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wyfeng (坚强的面对然後偷偷的哭), 信区: SARS
标  题: 北京大学生激辩“该不该回家” 学生勿盲目离校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4月25日09:37:08 星期五), 站内信件

北京大学生激辩“该不该回家” 学生勿盲目离校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4月25日07:01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刘万永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
  今天,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第7号通告,在告之该校尚未发现“非典”病例的同时,呼
吁学生不要盲目离校。同一天,北京大学等高校也宣布,希望目前在校的学生不要离校

  北京发现“非典”疫情以来,所有高校都采取了积极的防治措施。但逐渐蔓延的疫
情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一些大学生选择离开北京,但也有不少学生对这种
做法提出批评,认为学生这种流动,可能会导致疫情的进一步扩散,一旦将“非典”疫
情传播到农村,后果将不堪设想。面对“非典”疫情,大学生该不该离校,最近成了高
校校园网BBS上讨论最多的话题。
  一名网友在某高校的BBS上说:“一直以为,中国人不怕死,这是一种美德,是中国
人最值得骄傲的一种精神。这里的死,绝不仅仅指简单的对消灭肉体的威胁,譬如说,
‘非典’时期那不可捉摸的死的威胁。更重要的是,这里的不怕死,暗含着为了他人、
集体的以及国家的利益,不惜做出个人牺牲的一种人生态度。可是,让我们来看看,最
近我们都做了些什么。在‘非典’的威胁面前,人人自危,拼命逃窜。人们可以把一瓶
醋的价格提升几十倍、几百倍;为了躲避‘非典’,竟然把病毒从学校、从工厂、从外
地带到家乡!难道非要把一场本来只是在小范围传播的瘟疫,演变成一场民族灾难吗?

  但选择回家的大学生认为这并不涉及道德问题。
  一位学生在论坛里写道:“待在学校里或回家和道德有什么关系?如果确定还未传
染,回家至少可以保证营养,增强免疫力。”
  另一位选择回家的学生说:“蝼蚁尚且贪生,何况是人?选择回家,我认为无可厚
非。”
  但也有网友对此提出反驳:“你不回去,被传染的可能性大;但你回去,更有可能
开拓一个新的疫区。如果你认为只要自己更安全就行,我也无话可说。但要我选择是自
己更危险还是让更多的人危险,我愿意自己去承担这个危险。”
  北大一位女博士生说,根据防疫法,在严重疫情发生时,可以使用的重要方式之一
就是隔离疫区,必要时甚至可以戒严。现在并未采取戒严的方式,但是,这并不等于我
们就可以理直气壮地随便离开。不同的只是,那个制约着我们的力量不是强制性的,而
是我们自己的责任心。我们的每一个“万一”都可能成为未来的无数个“一万”,即使
从利己的角度看,这无数的“一万”出现,不是将使我们自己面临更大的危险吗?
  在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向全校学生发出倡
议:为了社会,为了家人,为了自己,请不要回家!
  他们列举了不宜回家的理由———
  首先,北京的医疗条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一旦发生问题更有利于救助;就目前
信息公布情况来说,校内要远快于其他地方,防护措施也相对全面。
  其次,回家的过程将不可避免地使用多种交通工具,感染几率非常高;一旦在不知
情的情况下感染病毒并将其带回家里或学校,将危及身边最亲近的人。还可能形成交叉
感染,使病毒变种增多,更难治疗。而且,大规模回家潮可能带来他人的恐慌和一系列
不可知的社会问题。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说:“我看到校门口一些同学拖着行李,一副逃难的样子
,感觉非常难受。”
  这位著名生物学家说,作为研究科学的人,要学会以科学的头脑分析问题。冠状病
毒并非什么神秘的东西,虽然SARS病毒目前还没找到有效抗体,但可以证实的是,它属
于近距离传播,可能跟季节有关,存活期也不会很长。目前这方面的资料很多,大家可
以研究一下它的规律,冷静对待。不要不明就里,敌人还没看见,自己先乱了阵脚。
  陈章良说,困难也是考验。一点困难都不能面对,将来如何面对工作中生活中的挫
折?他希望同学们要用科学的头脑和态度思考,不要因为一点困难就丧失了勇气,并做
出对父母乡亲对他人和社会不负责任的行为。
  一位学生在北大的BBS上留言:“‘社会责任’,这个词平时看起来是那么宏大,但
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正面对它那最琐细、最平凡的容颜。从某种意义而言,不仅仅是那
些可敬的白衣战士,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战斗的方式就是留在疫区———尽管它
危险,但这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别人。”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8.179]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