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sy (游荡), 信区: SARS
标  题: 非典时期的清华日记:4月15日—4月28日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5月03日21:18:44 星期六), 站内信件

非典时期的清华日记:4月15日—4月28日 


4月15日水木清华开SARS版了 清华附中初中二年级一学生被怀疑“非典”,学校的
空气骤然紧张起来。附中、附小相继停课。

水木清华网站增开SARS版。水木清华站务委员会公告:“为增加大家对SARS的了解
,知晓关于SARS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的知识,避免由于不知情带来的不必要的恐慌,
设立‘SARS/非典型性肺炎临时版面’。”

清华大学热能系一年级的一名学生因突发性脑出血,被送医院急救,最终抢救无效
去世,其间15位同学、老师24小时不间断看护,虽然他们没有直接或者间接接触非
典型病人或疑似病人,但学校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安排他们进行预防性集中居住。


消毒措施加强了。学校每天购买消毒药水3吨,公共场所集中消毒。原本只是将消
毒液发放到各个宿舍让大家自行消毒,今日升级为每天上午9点到12点学校定时给
每一个宿舍消毒,其间学生离开房间,宿舍封楼,以保证最佳的药物效果。

4月16日课刚上又停了 晚上去听一门MBA的课程。因为老师外出讲学的缘故,这还
是本学期的第一次上课。

老师开场的第一句话是:“感谢大家顶着‘非典’的危险来上课。”

同桌犹豫了一下,将已经掏出来的口罩又塞了回去。

天气预报说这两天有冷空气,风把窗帘刮得呼呼作响。后排不知道是谁咳嗽了两声
,前边坐在窗户边上的同学,第一个反应就是“啪”地一下打开窗户。

老师讲得很精彩。可惜,两天后收到email,暂时停课,等待通知。

4月17日进出校园开始难了 进出校园的第一道指令发布:禁止一切校园参观旅游活
动,停止一切非教学科研活动的接待。

在校的施工人员、经商人员及其他服务人员,必须凭证进出校门。

非校内人员谢绝入内(含看病、洗澡、购物、就餐等)。

探亲访友需经核实并进行登记。

学校为减少聚集,关闭了游泳馆、综合体育中心等场所。

4月18日集体活动没了 学校通知,校庆取消。

其间不再安排各类有组织的活动,包括校运会、招生咨询等,取消由各个院系以及
各个单位组织的各类活动。建议校友返校的活动延期至秋季以后或明年校庆举行,
届时学校将按校庆期间的待遇进行安排。

大型公共课停开,校外人员的讲座取消。很多老师采用网上授课的方式。

4月19日撒药了 今天是星期六,早上8点,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

楼长戴着大口罩,还有刚刚开始流行的防‘非典’眼镜,在门口喊:“起床!撒药
了!”

匆忙洗漱,在喷药前的一秒钟,套上鞋跳了出去,在刺鼻的消毒水的味道中,逃出
了宿舍楼。

睡眼惺忪地走在主干道上,车流如织,那光景一如平日里上课前的十分钟。

下午,SARA版上发布消息:位于光华路的美术学院一名学生被确诊为“非典”。所
幸,美术学院不在校区,本部这边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4月20日洗澡也要证件了 澡塘管制启动。为防止非学生和家属来学生浴室,要求凭
证件购买澡票。

晚上去澡堂洗澡,门口多了两个戴着大口罩、站得笔直笔直、别着校园服务队牌子
的学生。其中一位女生借着澡堂门口昏暗的灯光看了看我,又用手电筒照了照学生
证上的照片,然后礼貌地说了声“谢谢”。

北区招待所被改造为隔离区,疑似病人送校外医院治疗,密切接触同学(同宿舍)在
校医院隔离,一般接触同学在北区招待所休息观察。

4月21日喝中药了 学校各校门实行验证制度,有效证件为学生证、工作证、离退休
证和家属出入证、临时出入证。

国家公布取消“五一”长假,校学生会为改变出行计划的同学办理退票手续,避免
同学出校而感染。退票采取自愿原则。

中午,食堂开始发放熬制好的中药,食堂门口弥漫着浓郁的药味,一大群男生举着
装满中药的塑料杯,高呼“干杯”。

4月22日上网欠费多多了 因两天前计算机中心一名老师被医院认为疑似‘非典’,
学校为减少用户到网络中心,网络中心财务室暂停收取网络费用,网络中心临时放
宽用户的网络费用锁定值:教工类用户欠费下限为500元;学生类用户欠费下限为
200元。

