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ristophe (update), 信区: HotNews
标  题: 中关村:“我和我追逐的梦”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Sep 17 08:12:48 1999), 转信



  美国的硅谷出现之后,很多国家都希望自己也拥有这样的一个能通过不断
的创新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但成功的例子还不多,这已经成为一种情结,
暂且称之为“硅谷情结”。按照最近的统计,世界上至少有72个地方称自己是
这个塞博或那个硅谷,而且这一数量还在增加。英国把希望寄托给剑桥;爱尔
兰已经使都柏林实现了网络化;芬兰的赫尔辛基目前正炙手可热;在印度的班
加罗尔,成千上万的程序开发人员正在艰苦地编码;而很多人都认为以色列的
特拉维夫是世界上最有可能挑战硅谷的龙头老大的地区:以色列平均每万人中
有135个工程师和技术员,以色列公司在Nasdaq股市新上市的数量仅排在美国和
加拿大之后。以色列技术创新所吸引的风险资本数量以每年大约35%的速度增
加。去年,有与硅谷不相上下的40亿美元高风险资金落脚在以色列的新技术公
司。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对于一个国家而言,至少要建造一
座科技城,这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重要问题,不这么做是对未来本身的不负责任。 

  中关村是我国最早的高新技术开发区,是中国最象硅谷,也最有可能发展
成影响中国和世界的科技园区。有一种说法:“80年代看深圳,90年代看浦东,
21世纪看中关村。”1988年这里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在“四自”的原则下,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企业。1998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51
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4000多家。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市
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
》,正式确定了中关村科技园区在中国跨世纪发展中的地位。在中关村发展规划
中明确指出,中关村的发展目标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中
关村建设成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园区。人们希望中关村之对于中国就象硅谷之对
于美国一样:通过源源不断的创新,带动中国经济在质、量两方面增长,带动中
国进入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前沿。 

  目前中关村利好的消息不断。中关村科技园区环境整治已经大刀阔斧地上马
了。8月18日,正是有人宣称的天空出现星象大十字的世界末日。世界的末日没
有来临,但是中关村白颐路边的小门面房的末日却已经来临。一辆辆铲车挥舞着
巨大的手臂,把这些曾经目睹和经历了无数公司的发展、壮大、消亡的小平房拆
得七零八落。这次整治将拆除规划红线内各类建筑65000平方米,涉及中关村500
多家小型企业和工商户。为了落实北京市政府提出的按照长安街的标准整治白颐
路的要求,同时又要保证中关村人气不散,海淀区政府出资1000万元对被拆小企业
和工商户给予进厅房价补贴;目前已经准备出海龙大厦、知春大厦等3万平方米建
筑来为退路进厅的企业提供出路。相信中关村地区的马路市场的破旧形象不久将
焕然一新。 

  环境整治仅仅是促进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的一系列举措之一。8月的另外一个
消息也让许多中关村人为之一震。8月上旬,四通集团余键拿到了编号为1999
0001的绿色《北京市工作寄住证》。有了这张“绿卡”,在购房、子女入托、
社会保险等方面均能享受市民待遇。3年后,如果单位推荐,余键将成为真正的
北京市民。与余键相比,北京华阳捷泰技术有限公司的创办者高级工程师王振华
先生有幸拿到了首批户口进京的调令。王先生几年以前考虑到北京在公司所从事
的石油勘探行业有很大的优势,信息、人员交流等都很方便,就把户口问题置之
度外,从天津塘沽来到北京创办了这一公司,现在户口进京解决了他很多的隐忧。
关于寄住证的政策公布于今年6月24日。北京市政府出台了引进人才和办理《
北京市工作寄住证》的暂行办法。这是本市首次公开出台的有关人才引进政策。
经过一个多月的申请、审批、办理,余键、王振华是首批20多位政策受益者之
一。在户口问题上,北京市一直动作较慢。上海市早在1994年就已经出台了类似
工作寄住证的政策,并且推出了蓝印户口等更开放的举措。深圳在吸引人才方面
步子也迈得较大。这次户口方面利好的消息虽然目前受益面还只有20多人,时间也
拖得较长,但是市人事局承诺材料齐备者将在10个工作日内办结。这对当初为了在
北京创业和工作而不顾户口问题的技术人员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环境整治和户口政策对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发展来说,只不过是仅仅解决了一
些表面的问题,解决了早该解决而未解决的问题。宽广的街道、漂亮的大厦、广阔
的绿地有助于中关村成为代表中国形象的科技园区,但是在中关村的发展中,这绝
对不是起关键作用的举措。人们到中关村来创业发展,并不是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
追求跻身北京人之列,而是看中了这里集聚的知识、信息和人才,感受到了这里的
创业的氛围和气息,寻找更好地让自己的创意转化为实体,创造滚滚财富的环境。
把中关村与硅谷相比,我们就能看到中关村目前还有很多的不足。让我们来看一看
下面几个假设是否成立。 

  假设一:清华+北大+中科院≥斯坦福? 

