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swater (似水流年), 信区: Hot
标  题: 朱镕基总理等答中外记者问[新版]
发信站: 紫 丁 香 (Fri Mar 20 23:41:35 1998), 转信

朱镕基总理等答中外记者问

                              【1998年3月20日】

   北京3月19日,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记者招
 待会,大会新闻发言人曾建徽邀请新任国务院总理朱镕
 基和副总理李岚清、钱其琛、吴邦国、温家宝、与中外
 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朱镕基总理首先向记者们介绍了各位副总理,并且
 对中外记者出席这个招待会表示欢迎。 

   美国时代周刊记者:上周我曾有机会到吉林省和辽
 宁省去观摩了当地的村民委员会的选举,这种选举使得
 村民们有机会选出他们希望选出的村长,或者是把他们
 不喜欢的村长赶下台。您个人对于建立这样一种体制是
 否支持?也就是说允许所有1 8 岁以上的中国人都能够
 选举不仅是他们所在地的领导人、而且也能够选举国家
 领导人,包括国家主席和总理。如果您赞成这种做法,
 您认为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实现这种制度,如果不赞成
 ,理由是什么? 

   朱镕基:我知道已经有一个美国的基金组织到中国
 来对这种选举进行过调查,并且发表了非常肯定的意
 见。目前这种民主的制度不但在农村,而且也在企业中
 实行,例如,民主评议厂长,民主审查财政账目,一部
 分企业民主选举厂长等等。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方
 向。至于如何选举主席和总理,这是一个政治体制问
 题,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中国不同于外国,东方不同
 于西方,我们有自己的选举制度。 

   中央电视台记者:今后五年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非
 常关键。您认为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最富有挑战性
 的问题是什么? 

   朱镕基:对本届政府的任务,去年江泽民总书记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已经提出明确要
 求;刚才江泽民主席和李鹏委员长发表的讲话,又对本
 届政府的任务作了具体规定。如果说得具体一点,我可
 以把本届政府要干的几件事情概括为:“一个确保、三
 个到位、五项改革”。 

   “一个确保”,就是东南亚当前的金融危机使中国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确保今年中国的经济发展
 速度达到8 %,通货膨胀率小于3 %,人民币不能贬
 值。我们必须做到这些,因为这不但关系着中国的发
 展,也关系着亚洲的繁荣和稳定。我们实现这些目标的
 主要手段是提高国内的需求。由于我们最近几年宏观调
 控成功,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控制了货币
 的发行,使通货膨胀指数降得很低,因此有可能拿出较
 多的财力来刺激国内需求。这个需求就是加强铁路、公
 路、农田水利、市政、环保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
 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加强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当
 然还有住房建设,因为这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

   什么叫做“三个到位”?第一个“到位”就是我们
 已经确定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
 业摆脱困境进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个“到位”,我们去年召开了金融工作会议,
 确定要在三年的时间里彻底改革我们的金融系统。就是
 说,中央银行强化监管,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这个目标
 也要在本世纪末实现。 

   第三个“到位”,是政府机构的改革。这次大会上
 通过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已经把4 0 个部委精简为
 2 9 个,政府机关的人数准备分流一半。这个任务要在
 三年内完成,相应地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在三年内完成机
 构改革。我讲的三年内完成,是指分流出来的政府机关
 的一半干部三年内都能够到达充分发挥他们作用的岗位
 上。至于分流工作,今年就得完成。也就是说,新政府
 成立以后,在“三定”方案(定职能、定机构、定编
 制)确定后,今年这一半人就分流了,但完全到位则需
 要三年时间,因为分流的这一半人要经过培训,并考虑
 到他本人的志愿,把他分配到合适的位置上去,这就需
 要比较长的时间。 

   关于“五项改革”,第一是指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中国由于农业政策的成功,已经连续三年丰收,中国粮
 食的库存现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我可以负责地说,中
 国即使再遭两年大的自然灾害,粮食也不会缺乏。但是
 由于粮食库存庞大,政府财政补贴也相应增加,我们必
 须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粮食购销体制的改革。 

   第二是投资融资体制的改革。因为现在的投资融资
 体制主要是行政审批制度,不能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
 基础性作用,这就产生了许多重复建设,必须进行根本
 的改革,使之能够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第三是住房制度改革。住房的建设将要成为中国经
 济新的增长点,但是我们必须把现行的福利分房政策改
 为货币化、商品化的住房政策,让人民群众自己买房
 子。整个房改方案已酝酿三年多。我们准备今年下半年
 出台新的政策,停止福利分房,住房分配一律改为商品
 化。 

   第四是医疗制度改革。我们在下半年将出台一个全
 国的医疗制度改革方案,来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福利。

   第五是财政税收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完善。现行财税
 制度是1 9 9 4 年改革的,取得了极大成功,保证了每
 年财政收入以很高的比例增加。但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问
 题是费大于税。很多政府机关在国家规定以外征收各种
 费用,使老百姓负担不堪,民怨沸腾,对此必须整顿和
 改革。也就是说,各级政府机关除了必要的规费以外,
 不允许再巧立名目向人民群众收费。 

