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zsxdm (猫王-新年快乐!), 信区: Hot
标  题: 朱(金容)基要求内阁树新风 
发信站: 紫 丁 香 (Tue Apr 14 10:34:27 1998), 转信

言论:天下事
                                      13/04/1998 


      朱(金容)基要求内阁树新风 



      ● 任慧文

        朱(金容)基在过去整治经济时得罪过不少高干,因此在他走上
      总理的路途上面对不少阻力,可是,他毕竟是有能力治理中国的经济
      问题,形象清廉,刻苦工作,得到广大下层的拥护,认为他是中国走
      向富强的希望,终于把他推上总理的位置上去。



        朱(金容)基当选为中国第五任总理,中外好评如潮。他在上任
      后于3月19日举行的第一个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挥洒自如的风采,迷倒
      中外传媒,尤其矢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将勇往直
      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气慨豪迈,令人为之动容。
      他3月24日在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要求阁员牢记自己是
      人民的公仆,敢于说真话,敢于得罪人,清正廉洁,刻苦工作,并同
      阁员的约法三章,强调轻车简从,精简会议,不参加颁奖剪采,不题
      名题词,信心十足,令人一新耳目。如果他在未来三、五年里能够实
      现他的治国理念,使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那么他
      将成为继周恩来之后又一位为人民拥戴的强势总理。但是,在理政路
      途中,他任务重,难度高,风险大,欲取政绩,殊为不易。不过,人
      们希望他和他的新内阁能够在新的挑战和考验中赢得胜利。



      出任总理仕途崎岖



        据北京消息人士透露,朱(金容)基并非现在和未来才承受压力
      ,他自90年代初从上海上调北京出任副总理主管经济时起,就不断承
      受着种种压力,换言之,他今天当上总理并非一帆风顺。1991年3月
      ,当邓小平决定把懂经济的干才朱(金容)基上调国务院任副总理时
      ,陈云就以朱当过右派为理由而表示反对,后来邓以同意陈云提议邹
      家华同时晋升副总理为交换条件,才使朱(金容)基得以进入国务院
      。

        1992年10月中共召开十四大时,邓小平推荐朱(金容)基进入中
      央政治局常委班子,宋任穷、王震、姚依林、宋平、李锡铭等均表反
      对,后来在邓小平的力荐,江泽民、乔石等常委的支持下,朱(金容
      )基才能晋升常委,成为中共的第五号领导人,继续主管经济。尽管
      在抑制经济过热,令经济“软着陆”方面,朱(金容)基功不可没,
      但由于得罪不少干部,中共党内一些高干认为他不可能接替李鹏出任
      总理。因此,当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上朱(金容)基从第五号人物
      跃升为第三号人物,仅次于江泽民、李鹏之后,预示着他是未来总理
      之后,一些高干颇感意外。

        为什么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十五大上不理高
      干非议,还是决定朱(金容)基出任跨世纪的总理呢?主要原因有二
      :

        一是实践证明朱(金容)基是经济里手。中央希望在他任内能够
      带出一班懂现代化经济的阁员,物色主管经济的第四代接班人。

        二是中共中央组织部经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省级干部不仅不反对
      朱(金容)基,反而对他恪尽职守、从严治政、清正廉洁的作风十分
      赞赏,认为在党风不正、世风日下的今天,很需要像朱(金容)基这
      种敢于说真话、敢于得罪人的中央领导。这是有例可证的。有一年,
      朱(金容)基视察云南,不赴省委盛宴,却下农村了解到农民生活的
      困境,令他沉思:云南每年上缴税款多名列前茅,为何农村还如此贫
      穷?经省委汇报,方知云南缴税快全赖香烟利润高,并非生产有发展
      。他回京后经与中央研究,决定减收云南税款,以助该省发展经济,
      并对自己未能早知实情感到内疚,令云南省级领导干部深受感动。朱
      (金容)基这种体恤下情,主动帮助解决难题的例子不少,使省级干
      部由敬畏变为拥护。

        北京政界人士认为,朱(金容)基是次出任总理,不仅有群众基
      础,有中央支持,还有省级和其他干部的拥护,真正是众望所归。

        消息人士说,朱(金容)基能够当上总理,主要原因是他抓经济
      有成效,使中国经济不再大起大落,得以快速、持续、健康地发展。
      主要表现在1992年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出现经济过热的反常现
      象时,朱(金容)基力主实行宏观调控,在中央当局支持下,经过3
      年的实践,终于在1996年成功地控制了物价,使通胀率从1993、94年
      的百分之十几,甚至20%以上,回落到1996、97年的2%至3%;而经济
      增长率则保持在8%至9%的高速水平上,外汇储备达到1300亿到1400亿
      美元,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这是了不起的成绩,连世银驻华专
      家华而诚都称赞这“全世界都是独树一帜的”。



      千头万绪 经济为先



        正是由于经济上去了,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中国国际威望也
      大大提高,因此,朱(金容)基在总理任内,工作千头万绪,仍坚持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他在记者会上谈到上任总理最迫切的任务时表示
      要在3年内做到“一个确保”(确保经济增长8%、确保通胀低于3%、
      确保人民币不贬值)、“三个到位”(国企改革3年到位、金融制度
      改革3年到位、国务院精简机构3年到位)、“五项改革”(粮食流通
      改革、投资融资改革、住房改革、医疗改革和财政税收改革),说的
      全是经济。他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谈到今年要着重抓好的四项
      工作,第一、二项也是经济。可见他的治国理念非常明确。

        北京经济界人士认为,朱(金容)基经过3年的实践,已经找到
      了防范和解决通货膨胀的办法,包括上述诸点,只要坚持这些行之有
      效的办法,中国当前经济的好形势就可以得到巩固,并将长期保持下
      去。



      约法三章 欲树新风



        消息人士又说,为使中国经济更上一层楼,朱(金容)基特别重
      视内阁成员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朱(金容)基要求他们必须保持良好
      的精神状态和旺盛的斗志,坚定信心,励精图治,高效廉政,并和大
      家约法三章。朱(金容)基敢于要求阁员的,都是他自己做到的。他
      要求于阁员的,实际上也是对全国各级干部的要求。中纪委和监察部
      最近联合发出通知,严禁干部借政府机构改革之机用公款宴请,接风
      送行,赠送礼品和纪念品,其实也含有朱(金容)基的要求。

        北京政界人士指出,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朱(金
      容)基深深知道,要使他的治国理念、经济主张付诸实践,没有阁员
      和各级干部“内行、实干、廉洁”的新风的推动,是不可能的。他既
      已约法三章,有的干部如果不知趣,那就难怪他铁面无情了。但愿朱
      (金容)基能够首先把国务院的新风树起来。



      (原载香港《信报》)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xb238.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5.15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