  中关村的清华、北大、中科院三个中国顶尖的研究机构和大学能象斯坦福大学
对于硅谷那样成为中关村发展的心脏吗?斯坦福大学是硅谷发展的心脏,不仅为硅
谷培养了大量的人才,而且大学校园中到处洋溢着创业的氛围。每年从斯坦福衍生
出来的新技术企业同它培养出的毕业生数量几乎一样多。到目前为止,据斯坦福大
学的吉本斯教授统计,硅谷的一半收入是由萌芽于斯坦福大学的公司所创造,惠普
、SUN、CISCO以及Yahoo!等都是斯坦福衍生出来的公司。和MIT、加州理工学院等学
校相比,斯坦福的不同就在于它浓郁的创业文化和与企业紧密的联系。相比较而言,
波士顿的128公路附近聚集了MIT、哈佛、林肯实验室等著名的研究机构和实验室,但
是在今年《经济学家》杂志2月份的一篇文章中,作者称“今日驱车于128公路,只
能看到往日辉煌的余光”。可见,顶尖的大学,并不一定能孕育顶尖的科技园区。 

  目前中关村主要的高新技术企业大都是从清华、北大、中科院衍生出来的公司,
如联想、方正、同方等。211工程和知识创新工程把国家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带给
了清华、北大和中科院,他们正在向世界一流的学府和研究机构迈进。同时,这些
机构对教授、学生到企业中兼职和创办公司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支持,并尽量减少束
缚了人们十多年的各种繁琐的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规定。在第一届清华创业计划大
赛中脱颖而出的王科等3名在校学生创办的视美乐公司,成功地得到5000多万元的风
险投资:第二届创业大赛目前正在开展,清华园中创业的气氛越来越浓。今年6月,
清华大学的在校生刘颖、鲁军,为创办网站正式提出了为期两年的休学申请,也获校
方特别批准。清华、北大、中科院吸引了中国最优秀的人才,创业的氛围也与日俱
增,人们都希望下面的假设成立:清华+北大+中科院≥斯坦福。 

  假设二:50个知识英雄≥Grove+Jobs+Mcnealy+杨致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硅谷那些创立了价值几十亿美元企业的成功企业家们成
为囊中羞涩的创业者的榜样,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向前向前再向前。在斯坦福大学
中未来的创新者谁都见过几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英特尔公司创建者中最执着的Andy 
Grove,抽空来做商业演讲,径直穿过落叶满地的校园;Sun Microsystem的铁腕老板
Scott McNealy,在校园里参加激烈的曲棍球比赛;苹果电脑公司以前和现在的灵魂
Steve Jobs,鞭策Macintosh的信徒走入疯狂境界;而杨致远也许就是刚刚与你擦肩
而过的年轻人。这些人物都以实际行动证明疯狂的成功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完全
可接受的。他们还是新一代企业家的良师益友,常常为他们提供种子资金,鼓励他
们把创新推入市场。 

  中关村十年,涌现了柳传志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冒出了杨元庆等一批年轻人;
也有一些人凭借手中的技术发家致富。有一本书把这些人称为影响中关村发展的50
个知识英雄。但是,单单从财富上讲,这些人拥有的财富还没有到光芒耀眼的地步。
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产权不清,用四通集团总裁段永基的话说,中关村缺乏一个
“给脑袋定价”的政策。现在四通改制方案已经出台,由公司经理员工出资成立的
“四通投资有限公司”将分批收购四通集团的资产和主要业务。在总额6000万股中,
总裁段永基和董事长沈国钧各占6%,14个新老核心人物共占43%。据有关方面提供
的数据,四通的总资产在40亿元以上。联想集团的改制也已接近尾声,联想的员工
将拥有资产总额的35%的股份,其中又有35%为15个创业员工所拥有。创业者的价
值在今天得到了承认,产权改革将让中关村出现一批拥有巨额资产的创业者。知识
英雄成为巨额财富的拥有者,这些知识英雄,能象Jobs和杨致远那样让后来者成为
PC狂,成为Internet狂吗?在理顺了产权关系之后,我们有理由相信50个知识英雄
的榜样的力量将带动越来越多的后继者。 

  如果上述假设有成立的可能,中关村的发展仍将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关村需要
有甘冒风险、崇尚成功的文化,需要有创新共享的企业文化;需要有重奖成功而轻
罚失败的风险投资体系;需要有允许企业家从失败中汲取教训、重新尝试的破产法
;需要防止盗版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需要有一个把创新推向市场所必需的专业技
能服务网络,包括从芯片设计师、软件专家到专利律师,从高技术营销人员到人才
物色和公关专家等。在正在修改的中关村发展规划中,对上述问题都有所考虑,新
规划的原则是统筹规划,以人为本,面向市场,坚持开放。力图通过加强吸引培育
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支撑服务体系、培育自下而上的
区域创新网络五个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来推动中关村地区的创新和进步。 

  只要尊重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尊重创新的规律,有理由相信中关村将成为“
无论是一大步、还是一小步,都能带动中国的脚步”的科技园区。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why-hit.hit.edu.]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3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