4月23日处分学生了 数学系在严格管理学生出入的问题上走到了全校的前列。

23日,数学系3名家在北京的学生回家,当夜未归,BBS上就看到了对他们的处分通
知,全部是严重警告! 毕竟,非常时期,总要有些非常规之举措。

很快,各个院系也开始着手严格学生管理。

我们系是在数学系这个处分决定公布后的第二天制定了出校的新规定:进出必须上
报,否则严肃处理。从建议少出学校升级为离开学校必须申报批准。

人文学院的一名学生在BBS上发布了一条虚假信息,被查处; 电子系一名学生留宿
校外人员,被隔离观察,并给予记过处分; …… 4月24日喝水忒费劲了 宿舍楼下
贴了张通知:进楼要查看证件。

宿舍里的纯净水喝完了,给水厂打电话要水。半多个小时以后,楼长上来说:送水
工不能进宿舍楼,自己下去取吧。

宿舍三个女生手忙脚乱地把那个19升的水桶抱了上来,室友气喘吁吁地说:“以后
喝水要悠着点儿!”

牛奶也不能送到门口的小箱子里了。管理员把宿舍号写在每个袋子上,放在一个小
筐子里。

中午去学校的菜场买水果,跟两天前相比,价格翻了一番,两天前3个鸡蛋只要8毛
,而今天买8个,用了3块钱。路上,看见一个女孩,自行车后架上捆一大包米,费
力地朝着宿舍方向骑。

4月25日瞧红外测温仪了 学校公告:与美术学院被确诊为“非典”的大二学生有间
接接触的27名师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预防性集中居住,经校医院体检正常后,于昨
天返回光华校区。

SARS版上盛传学校启用了一种先进的红外线测温仪,就是电视上刚刚看过的在深圳
罗湖口岸使用的那种。新闻报道说,那是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10天时间研制开发的
,在前额上一照,一秒钟就能测出体温。

觉得很是新奇,晚饭后,便和同学骑着车绕到西门。出入的人很少,过去和校警搭
了几句话,终于看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先进的红外线测温仪,跟小玩具手枪一般大小
,对着跟我同去的同学的脑门上一照,显示的温度吓了我一大跳:31.2度! 校警
解释,这种测温仪只能在室内使用,“我昨天还测出39度来呢。”他絮絮叨叨地解
释了半天。我没有弄明白到底是何缘故,也不明白这个先进的仪器到底能检查出什
么来。

4月26日挂“腰牌”了 在宿舍楼下领到了传说已久的“清华大学临时身份证”,名
字太长,大家一般简称“腰牌”。

就叫腰牌吧,虽然我们一般都挂在脖子上。最醒目的是上面印着的楼号,像我这样
600多度的近视老远都能看见。牌子上还注明了就餐食堂,很快我们就要给分配到
某一个规定的食堂了。

4月26日平价了 学校采取措施严格控制物价。针对学校里一些市场出现了集中采购
的情况,郑燕康副校长在接受学校新闻中心记者采访时表示,我校有一个大型的仓
库,储存了一批生活用品;与社会也有非常广泛的供货方面的联系,校内的物资供
应不会有问题。

4月27日要“禁闭”了 清华大学92周年校庆日。

清晨,在南北主干道旁边的小树林,挂起了五彩的千纸鹤,很多路过的同学都停下
来加入折鹤的行列,有的还在纸鹤上认真地写下了祝福。这批纸鹤将送往北京市有
关治疗“非典”病人的定点医院。

南北主干道上多了一块电子显示屏,闪动的字幕上提示这是88级的校友捐赠的,让
来来往往的学生多少想起这一天的意义。

在清华读书几年来最平静的一次校庆。

流传了几天的进出校园的新规章制度发到手上了。这也算是关于进出校园的第三道
指令了。

以后,出学校要系里申请出入证,要填写联系方式、出门事由和往返时间,返回以
后还要销假。出学校也要检查了。

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的“禁闭”明天早上就要开始了。

晚饭后,遛到校门口的超市,“禁闭”前的最后一次放风,很是有些激动。

超市的东西明显比学校丰盛了许多。营业员戴着大口罩,懒散地靠在货架边聊天,
而为数不多的顾客挂着黄黄绿绿的牌牌,“这个是咱们楼的。”同去的同学提醒我


采购归来,看见宿舍的小女孩跟她的男友在楼下依依惜别,男友住在校外,明天就
进不来了。

回宿舍上网,新浪有一幅新闻照片:某高校门口,一对小情侣隔着铁栏杆对视,照
片上小女孩的眼睛中有些不舍,有些哀怨。

4月28日不能随便吃了 分食堂就餐制度执行的第一天。

(南方周末) 



--

      终于发现有些东西尽管努力也终究不会属于自己
      终于发现那些希望也终究只能称之为希望
      终于发现如何学着善待自己 学着放弃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205.10.1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8.492毫秒