   最后我还要讲,科教兴国是本届政府最大的任务。
 江泽民主席非常重视这个问题,多次阐明科教兴国的重
 要性。但是我们因为没有资金,贯彻得不好。钱到哪里
 去了呢?政府机关庞大,“吃饭财政”,把钱都吃光
 了。其次,在各级政府的干预下进行了不少盲目的重复
 建设,几十亿、几百亿的一个项目,投产之后没有市
 场,相反把原有的一些企业挤垮了。这就使得中央的财
 政和银行都拿不出钱来支持科教兴国的方针。因此,本
 届政府决心精简机构,减掉一半的人,同时制止重复建
 设,把钱省下来贯彻科教兴国的方针。中央已经决定,
 成立国家科技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我担任组长,李岚清
 副总理担任副组长。这个决定已经江泽民主席批准。我
 们有决心进一步把科教兴国方针贯彻到底。 

   法国世界报记者:当中国在考虑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的时候,正是韩国的大财团非常成功的时期,但是最近
 这些大财团纷纷出现了问题,有的还垮台了。他们失败
 的经历会不会对中国国有企业改革产生影响?特别是考
 虑到当前的金融危机,中国是否会放慢国有企业改革的
 速度? 

   朱镕基:我对于韩国企业的经验不作评论。但是,
 对于在这次亚洲金融危机中各国家的经验教训,我们应
 该很好地借鉴。这次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会影响中国国有
 企业改革的进展。在三年内,也就是本世纪末,国有大
 中型企业中的亏损企业大多数摆脱困境是完全能够实现
 的。我认为,外国舆论对中国国有企业的困难看得太大
 了。我们讲中国国有企业的亏损面现在有4 9 %,这是
 按企业的个数来统计的。中国的工业企业有7 .9 万
 个,有的很小,只有几十个人。按这个数目统计,当然
 亏损面很大。但是,5 0 0 个特大型国有企业向国家交
 纳的税收和利润占了全国税收和利润的8 5 %。这5 0
 0 个特大型企业亏损面只有1 0 %,也就是5 0 个,我
 们认为,从总体上讲用三年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
 损企业摆脱困境是能够实现的。 

   香港无线电视记者:当年“六四”事件对新政府有
 没有历史经验可以吸取?您曾说过,不管香港成为什么
 基地您都会去香港,请问您再去香港时如果有人请愿要
 求平反“六四”,您怎么看? 

   朱镕基:对于发生在1 9 8 9 年的政治风波,我们
 党和政府及时采取了果断措施,很好地稳定了全国的局
 势。对此,我们全党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最近几年,
 我们党和政府的历次会议对此都作出了正确的结论,这
 个结论不会改变。当时我在上海工作,上海是完全和中
 央保持一致的。 

   至于香港,过去我就想去,而且去过了;现在我还
 特别想去。但现在我当了总理,失去了部分“自由”,
 不能想去就去,但是我一定会再去。至于香港人民对我
 去香港是表示欢迎,还是示威、抗议、游行,那是香港
 人的自由。但是我想,香港任何组织的活动,都必须符
 合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符合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法
 律。 

   苏维埃俄罗斯报记者:有人讲,因为您不像有的中
 国领导人在前苏联留过学,所以也许您当总理后会在中
 国对俄罗斯的态度方面带入一些新的内容。您能否介绍
 一下您的政府在制定对俄罗斯的政策方面有什么考虑,
 您对中俄关系的发展有什么看法? 

   朱镕基:我在上届政府担任副总理主要负责经济工
 作,外交管得很少,但是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对俄罗斯的
 外交政策会有任何的变化。我将继续坚决贯彻执行江泽
 民主席和李鹏同志任总理时所制定的外交政策。我是否
 可以请钱其琛副总理对这个问题作一点补充呢? 

   钱其琛:任何一届政府里面有人在前苏联或者其他
 国家留过学,就认为这届政府一定对那个国家怎么样,
 我看这个逻辑不存在。不管从哪里学习回来,有什么经
 验,中国政府都是代表中国的。 

   香港凤凰卫视中文台记者:去年亚洲爆发金融危
 机,香港的危机也开始显现。现在香港经济回升,股市
 指数又创新高。请问香港如果出现困难,中央政府会采
 取什么措施帮助支持?人们称您为“经济沙皇”等,您
 对此有何感想? 

   朱镕基:去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1 0 月份香港也
 发生了股灾。但由于香港经济结构比较完善,经济实力
 较强,有9 8 0 亿美元的外汇储备,特区政府领导有
 方,采取措施得力,已经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中央
 政府高度评价特区政府采取的对策,也不认为香港今后
 会遇到不可克服的困难。但如果在特定情况下,万一特
 区需要中央帮助,只要特区政府向中央提出要求,中央
 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保护它的联系汇
 率制度。 

   对于外界称我为“中国的戈尔巴乔夫”、“经济沙
 皇”等,我都不高兴。这次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对我
 委以重任,我感到任务艰巨,怕辜负人民对我的期望。
 但是,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
 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我虽然很怕辜负
 人民的期望,但是很有信心。只要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
 伟大旗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下,紧紧依靠全国人民,我相信本届政府将无往而不
 胜。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亚洲金融危机是否会影响中国
 开放金融市场?在2 0 0 0 年前有没有可能实现人民币
 兑换完全自由化? 

