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sxdm (猫王-新年快乐!), 信区: Hot
标  题: 朱(金容)基改革的关键时刻 
发信站: 紫 丁 香 (Wed Mar 18 14:30:25 1998), 转信

新加坡联合早报

(04/03/98)

                  朱(金容)基改革的关键时刻 

  ● 郑永年

    中共十五大决定改革国有企业为中共经济改革的重点,而刚刚结
  束的中共十五届二中全会又决定对国务院各部委进行重大改组。种种
  迹象表明中共的改革到了最核心的阶段,也表明朱(金容)基的改革
  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中国的改革像邓小平生前所言,是“摸着石头过河”,先易后难
  。在经济改革上,包括赵紫阳在内的改革派领导人并没有想、也不可
  能真正触动国有经济这一计划经济的堡垒,而是容许在国有企业外生
  长出一块非国有企业。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非常有效。它明显地减
  少了既得政治利益对改革的阻力。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非国有经济高速发展,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
  的比例已经超过国有部分。但是这种改革模式的局限性也随着时间的
  推移而日益明显。没有像东欧和俄国那样的大规模的私有化,中国国
  企改革进展缓慢。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效率日渐低下,亏
  损额连年增加,消耗着大部分国家财力。同时,在缓慢的国企转型过
  程中,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滋生腐败。所以,如果不对国有企业进行
  大规模的改革,中国的整体经济发展就要受到极大的影响。

    从政治体制改革方面来说,自邓小平以来,中共主要领导人都把
  行政改革而非民主化作为政治改革的重点。对国家权力组织结构进行
  调整,而非对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或政府和人民的关系进行重大改革。
  这种改革思路也有其合理之处。因为经济改革导致社会利益的重大变
  化,产生出这样和那样的不稳定因素来。



  改革未触动政治既得利益者



    社会的稳定和在某种程度上国家的生存就依赖于一些现存的制度
  。中国没有步前苏联的后尘,主要是因为在经济改革的同时,没有触
  动在政治上的既得利益者。但这样做的消极后果也是很显然的。由于
  不能触动既得利益者,真正的行政改革或体制改革成为不可能。结构
  改革越来越庞大,各级政府部分撤了又设,设了又撤。在八十年代末
  ,当中共想实行文官制度,高薪养廉时,中央政府搞不清楚中国政府
  的范围有多大,有多少政府工作人员能够算成“文官”。

    现在中共尽管已经实行了“文官”制度,但充其量只是一种考试
  制度,高薪养廉无从说起,对改善中国政治风气并没有起到应有的影
  响。相反,因为政府部门随经济规模的扩大而扩大。官商结合,腐败
  之风越来越盛。国务院各部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视为是不可改革的
  。



  零星改革面对极限



    现在到了朱(金容)基时代,自然,中共面临的仍然是国有企业
  和结构改革。但时代已经不同,零星改革的局限性已经到了极点。所
  以朱(金容)基面临改革的最困难的时刻。如何改革?中共十五大已
  经解决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意识形态问题。朱(金容)基不再会像赵紫
  阳当年那样担心意识形态上的冲击。现在中共二中全会对国务院部委
  改组改革也达成了相当的共识。问题在于如何操作改革,落实改革举
  措?中共前20年的改革经验告诉我们,重要的不在于设想改革的蓝图
  ,而在于如果使蓝图操作化。

    很显然,点点滴滴的改革已经无济于事。朱(金容)基也已经意
  识到了这一点,他在十五大上誓言要在三年的时间里来改革国有企业
  。二中全会又决定对国务院部委进行重大重组与改组,要撤消十个左
  右的部委。这在中共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那么,朱(金容)基会不
  会像一些西方评论界所说的成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呢?

    朱(金容)基并不想做前苏联戈尔巴乔夫那样的政治人物,对国
  有企业和政府组织那样重要的领域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自进入高层
  权力政治以来,朱(金容)基一直小心谨慎,埋头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现在朱(金容)基提出重大的改革目标,是中国的改革形式把朱(
  金容)基推到这样一个位置上的。旧的改革模式已经到了极点,不能
  解决重大的现实问题,那么就必然要寻求新的改革模式。朱(金容)
  基改革模式已经形成。较之以往的渐进模式,朱式改革不可不谓激进
  了。



  需消化激进改革带来的后果



    那么,这种激进改革会不会导致像前苏联或俄国那样的社会政治
  结果呢?由于中国过去20年的改革,中国社会已经具备了避免俄国、
  东欧改革的消极结果的能力。但这并不是说,朱的改革会是一帆风顺
  。如何消化激进改革所带来的后果仍然是朱(金容)基所面临的重任
  。例如,国有企业的改革势必导致大量的失业人员和下岗工人。又例
  如,大规模的国务院结构的改革势必触动一些既得利益者。这些是俄
  国、东欧改革者面临的问题,也是朱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
  好,改革的前途就会黯然失色。

    但最为重要的是中共领导集体内部的协调和团结。尽管中共现在
  已经对这样的重大改革达成了相当的共识,但这种团结还须时间的考
  验。在中国历史上,许多重大的改革的流产主要不是因为来自社会的
  压力,而是来自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改革意味着利益的重心分配,
  所有激进的改革都要触动既得利益者,而这又会导致既得利益者的反
  弹。

    在这样的时候,统治集团如果不能维持相当强度的一致性和内在
  的团结,改革就会流产。所以,朱(金容)基的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
  程度上不仅取决于朱的个人意志,而且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其他主要领
  导人从国家利益着想,不为个人利益所左右、辅助朱(金容)基,闯
  出中国改革的这一难关。
    (作者是东亚研究所研究员) 





                            回人代会专题报道集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xb238.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88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