口计算,中国城市化水
平约百分之三十,按国际可比口径计算也仅百分之三十五左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
国家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百分之四十以上的平均水平。许
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城市化的速度都达到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的速度,
而在中国,建国五十年来城市人口年均增长为百分之三,仅比总人口增长率高一点
二个百分点,也远远低于中国工业年均百分之八的增长率。

而城市化滞后,则给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内在矛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认为,城市化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
突出问题。目前国内需求不足,很大程度上和农村消费市场难以启动有关。而农村
消费不足的症结所在,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农村人口城市
化进程滞后的制约。如果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即达到百分之五十以上,考虑到城
乡之间的实际收入以及消费欲望的差异,则每年可望增加上万亿元的消费需求!

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也造成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因为城市
作为各种公共设施、市场、服务聚集的场所,是发展第三产业主要依托。同时,乡
镇企业面临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压力,对资金和技术的需求更广泛,对规模经济
的要求也更高,这些都决定了乡镇工业必须及时从农村转移进城市才能获得进一步
的发展。不仅如此,分散在农村的非农业化进程,由于规模不经济、布局不合理,
也造成了资源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和耕地的浪费。此外,城市化滞后所带来的社会
问题也是相当严重的,城乡对立的激化是隐藏的巨大的不稳定性因素,这对整个社
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是不可忽视的威胁。

之所以造成今天这种局面,是有其历史原因的,第一,建国以来中国城市重点是发
展技术和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甚至在很长时间内形成重工业一统天下的局面,而
忽略了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导致其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相当弱
;其二,由于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政府对于粮食问题十分敏感,担心城市人口增长
过快会导致粮食供应短缺,因此通过户籍制度以及在城市中设立高门槛,来阻止城
市化进程,人为地造成目前这种二元化的扭曲局面。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刘福垣认为,关键在于消除城
市化进程中存在的各种认为阻力,中国农村人口太多,恰恰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巨
大动力,只要政府不去阻止,适当地加以引导,中国城市化就有可能超常规发展,
而依赖目前的常规发展方式将很难解决人口的压力。据测算,到二0一0年,中国城
市化率将达到百分之四十五,到下世纪中叶,城市化率将达到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
水平。这就意味着,我们平均今后每年要在城市中解决一千三百多万人的就业问题
,才有可能转化今后二十年内农村一点八到两亿的剩余劳动力。

有关专家指出,政府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对现有画地为牢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降低
现有城市的进入门槛,特别是完全放开农民进入县级市、县城以及县以下的小城镇
的限制,并加大对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小城
镇建设,这样才能逐步消除目前存在的中国城市化相对严重滞后的不利局面,并实
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墙角的花,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

※ 修改:.moonman 於 Nov 13 11:27:02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24.2]
※ 来源:.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202.119.39.49]
--
※ 转寄:.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bbs.nju.edu.cn.[FROM: 202.118.224.2]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oonman.bbs@bbs.nj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68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