   朱镕基:亚洲金融危机不会影响中国金融改革预定
 的进程,也不会影响中国金融保险事业的对外开放政
 策。中国已经实行了人民币在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
 换,至于人民币的完全可自由兑换,也就是在资本市场
 上也自由兑换,按照我们预定的改革进程,将在中国中
 央银行的监管能力能够达到的时候再实行。 

   新华社记者:国外舆论认为中国是一个很大的市
 场,但是近年来国内市场出现了相对饱和,您如何看待
 中国市场的潜力? 

   朱镕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潜在市场,但是由于
 多年没有解决的重复建设问题,现在很多产品出现了供
 过于求的情况。即使这样,中国目前许多产品仍然是世
 界上最大的市场。中国钢产量达到1 亿吨以上,这个市
 场还小吗?中国每年增加程控电话2 0 0 0 万门以上,
 世界第一,这个市场还小吗?可惜,V C D 生产得太
 多,世界第一,卖不出去。中国现在需要的是经济结构
 的调整,所以我们今后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农
 村广大市场的开发,加强人民群众关心的住宅市场的建
 设,这个市场大得不得了。现在中国的市场远未饱和,
 我们欢迎外国的投资者踊跃到中国来投资。 

   英国金融时报记者:中国国有企业和金融改革遇到
 哪些困难?您说要用三年时间完成这些改革,会不会推
 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进程?是不是要等着中国对
 银行系统进行非常彻底改革之后,才能向更多的外国银
 行和保险公司发营业执照? 

   朱镕基:金融改革我们规定了三年的目标,但是实
 际上今年就要基本完成改革的任务。我们定三年的目标
 是因为估计到这一改革的艰巨性。至于参加世贸组织的
 问题,现在请李岚清副总理回答。

   李岚清:我想讲三点。第一点,中国对于加入世贸
 组织的态度是积极的,我们为此进行了十一年的谈判,
 我们参加了乌拉圭回合谈判的全部过程,并签署了最后
 的一揽子协议。我们所以采取这样积极的态度,是由于
 我们认为世界的贸易和经济合作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则,
 否则会引起区域保护主义,甚至会引发贸易冲突,这对
 谁也不利。 

   第二点,中国需要世贸组织,但是作为世界贸易组
 织,没有中国这个在世界贸易排位上是第十位的国家参
 加,我看它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现在有少数成员认
 为中国很需要世贸组织,而世贸组织并不太需要中国,
 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太正确的看法。 

   第三点,我们进入世贸组织,准备承担作为一个发
 展中国家应当承担的义务,但同时也要享受应当享受的
 权利。我们的改革已经大大前进了,这十多年当中,我
 们虽然还没有进入世贸组织,但是很多改革已经比原来
 的承诺发展得更快。我们的改革必须按照预定的目标和
 计划一步一步进行,实践已经证明这是完全正确的。我
 们还要继续按照预定的目标一步步改革。现在谈判已经
 取得重大进展,我们希望这个问题尽快获得解决。 

   台湾中国时报记者:未来五年您所领导的新政府准
 备采取哪些措施来处理两岸经贸关系?不久前汪道涵先
 生所领导的海协曾给海基会发函,希望、欢迎辜振甫先
 生到大陆来访问。对于辜振甫先生来访问有没有什么前
 提条件,什么时机比较合适? 

   朱镕基:关于发展海峡两岸的关系,江泽民主席在
 1 9 9 5 年春节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所提出的八项原则
 是指导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方针。 

   关于发展两岸贸易问题,台湾的工商界以及萧万长
 先生对此都有积极的反应,我相信这种关系一定会改
 善。关于辜振甫先生访问的问题,我请钱其琛副总理介
 绍一些情况。 

   钱其琛:关于两岸的贸易,根据我们的统计,台湾
 的顺差大概有1 7 0 亿美元,这对台湾非常有好处。发
 展两岸经济联系,双方应该共同努力,最好的办法就是
 逐步实现“三通”。辜振甫先生表示要来访问,海协已
 经表示欢迎。据说台湾方面还要派其他人员预先来商
 量,我们也欢迎。 

   印度报业托拉斯记者:印度新总理今天就要就职
 了,请问您对他要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朱镕基:我昨天已给当选的印度新总理发了贺电。
 我很希望将来在适当的时机同他见面,向他请教。我在
 1 9 8 4 年曾经访问印度,主要是参加世界能源会议,
 我对印度留下了美好的回忆。我希望通过你向印度政府
 的首脑和印度人民致以我最美好的祝愿。 

   6 0 0 多名中外记者对朱镕基总理的答问多次报以
 热烈掌声。招待会进行了一个半小时。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ppp203.hr.hl.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